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浙財會〔2022〕22號
各市、縣(市、區)財政局,省級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進一步加強財會基礎建設,提升財會治理水平,更好地發揮財會工作在經濟社會運行和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經研究,決定在全省組織開展“財會建設年”主題活動。現將《“財會建設年”主題活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浙江省財政廳
2022年4月2日
(此件公開發布)
“財會建設年”主題活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進一步加強財會基礎建設,提升財會治理水平,更好地發揮財會工作在經濟社會運行和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根據全省財政工作會議精神,決定在全省組織開展“財會建設年”主題活動,并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活動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總體要求,緊盯新發展階段財會改革與發展方向,堅持以創新變革為動力、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聚焦強基礎、促改革、提效能、助發展的主題主線,通過“財會建設年”主題活動,力爭在財會隊伍建設、制度準則宣貫、行業秩序規范、治理方式轉型、誠信文化弘揚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標志性、引領性的硬核實踐成果,進一步夯實財會工作發展基礎,塑造全社會重視和支持財會建設的環境和氛圍,切實提高財會工作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為我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堅實有力支撐。
二、主要內容
(一)堅持人才為先,大力實施財會隊伍強基行動。
1.補齊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建設“短板”。開展重構行政事業單位財會管理新格局試點,緊抓財會機構設置不全、人員配備不足等突出問題,研究重塑相關體制機制,探索形成可落地見效的政策措施,強化制度約束和外部監督。指導和督促行政事業單位重視和加強財會隊伍建設,建立健全財會機構,配齊配強財會人員。加強對財會機構負責人的管理,強化財會關鍵崗位用人情況監督。積極推進總會計師制度,建立符合實際的分類財會管理模式,從源頭系統性化解行政事業單位財會管理弱化的累積難題,補齊財會監督“最短一塊板”。
2.加強財會人員能力素質培訓。建立覆蓋財會人員全生命周期的常態化培訓機制,為財會人員知識更新、技能拓展、知識結構優化、能力素質提升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高質量開展財會人員入職培訓、日常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豐富培訓內容和方式,拓展培訓渠道,提高財會人員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技能。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推進培訓信息化建設和應用,促進培訓工作提質增效。
3.打造高層次財會人才高地。緊跟以變革融合、提升能級為特征的財會工作發展趨勢,圍繞推動財會工作與經濟業務深度融合、推動財會工作向智能化發展等要求,統籌推進省、市、縣級高層次財會人才建設,形成梯度分布格局。重點加大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高端財會人才培養力度,加快培養一批適應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大中型企業高端財會人才、適應新時代行政事業管理要求的高端財會人才、適應浙江改革與發展要求的注冊會計師。積極參加高層次財會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培訓等國家項目。
4.優化財會人員管理和服務。建立財會人員“單位+人員”雙維管理制度,全面、準確、及時掌握財會人員基礎信息,構建財會人員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不斷優化涉會事項“一網通辦”,為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職稱考試、職稱評審等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加強財政干部財會知識培訓,提高財政干部綜合業務能力,著力解決財政管理“重預算、輕財務”等突出問題,為部門和單位財會工作提供精準指導和優質服務。
5.健全財會人員激勵機制。加強對財會人員的激勵引導,進一步完善浙江省先進會計工作者評選表彰制度,鼓勵市縣建立相應制度。開展全省“最美會計人”評選活動,對扎根基層、勤勉敬業、默默奉獻的財會人員進行表彰。完善高級會計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制度,對艱苦邊遠地區的基層財會人員適當放寬評審標準,對有突出業績的優秀財會人員,在學歷、資歷等方面給予更多傾斜。
(二)堅持制度為基,深入開展財會法治宣貫工作。
1.強化財會制度貫徹落實。組織開展財經法律法規、準則標準、政策辦法宣傳解讀,確保財會制度順利實施。建立會計準則制度實施情況報送機制,定期收集整理反饋信息,為全國統一會計制度的制訂完善和開展針對性指導提供支持。開展線上、線下調研座談,收集部門和單位各類財會問題,做好政策制度答疑指導。組織開展全省財會知識競賽等活動,推動形成財會人員比學趕超、精業敬業的行業氛圍。
