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引 言 近年以來伴隨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持續變化,金融行業轉型發展壓力也隨之加劇,外部環境對金融企業財務從業人員的價值創造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戰。與此同時,數字化浪潮下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云計算、物聯網(“大智移云物”)等新興技術日益精進,為打造智能財務運營提供了新的工具載體。基于數字化管理技術賦能的智慧型財務運營體系,將成為實現金融企業財務轉型升級的關鍵助推器。
一、財務智能化發展趨勢及意義 二、金融業財務運營智能化應用 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金融科技的繁榮促使金融業渠道形態、業務模式、運營模式以及發展戰略的不斷變革,同時也帶動了金融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創新。傳統財務管理作為后臺部門,主要以事后統計分析為主。而為了滿足數字化轉型的需要,提升財務管理的效能,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將財務管理職能前置,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財務數據價值,以為股東創造價值、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主導開展財務支持工作。 高效賦能費用管理,實現報銷的全員化、合規化、智能化 伴隨信息技術的迭代升級,企業級費用報銷業務已批量升級為“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智能化應用為驅動力”的一站式報賬模式。新報銷模式從動支、報銷、預算、事后分析管理著力,對費用報銷審核流程進行再造優化,打通員工日常報銷的事前事后一體化流程,同時內嵌多種費用標準控制,促使費用規制更加安全化、合規化、透明化,為完整實現事前計劃、事中監督、事后分析的費用精細化管控提供基礎。 與此同時,運用OCR、RPA、移動應用、會計核算引擎等技術工具,全面顛覆了員工傳統手工報銷方式,有效緩解企業報銷流程長、費用預算超支、財務處理低效率等痛點,大幅提升用戶的自助式報銷體驗。在實際報銷過程中,員工可使用一鍵拍照、票據自動切割及電子發票導入等方式實現業務票據智能化采集、查驗和填報,進一步簡化人為填寫操作;業務領導可通過移動端應用,隨時隨地審閱、審核單據,減少延誤審批的發生概率;在人工智能輔助的加持下,財務人員的基礎核算工作也將大幅減少,實現報銷單據審核智能化、憑證生成自動化、財務歸檔無紙化。 集成商旅商城平臺,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升集采能力 商旅平臺通過集成優質的第三方資源,以滿足企業一站式數字化智能管理需求,實現線上化事項申請、預算控制、統一結算的全流程追溯。 智能化資金集中管控,支撐資金管理價值創造 讓資金創造更多的價值,金融機構應該加強對各個機構及部門賬戶資金的整合調配,實現資金管理集中運營。 在收入端加強金融企業資金歸集和銀企直聯建設,加強對各級單位資金歸集情況的日常監督管理,做到按日實施各級單位資金自動歸集上劃,保證收入賬戶每日清零。平臺自動識別資金歸集效率低下或者資金流量需求波動較大的單位,極大程度避免資金管理使用上的違規操作,增強資金集中管理效能。 在支付端加強金融機構對資金支付的智能管控手段,基于智能報賬平臺對大額資金、高頻資金、特殊事項資金的支付進行審核預警,并定期對該部分資金支出的使用情況和操作風險進行梳理與分析。 基于業財一體化管理,打造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閉環 資產管理作為金融企業“人、財、物” 資源中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價值核算管理,深度融合業務與財務協作,是財務管理始終強調的理念。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主要涵蓋驗收新增、運維管理、更新改造、處置減少、調撥轉移和估值減值六大業務環節,同時也涉及財務部的項目投資管理、預算管理和稅務管理等環節。 基于業財一體化路線設計,打造固定資產價值閉環管理。大型現代企業治理過程中,財務工作貫穿整個業務流程,在實踐過程中,須適度避免因部門間將重點過度局限在部門內部利益事項,導致重要信息未及時向外界傳遞共享。 企業級自助式賬務平臺,提升財務運營效率 借鑒流水線批量生產的方式錄入相同或類似業務,按照流程設計智能化開展借貸處理,將業務處理流程固化到系統中,時間和金額等內容也可分配不同人員按照詳細數據進行修改,提高實際工作效率。 智能化核算信息抓取,自動生成會計憑證。系統向上一級管理層上傳審核后的核算信息,自動生成報表后進一步開展數據分析以預測企業未來運營情況,及時調整經營戰略。 財務人員基于需求設定報表出具時間,智能化系統會定期出具報表,無須進行其他任何操作,一鍵操作降低工作量,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及時的信息參考。 激活財務底層數據價值,助推財務數字化轉型 大數據是企業實施數字化戰略的核心,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逐漸成為金融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財務部門是天然的數字化場所,匯聚沉淀了數量巨大的底層數據,適宜成為金融機構的數字部門。 數據是各家金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獨特資源,象征一家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優勢。