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T 14885-2022)(以下簡稱《分類與代碼》)?!斗诸惻c代碼》由財政部資產管理司組織修訂,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支持下,以《固定資產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T 14885-2010)為基礎,充分聽取社會各界、行業主管部門意見,歷時三年完成?!斗诸惻c代碼》國家標準的發布與實施,為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規范和加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基礎信息管理,實現資產全口徑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資產管理信息化水平提供了基礎支撐。
《分類與代碼》分為房屋和構筑物、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和檔案、家具和用具、特種動植物、物資等7個門類,并在此基礎上劃分了75個大類,以及近3000項細分類目。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擴展資產類目,滿足資產全口徑管理需要。《分類與代碼》在原有固定資產六大門類基礎上,為滿足資產管理與政府采購銜接需要增加“物資”門類;為滿足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文物文化資產、政府儲備物資、保障性住房、PPP項目資產等資產管理需要,設置道路、橋廊、水壩等小類;針對部分單位反映現行門類不便區分、且存在交叉的問題,進一步簡化明晰有關分類,盡可能避免一類資產歸屬不同分類的情況,比如將“專用設備”、“通用設備”整合為“設備”門類。
二是統一編碼規則,為資產管理融入預算管理提供基礎支撐。按照預算管理一體化統一編碼體系要求,統一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分類代碼與政府采購品目編碼規則,貫通資產管理、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政府采購、會計核算等業務環節,預算單位直接根據分品目的新增資產信息編制采購預算,并可通過分類與代碼自動提取資產存量信息。
三是聚焦基礎屬性,實現資產管理與會計核算雙向控制。在實際工作中,根據管理的需要,一類資產可以屬于不同核算科目,考慮到代碼的唯一性,《分類與代碼》沒有嚴格按照核算科目劃分,參考各行業主管部門意見,聚焦資產基礎屬性進行分類,能夠增強適用性。在日常管理中,以資產信息卡為載體,通過信息卡上的“資產分類”、“單位會計科目”等指標,可以實現資產全口徑分類管理。為方便使用,在附錄部分提供《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會計科目對照關系》,為資產管理銜接會計核算提供指引。
四是規范擴展規則,實現資產全口徑管理與縱深管理相結合。《分類與代碼》在附錄部分提供了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代碼拓展及映射的工作指引,方便使用單位兼顧行業管理需要對GB/T 14885規范的分類代碼進行拓展。
附件:1.《固定資產等資產基礎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T 14885-2022)
2.GB/T 14885-2022與GB/T 14885-2010新舊代碼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