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_、檢驗檢測事業單位成本核 算的必要性
(一) 取消和免征部分行政事 業性收費后,需要申請成本補償
2013年10月,財政部會同發 展改革委聯合發文,取消了包含鍋 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行政事業 性收費、水產品質量檢測費和水質 分析收費在內的314行政事業性收 費。后續各部門、各省又陸續發布 了一系列取消、免征和停征行政事 業性收費的通知。取消、免征和停 征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后,事業單 位的檢驗檢測職能還要繼續履行, 相關經費支出通過部門預算或項目 經費的形式解決。從事檢驗檢測業 務的事業單位可能同時存在政府公 益性質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業務和社 會經營屬性的委托檢驗業務,行政 事業性收費業務又可能同時存在收 費業務,取消、免征和停征業務。 事業單位在申請取消、免征和停征 行政事業性收費業務部門預算或項 目經費時,需要參考和核算相關業 務的成本。
(二) 預算績效管理需要成本 數據
全過程的績效管理需要進行事 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績效 運行監控、事后績效評價和結果應 用。根據預算管理強調成本效益的 總要求,成本管理貫穿著預算項目 管理的全過程。事前績效評估需要 考慮投入的經濟性。績效目標的設 定包含產出和成本指標。預算執行 過程中需要對績效目標的實現和執 行進度監控,降低資金運行成本。 項目執行完畢,績效目標評價需要 成本數據。
(三)單位內部業績考核需要 成本數據
事業單位每年均會組織年度 考核。根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 核暫行規定〉,考核內容重點考核 工作實績,工作實績包含履行崗位 職責情況、完成工作的數量、質量 和取得的經濟效益等。同時《中共 中央國務院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 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事業單 位應以完善工資分配激勵約束機制 為核心,健全符合單位特點、體現 崗位績效的收入分配制度。事業單 位進行成本核算以前,業績指標僅 包含收入、工作量等簡單的定量指 標,部門或業務負責人僅關心增加 收入、完成工作量,不注重實際耗 費。業績考核體系缺少成本和利潤 指標是不完善的。
二、檢驗檢測事業單位成本核 算的重要意義
(一) 提升單位內部管理水平 事業單位成本核算是將事業單
位履職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歸集 和分配到成本核算對象。事業單位 進行成本核算可以將各項費用明確 到各部門、各業務類型。將費用與 部門、業務相關聯,一方面可以為 部門業績考核提供成本、利潤等定 量指標,增加業績考核的客觀性、 公正性。另一方面,領導層、部門 和業務負責人可以明確總成本、部 門成本的影響因素,控制和減少不 必要的費用,節約資金,提升單位 的內部管理水平。
(二) 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方面成本指標是事業單位 申請預算或項目經費的重要參考指 標,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設定 和評價均涉及成本指標。政府部門 確定預算撥款金額時可以參考同類 項目以前年度的成本數據,實際撥 款金額往往不會咼于往年成本金 額。另一方面,政府制定公共服務 或產品的價格需要參考實際成本數 據作為定價依據。
三、成本核算的實踐
(-)單位情況
T單位為公益二類檢驗檢測事 業單位,單位內部按檢驗業務類型 或檢驗區域分為九個檢驗部門,三 個專門為檢驗部門服務的輔助檢驗 部門,以及若干職能管理部門。每 個檢驗部門僅負責對同類的檢驗對 象進行檢驗,但可能同時涉及行政 事業性檢驗收費業務和委托性檢驗 收費業務。檢驗部門績效考核需要 考核成本和利潤指標。
T單位所在的地區2017年起 免征部分檢驗檢測行政事業性收 費,T單位部分業務也在免征范圍 之內。T單位每年均需向上級主管 部門申請免征業務的項目經費,T 單位上級主管部門確定項目預算需 參考上一年度免征業務的實際 成本。
(二)確定核算方案
1 .前期準備
基于T單位的成本需求,領導 層高度重視成本核算工作。財務部 門綜合考慮基礎數據的可獲取性, 核算軟件、資產軟件的可操作性, 最終確定了成本核算方案,并在年 度初始對各部門和各業務負責人進 行了宣講。
2.確定成本核算對象
根據《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基本 指引》的規定,成本核算對象的確 定可以是多維度、多層次的,應當 根據職能目標、行業特點、成本信 息需求綜合考慮來確定。基于T單 位的實際情況,成本數據既要滿足 業務成本測算的需求,又要滿足部 門績效考核的需求。每個檢驗部門 只負責同類檢驗業務,同類檢驗業 務可能由多個部門分區域負責。T 單位最終確定以部門為成本核算對 象,當需要業務成本時,僅需要將 業務相同的部門成本整合即為該項 業務成本。T單位賬套和成本核算 體系最終設置9個檢驗部門、輔助 檢驗部門、綜合管理部門共11個 成本核算對象。
3.確定成本項目和范圍
T單位因同時涉及行政事業性 檢驗收費業務和委托性檢驗收費業 務。費用科目涉及業務活動費用、 單位管理費用以及經營費用三個一 級會計科目。為保證會計核算的準 確性和更好的實現查詢統計功能, T單位參照預算會計的部門經濟分 類,對財務會計的三個費用類科目 設置了三級明細科目,例如在經營 費用(一級科目)工資福利費用(二 級科目)下設置工資、社會保險、 公積金和其他工資福利費用(三級 科目);商品和服務費用(二級科 目)下設置辦公費、印刷費、郵電 費、培訓費、差旅費(三級科目) 等;對個人和家庭的補貼(二級科 目)下設置退休費、撫恤金、獎勵 金和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貼(三 級科目)。成本項目包含三個一級 費用類科目下的所有明細科目。與 經營無關的上繳上級費用、對附屬 單位補助費用、退休人員福利、撫 恤金等費用等不計入部門成本。
4.確定成本歸集和分配方案