面對數量巨大、類型繁多且格式不一的原始數據,只有對數據進行深加工“提純”,才能將雜亂無序的數據轉化為有價信息,為商業活動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鏈接“辦公+管理”,建設數智一體化運營平臺 財務運營工作并非是孤立存在的,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對于提升財務運營效率來說也是一個核心因素。財務需要關聯的信息有薪資信息、人員信息、合同信息、固定資產信息、事項審批信息等,而這些信息通常分布在人力資源系統、合同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辦公系統等之內。 企業通過對接數字化辦公平臺,實現信息自動傳導與關聯,降低手工提供紙質材料數量,避免人為介入與干預,有效降低財務的審核成本。金融企業通過對接管理會計系統與績效分析系統,進一步提高數據質量與管理效率,在金融機構對成本管理要求日益增強的背景下,更好地滿足精細化管理需要,實現財務資源配置的最優化、降低財務風險和經營成本。 強化財務運營服務,以信息化、智能化助推財務管理高質量發展 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技術背景下,企業通過構建數字化的財務運營服務體系,旨在實現財務關鍵指標全方位智能監控、財務報表智能生成以及財務管理質量的有效提升。 三、智能財務實踐分享 國內某股份制商業銀行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咨詢項目 結合業務發展和智能財務管理需要,安永幫助客戶規劃以智能費用控制為主線,預算管理和移動應用為重點,面向境內外全機構的智能財務共享平臺。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建設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智能化技術手段,深化智能財務運營的應用效率。 項目實現智能財務目標: ?智能預算管控。在全機構、全科目的預算場景下,實現預算導入、預算審核、預算調整、預算控制、預算結轉等多維度、全方位、全周期的智能監控與管理。 ? 智能風險預警。風險控制引擎以行內政策制度為出發點,挑選重點監控事項,創新發票校驗、政策標準、管理要求等三大控制規則庫,智能校驗發票及單據的合規性、敏感性及真實性,在填單、審核等多節點全流程提示異常信息,實現風險控制前置,降低財務人員人工操作的不確定性,提高財務管理效率。 ? 智能移動應用。全業務智能移動端應用打破時間、地點與設備限制,為智能財務審核、智能財務分析提供便利。 ?智能報表展示。費用控制、零星收入數據等系統可自動取數,自動生成并展示多維度、多條件的智能統計報表。 ?智能系統對接。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實現與人力資源系統、實物資產管理系統等外圍系統全面對接,實現財務數據端到端集成,減少手工數據維護的工作量,提升財務核算精細化管理水平。 國內某大型城市商業銀行智能財務管理平臺咨詢項目 以升級財務共享系統為契機,協助客戶規劃提出數字化智能財務管理平臺的建設目標,并通過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提升智能財務管理水平。 項目實現智能財務目標: ?拓寬平臺功能范圍。中短長期分步規劃智能財務管理平臺,新增合同、檔案等專業化管控模塊,全面提升費用管控質效;并與采購、商旅等第三方平臺集成,以擴大財務管理邊界,促使財務管理標準化、精細化和便捷化。 ?提升員工報銷體驗。梳理全線上化審批流程、啟用OCR智能采集技術以及配置員工信用體系,極大加快員工報銷時效;同時,借助移動應用技術,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實現全員移動端全流程、無紙化、智能化報銷。 ?強化智能風控應用。平臺內置風控引擎輔助校驗發票、單據的合規性、真實性等,引擎可自動識別錯誤信息,大幅減少人工校驗工作;此外,通過智能填單、實時提示等功能,輔助提醒員工規范報銷,助力報賬體系的全面實施。 ?打破系統交互壁壘。深化智能財務管理平臺與OA、人力資源等周圍系統的關聯,促使系統間信息互通、數據共享,避免日常業務存在大量手工操作場景,為財務管理分析和業務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基礎。 國際某大型上市保險集團財務費控全流程解決方案咨詢項目 隨著新技術和新理念的加速發展,攜手客戶共同規劃財務費控、采購管理及商旅平臺全流程系統,全面深化科技賦能財務管理,有效實現流程的自動化、標準化和智能化,提升財務運營與財務服務水平,助力財務支撐前端業務需求與后端戰略決策。 項目實現智能財務目標: ?加強預算管控深度。從業務場景和用戶視角出發,體系化梳理“支出類型-預算科目-核算科目”映射關系,方便用戶選擇,實現業財語言統一;建立多維預算科目體系,實現靈活的預算控制及對比分析。 ?優化費控流程流轉。梳理優化用戶操作流程,減少冗余操作;簡化財務審核點,協同智能審核,提升財務工作效能;覆蓋全面審核,明確各審核點的責任人及審核規則。 ?協同商旅采購平臺。系統間數據與單據可自動智能流轉,無需用戶操作跳轉;自動校驗差旅標準,自動計算并發放差旅津貼,釋放財務人力;隨時隨地自助便捷下單采購訂單,月底統一對公結算,規避業務風險。 ?延伸智能運營服務。配置財務日常工作看板,確保及時發現、糾正、改進財務運營中存在的問題與偏差,持續優化業務流程;設計員工信用管理方案,對不同信用級別的員工配置不同的費用報銷處理模式,提高業務處理效率。 當前時代背景下,“大智移物云”等新興技術浪潮已經席卷全球,滲透到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新一代財務運營的數字化建設、智能財務以及其推動的數字分析應用,將進一步互相促進標準化實現,形成良好的智能財務循環管理,更好助力金融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