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溫州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操作指南(試行)
為進一步推進溫州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指導各單位建立經濟活動風險定期評估機制,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通知》(財會[2012]21號)、《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以及浙江省財政廳 浙江省審計廳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通知》(浙財會〔2016〕6號)等文件精神,溫州市財政局依據國家和省、市相關部門發布的有效外部政策(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采用基于標準的方法,總結形成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六大經濟活動業務的內部控制標準流程框架,制定了《溫州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操作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幫助單位識別內部控制中存在的風險,持續優化完善內部控制措施,提高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具體工作步驟與內容如下:
一、工作步驟概述
第一步:收集《單位內部資料收集清單》(見附件1),了解單位內控現狀;
第二步:依據《溫州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標準對照表》(見附件2)(以下簡稱《風險評估標準對照表》),將單位內部資料與外部政策規定對標,查找差異,形成單位現階段單位《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報告(參考格式)》(見附件3)(以下簡稱《風險評估報告》)初稿;
第三步:組織單位內部相關部門對《風險評估報告》進行分析與討論,修訂完善單位現階段《風險評估報告》;
第四步:向單位領導匯報本單位現階段《風險評估報告》,確定各業務內部控制改進方案及相關工作分工。
二、各步驟具體工作內容
(一)收集單位內部資料,了解單位內控現狀
1.工作目標:了解本單位與六大經濟業務(預算、收支、采購、資產、建設項目、合同)相關的真實完整的內控現狀。
2.工作內容:單位內控牽頭部門組織單位內部相關業務部門參照《風險評估標準對照表》所列內容,收集本單位正在真實執行的與六大經濟業務(預算、收支、采購、資產、建設項目、合同)相關內部資料,以此視同單位六大經濟業務的內部管理現狀。
3.注意事項:
(1)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內控工作應由單位牽頭部門具體負責。
(2)對于散落在各部門的相關資料,應由資料存放單位進行收集整理,并按照真實、完整的要求,按照《風險評估標準對照表》進行風險評估,確保結果準確真實,發揮單位內控改進工作流程、堵塞風險漏洞的關鍵作用。
(二)依據《風險評估標準對照表》,將單位內部資料與外部政策規定對標,查找差異,形成單位現階段《風險評估報告》初稿
1.工作目標:對標查找差異,形成《風險評估報告》初稿。
2.工作內容:單位內控牽頭部門將收集的單位內部資料,包括制度、流程、表單等文件的名稱填入《風險評估標準對照表》中相關的 “單位內部文件”列,組織相關業務部門依據內控標準以及外部政策相關內容和單位的內部資料進行比對,將“有差異”的比對結果填入“對標差異”欄中,并在“應對建議”欄中填寫改進建議或應對措施(對于“單位無相關文件”及“無差異”的情形,詳見《風險評估標準對照表》中的填表說明),形成本單位《風險評估標準對照表》情況說明,并據此撰寫《風險評估報告》初稿。
(三)組織單位內部相關部門對《風險評估報告》)進行分析與討論,修訂完善單位現階段風險評估結論
1.工作目標:單位內控牽頭部門組織相關業務部門對單位內控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明確相關問題涉及到的部門或崗位。
2.工作內容:單位內控牽頭部門將《風險評估標準對照表》和《風險評估報告》)發各相關業務部門,引導相關業務部門參與內控工作,提出修改意見,并組織內部相關部門討論,修訂完善《風險評估標準對照表》和《風險評估報告》。
3.注意事項:
(1)在征求各相關業務部門意見的過程中,未收集到的單位資料,可根據實際情況補充并修訂風評結論。
(2)單位內控牽頭部門組織相關業務部門討論需要形成文字記錄。
(四)向單位領導匯報本單位現階段《風險評估報告》,確定各業務內部控制改進方案及相關工作分工
1.工作目標:提請單位領導審議確定各業務內控改進方案,落實各部門相關工作分工,保障單位完善內控制度。
2.工作內容:單位內控牽頭部門組織各相關業務部門共同向單位領導匯報單位現階段風險評估結論及內控改進方案,由單位領導協調確定并落實各部門在內控改進工作中的職責分工。
3.注意事項:
(1)如單位內控牽頭部門在組織協調各業務部門參與內控改進工作過程中確實存在困難的,應及時向領導匯報單位現階段的內控問題,提出相關改進方案并建議督促改進責任部門。
(2)單位內控牽頭部門向領導的匯報過程以及領導的審議結果需要形成文字記錄。
附件:1:單位內部資料收集清單.docx
2:溫州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標準對照表.xlsx
3:單位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報告(參考格式).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