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學校高校財務管理論文 > 高等院校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建議

高等院校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建議

 本文榮獲“喜迎華誕 獻禮祖國 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 推進財政高質量發展主題征稿活動”研究報告類文章二等獎。

 

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近日,財政部黑龍江監管局對屬地中央高校預算績效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黑龍江省中央高校在預算績效管理方面取得一些成效,但與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還有差距。主要體現在,對績效管理認識不深入不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條件保障有欠缺、績效管理的廣度和深度有局限、績效管理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績效考核體系不完善等。為總結有益經驗,找出難點痛點,探求推進路徑,我們從加強謀劃統籌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加強績效管理隊伍專業化建設、完善預算績效制度體系、探索建立體現教育規律的績效指標體系和績效評價信息公開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議。

 

 


一、黑龍江中央高校預算績效管理的基本情況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印發以來,黑龍江屬地中央高校高度重視,積極推動工作落實,力求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

 

各校都從講政治的高度,積極貫徹落實有關要求,成立由校長或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牽頭單位,財務、審計、發展計劃和科研等多部門共同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二)加強宣傳培訓,營造管理氛圍

 

積極開展專題業務培訓,組織相關制度文件學習,開展交流研討和理論研究,深入宣傳政策制度,廣泛形成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共識。

 

(三)打牢預算基礎,推進一體化管理

 

各校更加重視預算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預算編制階段設定績效目標,嚴格預算執行和績效監控,將績效理念嵌入項目實施全過程,統籌推進預算績效一體化管理。

 

(四)做好專項引領,積累拓展經驗

 

除將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納入績效管理外,遵循“代表性強、關注度高、覆蓋不同領域”的原則,自主探索其他預算資金績效管理,為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做好準備。

 

(五)推進信息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各校依托現有預算、財務和業務管理系統,加快建設與預算績效管理相適應的信息化系統,有的已實現全流程無紙化操作,有的正在增加績效管理功能,努力打造數據共享、互聯互通的預算績效一體化管理平臺。

 

(六)注重結果運用,堅持實踐創新

 

建立績效評價結果反饋機制和績效問題整改責任制,強化績效評價結果對預算安排的剛性約束。

 


二、黑龍江中央高校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各高校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還存在差距。

 

(一)對預算績效管理的認識不深入不全面

 

1.重預算輕績效的觀念仍然存在。各校將績效管理作為一項普通業務工作,認為只是做好預算工作的重要抓手,沒有充分發揮全面績效管理提綱挈領的統領作用。

 

2.存在財務化簡單化傾向。各校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存在“上熱中溫下涼”的情況,不少基層部門和單位認為預算績效管理只是財務部門的事,職工漠不關心,領導應付了事,認為只要按時提交績效考評材料就算結束。

 

(二)實施績效管理的條件保障有欠缺

 

1.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目前僅有《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中央部門預算績效運行監控管理暫行辦法》等若干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還沒有立法層次更高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影響了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2.內部制度建設不完善。只有一所高校出臺了預算績效管理辦法,配套的實施細則、操作指南還在制訂中;其他兩所高校仍以原預算管理制度體系為主,尚未制訂指導規范全校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制度辦法。

 

3.專業人員不足。負責預算績效管理的人員均為兼職,除部分財務人員外,其他人員基本未參加過任何預算績效相關培訓,缺少專業高效的預算績效管理隊伍。

 

4.技術支撐不足。學校沒有專門的預算績效管理平臺;第三方機構的績效評價工作缺少權威統一的資格認證,水平參差不齊,執業質量難保證。

 

(三)預算績效管理的廣度和深度有局限

 

1.全面預算績效管理覆蓋“不全面”。各校已基本實現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績效管理,但距離將預算收支全面納入績效管理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2020年三所高校開展績效評價資金占預算收入比例最高的39%,最低的僅14%。例如,某校預算收入103.6億,僅對40.7億項目支出進行了績效評價,其余62.9億元未開展績效評價,其中財政資金16.5億元、非財政資金46.4億元。

 