2.推動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指導行政事業單位完善內部控制建設,推動單位內控制度持續更新和完善,開展內控分級抽查評價,加強評價結果的反饋應用,發揮內部控制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作用,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省市縣鄉四級聯動,加快鄉鎮內部控制指引建設擴面推廣,2022年底40%以上的縣(市、區)建成鄉鎮內部控制指引。推動上市公司、國有企業有效實施企業內部控制規范,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
3.健全財會服務下基層工作機制。組建省級會計領軍人才工作委員會市級工作組織,鼓勵市縣建立市縣級會計領軍人才工作平臺和機制,構建上下呼應、聯動協同的省市縣三級會計領軍人才體系。瞄準企業、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等在執行會計準則制度、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充分發揮會計領軍人才的引領輻射作用,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財會“三服務”活動,不斷創新服務特色,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努力打造財會“三服務”活動品牌,形成全省連片效應。
(三)堅持監管為要,促進會計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1.規范會計審計服務秩序。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 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進一步研究完善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體系,健全基礎制度,改進監管手段和監管方式,建立“四類”違法違規行為整治長效機制,推動行業監管制度化、常態化。加強會計代理記賬機構及其從事代理記賬業務情況的監督檢查,依法懲處代理記賬機構違法違規行為。支持代理記賬行業協會建設,加強行業自律。聚焦行業違法違規典型案件,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對違法違規者形成有效震懾。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在全社會、全行業形成警示效應。
2.嚴格落實各項財經紀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財會監督的重大決策部署,把抓好財經法律法規貫徹執行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廉政警示和風險教育,提升紀律規矩意識。緊盯資金管理、資產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加大整治檢查力度,嚴肅追責,提高財會監督震懾力。建立健全監管合作機制,實現財會監督與其他監督有機貫通,形成監管合力。
3.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貫徹簡政放權要求,持續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分所、代理記賬機構執業許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及時總結自貿區“證照分離”改革經驗,研究推進全省域深化改革舉措,進一步激發會計服務市場主體活力。堅持以“管”促“放”,強化事中事后監管,進一步完善監管機制,為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四)堅持數字賦能,推動財會工作制度重塑和能級提升。
1.開展“浙企一表通”應用建設。依托數字化改革推動財會監督制度重塑和多跨協同。以企業財務“一張表”為小切口,開展“浙企一表通”應用建設,探索建立企業財務報表單一來源制度,創新會計信息數字化監管機制,發揮會計信息對政府宏觀經濟管理決策輔助作用。在選擇部分市縣先行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向全省推廣應用,有效遏制財務造假等突出問題,為促進誠信社會建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推動政府整體智治貢獻會計力量。
2.推動單位財會工作數字化轉型。依托電子發票(票據)綜合服務平臺,在全省范圍開展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點,探索多種憑證統一標準一站式服務經驗,著力解決單位外來電子憑證收集難、接收難等問題,推進電子憑證接收、入賬和歸檔全流程自動化、無紙化,降低單位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政府監管和服務水平,助力“雙碳”戰略。研究實施基于企業會計準則通用分類標準的企業財務報表會計數據標準,推動完善會計數據標準體系建設,促進會計工作數字化轉型。
3.開展審計報告“一碼通”試點。在總結“一庫一碼全鏈條”監管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財政部審計報告全國范圍“一碼通”試點,推動建立審計報告數據單一來源制度,實現審計報告統一報備上傳、防偽貼碼、加密存儲、查詢驗證,從源頭治理虛假審計報告和“無證經營”、非專職執業等問題。
