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本文立足于高校經濟責任審計環境和審計實踐,著眼于增值型內部審計與組織治理的良性互動,通過分析高校二級學院領導人員權力運行內涵,探索如何分層次、有重點地推進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對權利運行制約的全覆蓋。
圖片
黨委書記與院長是學院黨務、行政的“一把手”,他們共同的責任是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和決策部署,推動學院在教學、科研、服務社會、行政管理等全方位的發展,這同時也賦予了他們在學院內部治理中的權力。依據“黨管辦學方向、黨管干部、黨管人才、黨管意識形態”的原則,黨委書記是政治權力的行使主體,把握學院重大戰略決策的政治方向,著力于學院黨的建設、干部隊伍建設、意識形態與思想政治的把關,推動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對行政運行和管理起到支持和監督作用。院長是行政權力的行使主體,側重于政策執行、學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對外交流合作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圖片
開展二級學院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目的主要有三個:一是通過對領導干部任期內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梳理,評價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職情況;二是強化對領導干部的權力制約,促進其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績效觀,實現依法行政、科學執政;三是及時發現學院管理漏洞,揭示風險,促進領導干部勤政廉潔,全面履行職責。
學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有其清晰的審計內容,本文擬使用“點線面體”的方式,構架審計模型,以期達到學院經濟責任審計的全覆蓋。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的“體”是學院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利用各項資源,規范權力運行,落實經濟責任的總體情況。審計內容的“面”涵蓋以下六個方面:一是政策落實,即貫徹執行重大教育經濟方針政策、決策部署情況;二是規劃與制度,即重要發展規劃和制度的制定、執行和效果情況;三是決策與執行,即重大經濟事項的決策、執行和效果情況;四是財務管理,即預算執行及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情況;五是內控管理,即學院各項業務的管理情況;六是廉政廉潔,即在學院的教學科研與經濟活動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和遵守廉潔從政規定情況。審計內容的“線”是從以上六個方面各自梳理審計重點線路,如內控管理的“線”包含了辦學辦班管理、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合同協議管理等重要領域。審計內容的“點”是每一條“線”中包含的風險點,通過查閱、核對、詢問、盤存等方式方法,具體分析每一個風險點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審計內容的“體”和“面”總領審計思路,從宏觀角度分析業績、查找系統性問題,“線”和“點”則是以風險導向、問題入手,有針對性地查找問題。宏觀與微觀的結合,避免了審計工作的片面,使審計工作深入學院的內涵建設中,真正發揮出“免疫系統”的功能。
圖片
1
黨政同審,分別定責
二級學院黨政領導干部責權具有廣泛關聯性,在審計工作推進中,清晰認定責任有一定難度。對發現的問題,要仔細查閱黨委會議、黨政聯席會議的紀要和記錄,獲取相應文件、資料、憑證,必要時通過現場觀察、詢問等方式,區分黨委書記、院長的責任。具體界定時,遵循“權責對等”基本原則,分析歷史背景,研判權力與責任,根據決策的過程、文件的簽批、事項的具體參與情況等,合理界定黨委書記、院長分別應承擔的直接責任與領導責任。
2
突出重點,明晰審計“全覆蓋”的邊界
經濟責任審計的“全覆蓋”并不是面面俱到。學院黨政領導的經濟責任審計,應厘清審計邊界,緊扣“經濟”、聚焦“教育”,從分析其管理學院資金資產資源入手,以重大經濟風險為導向,以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為重點,從宏觀層面評價和鑒證其貫徹落實教育經濟方針政策、推動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情況。同時,審計過程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3
把握容錯邊界,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原則
審計目的是推動發展,而不是阻礙發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在嚴謹細致查擺問題的同時,要堅持“三個區分開來”的原則,激勵擔當與作為。充分調查事情發生背景,全面細致分析前因后果、來龍去脈,考察是否存在缺乏經驗、先行先試、探索性試驗以及為推動發展等原因,而導致出現失誤和錯誤情況。認定的過程,把握“主觀是否出于公心、客觀是否執行程序、后果是否影響嚴重、損失是否積極彌補”的原則,完善容錯認定的操作流程,確保認定嚴謹、科學規范,避免主觀臆斷、以偏概全。堅持容錯的同時不能放任,要讓被審計領導干部充分認識問題的嚴重性,及時認真整改,避免由小錯釀成大錯,真正做到為改革創新的領導干部保駕護航。
4
注重績效評價
結合政策落實,在績效評價中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科建設取得的成效,包括學科評估名次、學位點建設情況。第二,師資隊伍建設情況,包括師資質量是否提升、師資結構是否合理、專業布局結構與學科專業設置是否符合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等。第三,人才培養情況,包括教學資源建設、教改項目與成果、學生科研與學科競賽、學生培養質量等。第四,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包括科研平臺的建設、科研項目和經費獲取情況、科研成果獎勵、推進產教融合情況、社會服務情況。第五,國際交流情況,包括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情況、中外合作辦學情況、國際學術會議的舉辦情況等。重點考核資金投入與產出,綜合考慮學院發展背景、校內各學院橫向比較的數據、在全省乃至全國排名。
5
著力審計整改,強化審計結果運用
要使學院黨政領導班子充分認識到審計整改重要性,加強對審計整改工作的組織領導,將其納入議事決策范疇,落實責任分工,健全完善內部管理機制,使整改落實到位。做好審計“問題清單”“整改清單”“銷號清單”的有機對接,嚴格把關,保證所有問題事項被深刻理解,所有整改措施切實可行、發揮實效,防止避重就輕、做表面文章、弄虛作假、敷衍了事。注重建立健全審計結果運用的長效機制,與職能部門形成聯動,以審計結果為抓手,促進學院整改抓細、抓實,能夠舉一反三,及時研究對策,從學校治理層面健全完善制度、流程。
6
以信息化推動審計工作
高校內部審計是高校治理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一個孤島。審計實踐發現,強化信息化審計思維,是提升經濟責任審計實效的重要手段。第一,利用學校信息化大數據平臺,從需求入手,挖掘政策信息、財務信息、業務信息,構建審計信息化數據平臺。第二,搭建審計工作管理信息化平臺,將經濟責任審計程序流程化、業務文書模板化,降低出錯率,將風險點與涉及的法律法規導入程序模板,快速精準查找問題。第三,利用信息化技術,對以往學院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聚合分析,揭示共性,邏輯推理,剖析深層原因,以期提升領導干部正確有效運用權力的能力,推動學院事業發展。
作者:陳晨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