2.績效評價缺乏“外部性”。各校績效評價以自評為主,普遍缺少第三方機構或相關領域專家參與,評價的外部性和獨立性無法保證,影響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2020年三所高校共對282個項目開展了績效評價,其中,自評項目281個,外評項目僅1個。自評項目中得分95分以上項目154個、90—95分項目69個。90分以上項目占比平均達百分之八十。其中,某高校自評90分以上項目甚至達百分之百。

 

(四)預算績效管理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1.前期工作不到位。目前,高校非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基本未開展績效評價,激勵約束機制自然無從談起。即使是開展了績效評價的資金和項目,簽訂的《預算執行責任書》內容多集中在執行進度方面,對執行效果缺少明確要求,激勵約束機制缺少評價基礎。

 

2.績效管理影響力有限。績效評價機構層級不高,權威性、嚴肅性和有效性難以體現。績效評價結果在應用時,以扣減或暫緩安排項目資金為主,沒有與責任人員薪酬待遇、評優晉升掛鉤,激勵約束作用不強。特別是一些學校發展所必需的剛性支出項目,作用更是難以體現。例如,某校修繕類項目,執行進度慢且施工過程影響教學秩序,師生意見較大,但由于改善基本辦學條件需要,學校明知績效較差,仍然繼續申報并實施此類項目。

 

(五)績效考核體系不完善

 

1.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時間上“不匹配”。預算績效評價工作時效性較強,而教育科研工作有自身規律,通常具有長期性,現有評價指標體系難以開展有效評價。例如,針對“卡脖子”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的項目,往往周期長、不確定性大,連續數年只有投入沒有產出,也沒有產生什么顯著效益,預算績效評價就不能很好地反映項目實際情況。

 

2.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實踐上“難操作”。學校在人才培養上既要傳授知識,還要堅定理想信念,塑造優良性格品質,現有評價指標體系難以對此類指標準確進行評價。例如,“高層次人才計劃專項經費”績效指標模板的28個三級指標中,最能反映項目實施效果的質量、社會效益和可持續影響等9個指標,多為“穩步提升”、“中長期”、“具有創新性、代表性、引領性”等模糊的定性評價,實踐中難于操作。

 

3.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上“較復雜”。教學、科研、學科建設、隊伍建設等評價對象各有特點,需要分類建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同一評價對象,因不同專業課程設置、培養方向、實習計劃存在差異,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也需要分別建立。即使是相同的專業,由于不同學校辦學條件、辦學特色不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也無法通用,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制訂恰當的評價指標并建立合適的考核標準。

 


三、高校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政策建議

 

(一)加強謀劃統籌推進預算績效管理

 

1.建立高層次的統籌協調機制,由主要領導分管、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形成各部門各單位密切配合、深度融合的管理體系。

 

2.把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與“過緊日子”結合起來,從思想上改變“重投入輕產出、重支出輕績效”的認識。

 

3.讓績效管理工作對資源配置、人員部門評價發揮更大作用,使“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理念深入人心。

 

(二)加強績效管理隊伍專業化建設

 

逐步充實人員配備,建立績效評價專家數據庫,引入合格的第三方機構參與績效評價工作。加快信息化建設,開展多樣化宣傳和培訓,補齊業務部門人員績效管理知識短板,加強績效管理力量。

 

(三)完善預算績效制度體系

 

制定完善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方案,學校預算績效管理辦法以及相關工作流程和操作規范等,確定推進時間表和路線圖,確保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工作落到實處。

 

(四)探索建立體現教育規律的績效指標體系

 

發揮高等教育學術和管理優勢,盡快建立起滿足資金管理需求、符合辦學特色,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預算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根據預算資金特點,選取關注度高、代表性強的項目開展全面預算績效管理試點,及時總結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在高校間共享推廣。

 

(五)推動績效評價信息公開

 

加大預算績效信息公開力度,擴大并細化公開內容,及時公開經費預算額度、績效目標、績效監控結果、績效評價結果等,以外部監督促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改進,提升教育經費使用效益。

 

 

來源:《預算管理與會計》2022年第5期
作者:繆經罡 趙冬梅 財政部黑龍江監管局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