(五)堅持立信為本,弘揚和發展會計文化。
1.提煉鑄造新時代財會職業精神。組織開展財會職業精神大討論,深入挖掘,追根溯源,提煉會計職業的精神實質,將誠實守信、嚴謹細致、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等內核要素與行業特征、時代要求深度融合,鑄造新時代財會職業精神,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2.傳承和發展會計文化。組織開展全省珠心算大獎賽,發揮珠心算在智力開發、人才培養方面的積極作用,傳承和發展傳統會計文化。舉辦“計”古開今,大禹會計文化論壇,研討“十四五”時期會計文化創新與融合,充分發揮會計文化在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3.深入開展會計誠信教育。將會計誠信教育作為一項必修內容列入財會人員繼續教育、培養培訓課程,發揮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學會、總會計師協會等社會組織的行業教育和引導作用,使誠信理念內化于心、外踐于行,成為財會人員的價值內核。加大會計誠信宣傳力度,大力發掘、宣傳會計誠信先進典型,營造全行業守法、合規、誠信的向善向上氛圍。
4.完善會計信用評價體系。探索建立覆蓋會計主體和會計人員的會計信用評價體系,引導單位和會計人員加強會計行為自律。推動完善會計信用評價辦法,健全會計主體和會計人員基礎信息采集機制,優化會計信用評價指標,夯實信用評價基礎。加強會計信用信息的應用,為守信會計人員提供更多機會和便利,對嚴重失信會計人員實施懲戒,加強部門之間信用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三、時間安排
“財會建設年”活動貫穿全年,共分為三個階段。
(一)動員部署階段(2022年4月初)。
制定財會建設年實施方案,發布建設目標、工作內容和活動安排,開展學習宣傳和動員部署,落實任務分工,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二)組織實施階段(2022年4—11月)。
根據實施方案確定的建設內容,組織實施各項建設工作,形成機制性、制度性建設成果。結合建設內容,組織全省財會知識競賽、珠心算大賽、財會職業精神大討論、會計文化論壇、“最美會計人”評選等系列活動,擴大社會影響力和參與度,營造全社會關注財會工作、重視財會工作的濃厚建設氛圍。
(三)總結表彰階段(2022年11月)。
組織開展“財會建設年”總結表彰大會,對建設情況進行盤點,總結經驗亮點,公布典型案例、實踐成果、活動組織先進單位和個人,對獲得“最美會計人”稱號人員進行表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上下聯動。
省財政廳成立“財會建設年”領導小組,由分管廳領導擔任組長,辦公室、人事處、會計處、監督局、省會計事務服務中心(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省會計學會作為成員單位,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各地財政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根據活動方案要求,做好本地區組織實施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結合當地實際開展特色活動。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學會、總會計師協會及會計領軍人才組織作用,廣泛動員全社會各單位和財會人員參與,擴大活動覆蓋面和參與度,確保“財會建設年”活動順利推進。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充分利用報刊雜志和網絡媒體等平臺,加強對“財會建設年”活動的宣傳報道,擴大活動影響力。積極宣傳活動中取得的典型經驗、做法和成效,努力爭取社會各界對財會工作的理解和重視,營造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
(三)統籌兼顧,務求實效。
堅持“財會建設年”辦實事、求實效的活動導向,將建設活動與深入基層廣泛聽取意見建議相結合、與解決財會管理和服務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相結合、與優化服務提升財會形象相結合、與建立高質量服務長效工作機制相結合,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將活動成果轉化為推動會計改革與發展的強大動力。
附件:“財會建設年”主題活動安排和責任分解表
“財會建設年”主題活動安排和責任分解表 | ||||||
活動項目 | 主要內容 | 時間安排 | 建設單位 | |||
分項目 | 子項目 | 牽頭單位 | 協同單位 | 責任單位 | ||
活動發布會 | 召開活動部署視頻會議 | 4月初 | 廳會計處 | 廳相關業務處室單位 | 各級財政部門 | |
一、財會隊伍建設 | 1.重構行政事業單位財會管理新格局試點 | 緊抓財會機構設置不全、人員配備不足等突出問題,研究重塑相關體制機制,探索形成可落地見效的政策措施,硬化制度約束和外部監督;推進總會計師制度,建立符合實際的分類財會管理模式 | 3-9月開展試點,9月底進行階段性評估,年底前形成全省指導意見 | 廳會計處 | 廳相關業務處室局 | 省財政廳,杭州市富陽區、嘉興市、海寧市、紹興市財政局 |
2.建立覆蓋財會人員全生命周期的常態化培訓機制 | 高質量開展財會人員入職培訓、日常培訓和繼續教育,豐富培訓內容和方式,拓展培訓渠道 | 全年 | 廳會計處 | 廳辦公室、人事處、干教后勤中心、省會計事務服務中心(注協)等 | 各級財政部門 | |