根據《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基本 指引》,直接費用直接計入成本核 算對象,間接費用選擇合理的分配 標準和方法分配計入各個成本核算 對象。T單位對成本項目進行分類, 確定以下成本歸集和分配方案:
(1 )工資福利費用以及對個 人和家庭的補貼
①直接費用:工資、社會保 險、公積金、其他工資福利支出以 及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貼。②間 接費用:客服、質量控制等輔助檢 驗部門的人員支出,根據各部門的 報告數量占比分配計入各業務部門 成本。③不計入部門成本的費用: 退休費、撫恤金等與正常經營無關 的費用。業務部門工資和福利費用 =業務部門上述直接費用+間接 費用
綜合管理部門工資和福利費用 =綜合管理部門上述直接費用
(2 )商品和服務費用
①直接費用:郵寄費、差旅費、 因公出國(境)費用、維修維護費 (設備)、租賃費(設備)、會議 費、培訓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 委托業務費、其他交通費用、租賃 費(房屋)、公務接待費。⑵間接 費用:辦公費、印刷費、手續費、 水費、網絡通信費、維修維護費(信 息網絡)、工會經費和福利費按各 部門人數占比分攤至各成本核算對 象。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 維修維護費(辦公場所)、房產稅 按各部門辦公面積占比分攤至各成 本核算對象。增值稅附稅及印花稅、 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會員費等) 按各部門收費占比計入各成本核算 對象。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按借車 時間分攤至各成本核算對象。客服、 質量控制等輔助檢驗部門的全部商 品和服務費用根據各部門的報告數
量占比分配計入各業務部門成本。
業務部門商品和服務費用=業 務部門上述直接費用+間接費用
綜合管理部門商品和服務費用 =綜合管理部門上述直接費用+間 接費用
(3)折舊和攤銷費用
①直接費用:各成本核算對象 使用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折舊 和攤銷費用。②間接費用:房屋折 舊費按各部門辦公面積占比分攤至 各成本核算對象,檢驗系統攤銷費 根據各部門的報告數量占比分配計 入各業務部門成本。輔助檢驗部門 使用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折舊 和攤銷費用根據各部門的報告數量 占比分配計入各業務部門成本。
業務部門折舊和攤銷費用=業 務部門上述直接費用+間接費用
綜合管理部門折舊和攤銷費用 =綜合管理部門上述直接費用+間 接費用
5.計算成本
業務部門主營業務成本=業 務部門工資福利費用+商品和服務 費用+折舊和攤銷費用
(三)應用效果
T單位成本核算的目的有兩 個:第一,豐富部門業績考核的財 務指標;第二,為政府決策提供業 務成本參考。
針對第一個目標,部門收入、 部門主營業務成本核算完成以后即 可得到部門毛利指標。同時將綜合 管理部門總費用按照適當的分配標 準分配至業務部門后,可得到部門 總利潤指標。T單位業績考核引入 部門毛利和部門總利潤指標后,各 部門節約成本的意識增強,單位總 費用增長放緩。
針對第二個目標,將相同業務 類型的部門成本整合即為該項業務 總成本。同類業務既含行政事業性 收費業務又含委托性檢驗業務,核 算兩種性質的業務成本根據兩種性 質的報告數量占比對業務成本進行 分配,即可分別得到行政事業性收 費業務成本和委托性檢驗業務 成本。
四、完善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的 經驗和建議
(一) 領導重視,提升全員成 本意識
《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基本指 引》實施以前,事業單位很少進行 成本核算或者成本核算缺乏規范 性。成本核算工作從無到有、從有 到精一方面需要領導的重視和推 動,另一方面需要人事部門、后勤 保障部門以及業務部門的配合。事 業單位推動成本核算工作,領導應 協調各部門配合成本核算工作,組 織成本核算培訓,提升全體職工的 成本意識。
(二) 廣泛調研,建立科學合 理的成本核算方案
《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基本指 引》規定了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則和 方法,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對象、成 本項目和范圍、成本歸集和分配方 法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內部管理需 求和外部有關要求,與單位行業特 點、特定的成本信息需求相適應。 在實踐中,事業單位應充分考慮單 位的業務特點、成本數據的可獲取 性、各部門負責人的意見和建議, 建立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成本 核算方案,形成符合單位實際情況 的成本核算制度。
(三) 部門配合,加強基礎數 據的管理
成本核算的過程需要將實際發 生的各項耗費歸集、分配至成本核 算對象。針對工資福利費用以及對 個人和家庭的補貼,人事部門需要 每月將應付工資、單位承擔的社會 保險以及公積金等全部人員費用按 部門統計并提供財務部門;針對商 品和服務費用,費用報銷部門需提 供費用實際發生部門;針對固定資 產折舊費和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資 產管理部門需要提供每項資產的使 用部門,多部門共用的固定資產提 供分攤標準的基礎數據。
(四) 注重時效,加強成本數 據的公開和應用
事業單位進行成本核算可以根 據信息需求的不同,結合單位實際 情況確定成本核算周期,按周期編 制成本報告,并將成本報告及時反 饋領導和相關責任部門。為達到成 本控制、節約資源的目的,可以確 定按月、按季的成本核算周期,有 助于領導和相關責任部門及時發現 并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為實現 績效考核的目的,成本核算的周期 應根據績效考核的周期確定,財務 部門應在結賬之后、績效考核之前 出具成本報告。
作者單位天津市特種設備監督 檢驗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