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2023年高級會計師考試評審已經開始準備了,考試條件試題評審流程有什么變化,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以下是高會考評最新資料。
所有上傳圖像均為正像;評審表中的項目不能漏填,無需填寫或沒有填的填寫“無”,不能空置。
一、 基本信息
1.身份證:從會計人員信息采集系統中提取,必須提供原件,若不符合的請在上述平臺修改后再提取。
2.社保證明:應提供近一年的繳納社保證明材料。
二、申報信息
3.單位規模:事業單位申報人員,應上傳單位規模批準的依據文件;單位為區(市)企業的(青島市直企業除外),應根據《關于印發統計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的通知》(國統字[2017]213號)要求,將2021年經審計的財務報告中能夠證明企業規模的有關數據、人員規模等(涉秘的除外,非要求數據建議模糊處理)截圖或照片上傳至其他附件欄。
4.各區的街道等單位內設機構的人員,應當以街道等為單位申報。
5.破格情況:根據省廳標準條件,破格可不受學歷(學位)、資歷、工作經歷的限制參加評選。
三、學歷信息
6.全日制學歷從會計人員信息采集系統自動提取;評審依據學歷由個人填寫,并將“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和畢業證合成一頁上傳。
7.評審依據學歷證書無法查詢到的,應上傳畢業生登記表(原件)等材料。
四、現專業技術職稱、職業資格
8.現專業技術職稱:上傳高級會計師證書。其他如注冊會計師等證書,上傳至其他附件欄目。
9.聘用證書:聘用證書有多頁或多個年度的,合成一個文件上傳。
10.確因工作需要已批準在專業技術崗位上兼職的行政管理人員,申報時須提供《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兼職審批表》。
五、現任(含兼任)行政職務
11.上傳加蓋單位公章的正式任命文件(帶紅頭、公章、文號),或者會議紀要(單位出具的加蓋公章證明不認可)。
12.現任(含兼任)行政職務應填寫與申報單位一致的相關職務;職務名稱及任職時間應與正式任命文件中的名稱及時間一致。
六、任現職以來考核情況信息
13.上傳近5年(2017年-2021年)的考核情況,考核表應當規范,每個年度應上傳一份正式考核表。將幾個年度考核結果放在一起的證明不予認可。
14.考核表必須上傳原件,不能加蓋電子章。
七、外語/計算機水平
外語和計算機不作要求。如要上傳,請按以下要求填寫:
15.外語應據實填寫,并上傳證書。如“大學X級”、“全國職稱英語考試綜合X級XX分”。
16.計算機應據實填寫,并上傳證書。如“計算機四個模塊合格”。
八、近五年學習培訓及繼續教育經歷
17.上傳近5年從會計人員信息采集系統查詢的參加繼續教育截圖。
18.繼續教育專業學分從會計人員信息采集系統自動提取,公需學分和總學分需手動填寫。
19.近5年(2018年-2022年或2017年-2021年)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標準為:2017年繼續教育專業學分為24,公需學分為0;2018年-2022年專業學分均為60,公需學分均為30。因職稱考試通過視同繼續教育的專業學分可直接填90,公需直接填0。
九、工作經歷
20.工作經歷一般不超過6條,超過6條的顯示和打印不全;每條工作經歷需上傳附件,附件應為正式文件(工作履歷表、會議紀要、任職文件等)。
21.最近一條工作經歷,應與申報單位一致。
十、任現職以來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22.本人執筆制定的制度、辦法等業績成果,每項應由單位單獨出具說明,證明由XXX制定,加蓋公章。
23.課題應為會計相關的,級別應為省、部級以上且為主要完成人,并已結項。
24.論文和著作指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以后,已經發表的會計類論文、著作、作品,參考《標準條件》中的第六條(專業理論水平)。
25.在公開發行的期刊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會計類論文3篇以上,應為第一作者。不得上傳電子期刊及用稿通知。
26.論文的4個內容合并成一頁:一是雜志封面;二是目錄;三是正文;四是互聯網檢索頁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等);著作不需上傳附件,應提供著作原件。
27.論文填寫:“論文:《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會計實時控制》P35”。
28.任職以來取得的代表性成果限填十五條,獲獎、論文、專利、課題、其他每項限三條。
十一、任現職以來主要專業技術工作成績及表現
29.不能出現個人姓名及本單位名稱等內容。
十二、參加何種學術團體、有何社會兼職
30.如填寫,則必須上傳附件。
十三、六公開監督卡
31.六公開監督卡全體專業技術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代表簽字處不能出現評審人員姓名。
32.單位蓋章處必須填寫單位名稱并加蓋公章。
為了幫助廣大學員考試通過,我們準備了相關輔導:
18年以上深耕高會論文、評審和考試服務,深刻把握各省市評審要求和特點,專業服務水平
高,質量提升明顯。
強大師資力量,優質服務保證,服務質量保障,考試評審過關無憂。
掃描微信獲取最新高會資訊,最新最快考評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