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內部控制論文 > 新《企業所得稅法》仍待細化

新《企業所得稅法》仍待細化

  來自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一直從事企業所得稅實務教學與課題研究的梁俊嬌教授指出,新《企業所得稅法》運行已經大半年,對企業的積極影響不言而喻,但她最近通過對一些企業實地調研發現,企業納稅人在具體實務操作中還面臨一些困惑,亟待有關部門對這些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哪些固定資產可以加速折舊
  根據新《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由于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又明確,可以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梁俊嬌表示,企業在進行固定資產折舊實務處理時,遇到最多的問題是:哪些是“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哪些是“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不少企業財務人員都表示,具體操作過程中,他們難以判斷哪些固定資產符合上述2個限定條件。梁俊嬌舉例,比如企業購置的汽車,由于新品牌、新產品層出不窮,一年之內就可能折舊30%~40%。那么汽車算不算“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稅務部門怎么來確定它是不是符合限定要求的“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發電機、鼓風機等算不算“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由于沒有具體的條文可依,納稅人和稅務部門都不好把握。
  梁俊嬌表示,客觀講,現在多數企業除了房屋這項固定資產存續時間較長、價格逐漸上升之外,其他固定資產基本上都折舊很快。她建議,針對允許加速折舊的這2個限定條款,有關方面應盡快作出更明確細致的規定,讓征納雙方都便于操作。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資產折舊處理所帶來的成本問題。按稅法規定,企業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稅務處理,要向稅務部門申請批準;如果企業使用直線折舊方法,需作納稅調整,這加大了征納成本。目前在美國,企業在稅務處理時可以自由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不僅如此,有關部門在進行任何一項稅收立法時,也都會率先考慮征納成本是否會大于所征收到的稅款。
  她建議,我國稅法應規定,除了房屋之外,其他固定資產折舊都要與新會計準則接軌,讓企業可以自由選擇是加速折舊還是直線折舊,不再限定,從而免去因稅法與會計準則有差異而帶來的納稅調整,減少征納成本。同時加快推進除房屋之外的所有固定資產的技術更新,順應全球技術進步的競爭環境。
  這樣處理,其實對企業所得稅實現總額沒有影響,只是影響了企業所得稅款的貨幣時間價值,前期折舊快了,后期折舊就慢了,所實現的企業所得稅總額相同。
  視同銷售貨物項應與其他法規協調
  梁俊嬌說,《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視同銷售貨物項與《增值稅暫行條例》視同銷售貨物項存在差異。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銷售代銷貨物;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統一核算機構銷售;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將自產、委托加工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將自產、委托加工、購買貨物無償贈送他人等8種行為均被視同銷售貨物行為。 對比可見,二者視同銷售項不盡一致,《企業所得稅法》相關規定不詳細。增值稅暫行條例中幾次提到“購買的貨物”,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未涉及,納稅人沒有依據可循。
  企業所得稅視同銷售貨物項是否比照增值稅相關規定,應加以明確,使企業所得稅與增值稅在確定企業銷售收入方面口徑一致。
  權益性投資收益確認收入日期如何把握
  梁俊嬌說,如何確認權益性投資收益收入日期也存在問題。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梁俊嬌表示,這條規定給稅務部門在監管相關收入時帶來困難。
  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如果投資方和被投資方不在一個城市,對被投資方什么時候作出利潤分配決定,投資方當地的稅務部門很難了解。
  對于投資方企業來講,按現行方案,其取得收益的時間有可能滯后于繳納稅款時間,從而給企業資金周轉帶來困難,進而出現欠稅現象。如果企業出于偷逃所得稅目的,不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稅務部門事后監管會非常困難。要掌握真實情況,稅務部門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往返兩地調研,使監管成本大幅提高。一些企業就利用此規定,延遲權益性投資利潤分配時間,或干脆不計入這些收入,偷逃稅款。
  梁俊嬌建議,既然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不好掌握,還不如按照投資方收到權益性投資收益的日期,確認其收入的實現。因為不管雙方企業是否在一個市區,都一定有銀行方面的往來信息資料可查。這樣不僅便于稅務部門及時準確掌握企業取得權益性投資收益的時間,也可使企業取得權益性投資收益的時間與繳納稅款時間相一致。
  企業利息支出按什么利率稅前扣除
  梁俊嬌指出,她在調研中發現,大量非金融企業存在借款利息支出不知按什么利率進行稅前扣除的困惑。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下列利息支出,準予扣除:(一)非金融企業向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業的各項存款利息支出和同業拆借利息支出、企業經批準發行債券的利息支出;(二)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
  一些銀行反映,隨著金融業改革,目前金融企業一般除有基準利率外,還推出浮動利率,各銀行執行的浮動利率不一樣,有的浮動30%,有的浮動40%。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在提及“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的借款利息支出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利貸款數額部分準予扣除”時,沒有明確是按基準利率還是按浮動利率。有關方面應對此作出明確規定,以便企業執行操作。
  費用扣除等規定還待完善
  在梁俊嬌看來,有關工資、薪金支出扣除的規定還待完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并明確,其中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相比從前,新規定廢除了計稅工資標準,采取據實扣除制度,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的活力。但具體執行中,有不少企業還有疑慮,即到底什么是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多少是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有關方面應針對這一問題,細化和明確相關規定。她認為,企業工資、薪金支出多后,企業所得稅貢獻雖會少,但企業職工個人所得稅卻會增加,且可能適用超過25%的稅率,繳納大于相應企業所得稅扣除額的個人所得稅。因此,不用擔心企業會過度發高工資。
  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梁俊嬌表示,這比“只要不超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就可以全額扣除”的舊規定,扣除條件更高了,對于國家鼓勵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可能造成限制性影響。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服務性企業的營業額,會遠遠低于工廠、商場等,而業務招待費卻偏高。新規定會使這些企業的業務招待費扣除額減少。她建議,有關部門未來在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方面應對現代咨詢服務業放寬限制。
  她指出,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雖明確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其他收入包括債務重組收入,但沒有規定對債務重組收入具體怎么征稅。原來有過債務重組稅收的相關規定,但與會計準則規定不同,債務重組后企業要進行納稅調整,無形中增加了征納成本。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后,有關債務重組的稅收規定尚未明確。
  梁俊嬌表示,新《企業所得稅法》在實踐中正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企業經營形式的多樣化、復雜化,未來新企業所得稅制在對上市企業互相持股、合并、清算等所得稅處理方面,都需要進一步作出規定。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