3.推進省、市、縣級高層次財會人才建設 | 統籌推進省、市、縣級高層次財會人才建設,形成梯度分布格局,加大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高端財會人才培養力度,組織高層次財會人才參加素質提升工程培訓 | 全年 | 廳會計處 | —— | 各級財政部門 | |
4.建立財會人員“單位+人員”雙維管理制度 | 及時更新財會人員基礎信息,構建財會人員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 | 全年 | 廳會計處 | —— | 各級財政部門 | |
5.優化財會人員服務 | 不斷優化涉會事項審批“一網通辦”,為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職稱考試、職稱評審等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 全年 | 廳會計處 | 省會計事務服務中心(注協) | 各級財政部門 | |
6.開展“最美會計人”評選 | 通過宣傳發動、評選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評選“最美會計人”30人 | 4-11月 | 廳會計處 | —— | 各級財政部門 | |
7.完善高級會計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制度 | 研究制定高級會計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辦法,修訂完善《浙江省高級會計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浙江省正高級會計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進一步優化評審專家遴選程序,適時調整評審專家庫 | 4-12月 | 廳會計處 | 廳機關紀委、法規處 | 省財政廳 | |
二、制度準則宣貫 | 8.組織全省財會知識競賽 | 開展線上全省財會知識網絡競賽;組織各設區市及省級單位代表隊組隊進行現場競賽 | 5-11月 | 廳會計處 | 省會計學會 | 各級財政部門 |
9.建立會計準則制度實施情況報送機制 | 定期收集整理反饋信息,為全國統一會計制度的制訂完善和開展針對性指導提供支持 | 全年 | 廳會計處 | 廳監督局 | 各級財政部門 | |
10.持續推進鄉鎮內控指引建設 | 省市縣鄉四級聯動,加快鄉鎮內部控制指引建設擴面推廣,2022年底40%以上的縣(市、區)建成鄉鎮內部控制指引 | 全年 | 廳會計處 | —— | 各級財政部門 | |
11.健全財會服務下基層工作機制 | 組建省級會計領軍人才工作委員會市級工作組織,鼓勵市縣建立市縣級會計領軍人才工作平臺和機制。充分發揮會計領軍人才專業能力,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財會“三服務”活動 | 全年 | 廳會計處、省會計學會 | —— | 省會計學會,各級財政部門 | |
三、行業秩序規范 | 12.建立“四類”違法違規行為整治長效機制 | 研究完善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體系,健全基礎制度,改進監管手段和監管方式 | 全年 | 廳會計處 | 廳監督局、省會計事務服務中心(注協) | 各級財政部門 |
13.開展代理記賬機構專項整治 | 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加快建立以日常檢查為基礎、以行政執法為手段、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模式 | 全年 | 廳會計處 | 廳監督局 | 各級財政部門 | |
四、治理方式轉型 | 14.開展“浙企一表通”應用建設 | 探索開展企業財務報表電子報送,推動監管部門間會計數據共享,建立企業財務報表數據單一來源制度和會計信息質量大數據監管機制,系統解決企業財務報表多頭報送、會計信息違規造假問題 | 6月底前在試點地區整體應用上線運行 | 廳會計處 | 廳監督局、數字中心、省會計事務服務中心(注協) | 省財政廳 ,金華市婺城區、永康市、臺州市黃巖區財政局 |
15.開展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點 | 開展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點工作,推進電子憑證在企事業單位接收、入賬和歸檔全流程的自動化、無紙化 | 3月籌備試點工作,4-6月試點運行總結 | 廳會計處 | 廳預算執行局、綜合處(票據中心)、數字中心 | 各級財政部門 | |
16.開展審計報告“一碼通”試點 | 總結“一庫一碼全鏈條”監管成功經驗,積極參與財政部審計報告全國范圍“一碼通”試點,推動建立審計報告數據單一來源制度 | 全年 | 廳會計處 | 監督局、省會計事務服務中心(注協) | 各級財政部門 | |
五、誠信文化弘揚 | 17.組織財會職業精神大討論 | 依托《浙江財稅與會計》開展財會職業精神征文活動 | 4-8月 | 廳會計處 | 廳政研室、省會計事務服務中心(注協) | 各級財政部門 |
18.組織全省珠心算大賽 | 舉辦全省珠心算大賽 | 4-10月 | 省會計學會 | 廳會計處 | 省會計學會 | |
19..舉辦會計文化論壇 | 舉辦“計”古開今大禹會計文化論壇 | 年度中適時舉辦 | 紹興市財政局 | 廳會計處 | 紹興市財政局 | |
20.完善會計信用評價體系 | 建立覆蓋會計主體和會計人員的會計信用評價體系,明確評價對象和指標、信息采集渠道和評價方式,確定信用評價應用范圍,建立信用權益保護和信用修復機制 | 全年 | 廳會計處 | —— | 各級財政部門 | |
總結表彰大會 | 總結“財會建設年”活動成果,進行“最美會計人”表彰 | 11月 | 廳會計處 | 廳相關業務處室單位 | 各級財政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