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近年來,作為轉變財政投入方式、布局發展新經濟和地方產業升級的重要工具,國有資本在社會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根據外部數據統計,在2022年上半年新募集人民幣基金LP(有限合伙人)中,政府機構、政府引導基金、政府出資平臺、國企等國資屬性出資位列出資金額首位,已經成為人民幣基金重要的募資方。相較于市場化基金而言,國資產業基金運營有其自身特色,管理方面也需要考慮不同的要求。9月21日,“暢談私募”直播分享中,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審計合伙人魏佳亮、王茜,普華永道中國并購咨詢服務合伙人李俊偉和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稅務合伙人錢江濤一起就國資產業基金運營與合規這個話題暢談觀點,分享洞察。 國資產業基金運營的三個主要特點 高度合規性:國資基金通過國有直接財政出資或國有企業出資的方式設立,由于資金來源的特殊屬性,其具有較高的合規性特點。 合規要求不僅體現在對法律、規范,行業協會對私募股權基金提出的各項要求,還包括財政、國資委、地方政府等各政府、職能、監管部門對基金的具體要求。 風險高度可控性:由于資金來源的特殊屬性,對于風險可識別性和可控性要求較高。對于國資基金來說,設、投、管、退全流程中的所有風控點均需要有效識別,并通過有關內控程序實現風險可控性。 高度平衡性:即經濟效益、合規性、政策性等多維度的平衡。受資金屬性影響,國資基金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對于政策引導,產業協同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整個基金運營中,除經濟效益以外,還需關注政策性與合規性。在經濟、政策和合規性三方面,如何達到最大的平衡,需要全面、系統、多層次的綜合設計,以最終達到動態、高效的投資決策。 國資產業基金績效考核體系 國資產業基金投后績效評價體系面臨兩大難點 結合投資回報和運營管理目標之外,如何評價和呈現政策實現的目標; 如何衡量“政策實現目標” 在市場化運營和基金自身發展的戰略目標的基礎之上,如何滿足和平衡上級監管部門的必要監管要求。 如何平衡“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如何建立國資產業基金投后績效評價體系:結合政策和產業引導目標,分層分類設計考核體系
結合基金管理辦法或精神,按照政策引導,投資回報,運營管理設定個性化管理方向; 對出資的基金以及對外項目投資,進行分類管理。可參考的分類維度,例如戰略目標,股權比例,合作方,管控程度等; 分類分層后,設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即不同的指標因子和指標權重,例如IRR,DPI等。包括可量化指標和管理評價類指標; 定期審閱調整。 建立信息化系統,及時反映和匯總評價結果,提前預警重大風險 按照不同的監管要求,可能需要信息能穿透到底層的被投項目。同時,目前資本市場的波動加劇,都需借助信息化系統,統一內部投資審批及信息收集管理流程,并及時、自動化反映已投基金和項目的情況。除了能極大提高投后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也能盡可能地提前發現重大問題。 國資母基金公允價值體系搭建 新金融工具準則實施之后,基金利益相關方對基金以公允價值為計量基礎的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及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搭建符合國資母基金需求的公允價值體系,對于基金完善投后管理職能,掌握子基金及直投項目的進展情況,準確進行基金的公允價值估值以及對子基金及母基金進行績效考核擁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在未來國資退出時涉及國有資產評估,對于底層信息的獲取亦十分重要。 搭建公允價值體系首先是要形成制度和文件,明確職責分工及估值方法。其次,要了解子基金所提供的定期報告的公允性及準確性,評價其是否可以依賴。評價的維度可以包括其內部是否有估值政策、估值能力、定期報告的質量及審計師職業勝任情況等。對于部分項目,需要根據母基金的公允價值估值方法及標準對項目層面進行估值調整。最后,在調整后的子基金公允價值的基礎上,還需要根據合伙協議獲取子基金合伙人資本賬戶,并在其基礎上進行評估調整后獲得母基金作為子基金LP所享有的合伙企業份額的公允價值。 國資產業基金稅務合規考量 國資基金稅務合規需關注的風險點 對于合伙制的國資產業基金,LP以國資機構為主,從稅法監管的角度,機構LP需要將其應當從基金分得的所得,與自身其他所得合并進行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需注意即便基金未實際分配或LP尚未回本,只要基金層面有應稅利潤,LP就需根據應分配所得計算繳納稅款,同時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表中也有欄次對此項目進行納稅調整。 然而基金LP并不盡了解基金的具體經營信息,并且基金合伙協議約定、基金財務報表和基金應稅所得三者之間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導致LP的合規難度進一步提升。 普華永道在實務中觀察到,一些國資基金的LP出于稅務合規目的,已要求基金管理人按年度直接將基金應當分配給LP的應稅所得進行計算后發送給LP,而并非僅提供審計報告和收益分配通知。這對國資基金管理人的稅務管理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 國資產業基金管理人應如何應對LP的稅務合規要求? 基金管理人要對稅收法規有清晰掌握,熟悉稅法關于合伙企業稅收計算的邏輯要求。在此基礎上基金管理人可以對基金合伙協議約定、會計利潤及應稅所得的差異進行調整,基于基金情況提出合適的應稅所得分配方案建議供所有合伙人認可,最終降低管理人的管理風險以及國資LP稅收風險。 結語 結合國資產業基金高度合規性、風險高度可控性以及高度平衡性的特點,國資產業基金需搭建符合其特性的投后管理及績效考核體系,并關注可能產生的合規風險。 普華永道擁有豐富的國有產業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的服務經驗,為眾多企業在審計、內控核查、引導基金績效評估體系搭建、績效評估、公允價值估值體系搭建、國資評估、投資流程中的盡職調查、稅務咨詢和稅務管理等方面提供專業服務,利用數字工具及可視化工具,助力國資背景基金提升內部管理,達成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