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值稅轉型快要取得實質性的突破了。從東北老工業基地到中部26個老工業基地城市,再到內蒙古東部五盟市,到如今的汶川地震受災嚴重地區,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范圍正在一步步擴大。據記者了解,目前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也正在抓緊研究增值稅轉型在全國范圍內推開的具體方案和辦法。
從最新的增值稅試點范圍來看,財稅部門將增值稅試點擴大至汶川地震受災嚴重地區,而不是原先試點地區方案的簡單復制。分析人士指出,從政策執行的效果上看,地震災區所享受的稅收優惠的力度更大、范圍更廣、效率更高。這不僅顯示出國家對受災地區的照顧,也可能意味著即將推廣到全國的增值稅改革極有可能采取這種比試點方案更為優惠、更加徹底的改革方案。
正如財政部所言,將汶川地震受災嚴重地區納入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范圍,既是支持汶川地震災區災后恢復重建的一項重要稅收政策,也是增值稅改革全面推開前又一次重要的改革試點。
增值稅是流轉稅的一種,本意是對企業新增加的價值征稅,而不對購進的價值征稅。與國際上廣泛使用的消費型增值稅相比,中國實行生產型增值稅,所購置的固定資產中所含進項增值稅款不能抵扣,這也就導致了重復征稅現象。
一系列的數據表明,當前宏觀經濟運行已經進入經濟周期的下行階段,經濟運行從偏快轉向過熱的風險已基本解除。在此背景之下,旨在減少企業購置固定資產成本的這項政策是否也該徹底的轉型?
中國財政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安體富認為,新一輪稅制改革的總體趨勢是減稅,而增值稅轉型則是一項減稅的重要措施。增值稅轉型可以避免重復征稅,能促進經濟結構轉型,也能對促進出口產生積極影響。現在的宏觀經濟環境,是加快推進轉型的好時期。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8月13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建議,當務之急是盡快在全國推行增值稅轉型,允許企業設備投資抵扣增值稅。
就在上個月月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關于2008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的通知》明確指出,要推進稅收制度改革,其中就包括研究制訂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的方案。
分析人士認為,加速以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為主要內容的增值稅轉型,既可化解企業流動性資金緊張,又能提高產品出口競爭力,還有助于加速經濟結構轉型,促進產業升級。
增值稅轉型,由點到面,范圍一步步擴大,漸行漸近了。(證券日報 朱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