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財務管理論文 > 人民幣快速升值對出口企業影響幾何

人民幣快速升值對出口企業影響幾何

編者按:據統計,目前我國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超過35%,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在人民幣快速升值及信貸從緊的背景下,這些中小型的出口企業受到利潤下降和資金流斷裂的雙重壓力。人民幣快速升值對出口企業的影響程度到底有多大?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通過采集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以及海南等沿海省市1900家出口企業的數據信息,對此予以回答。

從2005年匯改至今年4月,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達到18%,而對于歐元雖然在2007年處于貶值態勢,但是隨著來自歐盟的貿易保護以及歐盟地區經濟增長的放緩,可以預計,2008年人民幣對歐元的貶值出現逆轉的可能性很大。在人民幣快速升值和外部環境惡化的背景下,我國出口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原材料成本處于上升態勢,八成出口企業成本增長率處于5%以上

對于大部分出口型企業來說,原材料成本占據其生產成本的重要部分,筆者對樣本企業生產原料來源按行業分別作了詳細統計,發現我國出口型企業的原材料主要來自于國內,因此,國內資源等原材料的供給決定了我國大部分中小型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

由于我國多數企業都處于高投入式的粗放型增長模式,隨著經濟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各種資源能源消耗巨大,強勁的需求推動了國內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大部分中小型出口企業的成本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也開始出現上升趨勢。另一方面,據調研過程中所了解,絕大部分出口企業是采用長期合同定價的模式,在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背景下,生產成本的上升不能立即傳遞到產品價格,因而風險只能由自身承擔。同時,由于我國大部分中小型出口企業規模小,沒有自主品牌,因此與國外大型進口商進行談判時議價能力也較弱,往往只能被動接受對方提出的價格,所以成本的上升也很難通過提高出口價格來進行轉嫁;另外,由于人民幣對美元一直處于升值狀態,而我國出口企業絕大部分采用的是美元結算的方式,因此,出口企業在面對生產成本上升不能轉嫁風險的壓力下又要面對匯兌損失。

而對于原材料在國外的出口企業來說,雖然從理論上人民幣升值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其進口成本,但是國際資源大多壟斷于大型的公司企業手中,而我國單個出口企業本身由于規模小,在與國外資源出口商談判價格時又往往不能齊心合力,造成了國外資源出口商有可乘之機,在自身規模太小的背景下,我國出口企業只能被動接受國外資源出口商的高價。另外,由于國際商品市場投機因素的存在,很多資源能源價格虛高,大部分資源價格上漲的幅度都超過了正常的需求增長的幅度,例如2007年一年間國際鐵礦石、石油價格以及糧食價格等等上漲幅度超過50%。綜合以上因素,對于原材料在國外的出口企業,即使人民幣一直處于升值狀態,但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小于國際資源能源價格的上漲幅度,人民幣升值所減少的原材料成本不能完全覆蓋掉其出口成本壓力。因此,從整體上來說,人民幣快速升值并未大范圍降低企業原材料成本。

根據筆者對出口企業成本增長率的統計,出口企業的成本增長率主要集中在5%-7%,這部分企業(637家)占全部樣本企業總數的35.8%,其次最多的依次是7%-9%(351家,占19.7%)、5%以下(336家,占17.0%)、11%以上(236家,占13.4%)、9%-11%(220家,占12.4%)。從上面的數據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有83%的出口企業成本增長率都在5%以上。

利潤增長遭遇瓶頸,五成出口企業利潤增長率處于6%以下

企業經營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稅后利潤率。筆者將樣本企業在2007年的稅后利潤率分成五個檔次,即3%以下、3%-5%、5%-10%、10%-15%和15%以上,可以發現2007年出口企業稅后利潤率主要集中在3%以及3%-5%這兩個區間段,這部分企業(1015家)占全部樣本企業總數的57.0%,而其中3%以下的企業(541家)占全部樣本總數的30.4%,低利潤率仍然是目前我國出口企業的一大特征。這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我國出口產品仍然存在著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小等問題,大部分出口企業屬于簡單加工貿易類型,只能獲取微薄的利潤。

第二,我國出口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主要體現在原材料成本和勞動力成本上面。由于我國出口企業大部分是中小型出口企業,存在著總體數量大但單個規模小的特征,相互之間沒有建立良好的價格協調機制,因此,出口議價能力并未隨總量不斷增大而提高,成本的上升很難通過價格的提高來進行轉嫁。

第三,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印度、印尼以及越南等國鼓勵本國的加工貿易,國內出口企業的市場份額受到擠壓。加工貿易產品本身技術含量低的特征只能迫使出口企業采用“以價取勝”的策略,從而造成各出口企業競相低價搶占份額。

第四,受美國次級債危機的影響,造成了我國對美出口出現下降的趨勢,另外,歐元區經濟也開始出現放緩的跡象。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達國家不斷利用技術、關稅等壁壘大大增加了我國出口成本。

第五,我國出口企業大部分采用美元結算,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導致了出口企業的利潤被吞噬。

以上充分說明了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出口企業的利潤率出現普遍偏低的現象,而人民幣快速升值無疑又對出口企業造成巨大沖擊。

出口企業近三年平均利潤增長率主要集中在4%以下以及4%-6%這兩個區間段,其中利潤增長率在4%以下的企業(626家)占全部樣本企業總數的35.14%,其次最多的依次是4%-6%(424家,占23.80%)、6%-8%(271家,占15.21%)、8%-10%(186家,占10.42%)、12%以上(163家,占9.15%)、10%-12%(110家,占6.18%)。由此可見,近三年出口企業平均利潤增長率大部分處于6%以下,這與我國GDP連續五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不相匹配,出口企業利潤增長遭遇瓶頸。

積極面對,出口企業采用各種方式應對人民幣升值

調查發現,在人民幣大幅快速升值的壓力下,有59.9%的出口企業將會通過“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來應對,這也充分說明我國的出口企業并未在人民幣快速升值的背景下消極對待,而是積極采取最根本的方法來增加其產品競爭力,發展潛力仍然巨大。而10.5%的出口企業通過“壓低工資減少成本繼續生產”,這種做法顯然不符合《新勞動合同法》中的相關規定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在未來如果不能及時轉變應對策略,被淘汰將成為必然。另外10.5%的出口企業通過“減少雇員壓低成本繼續生產”,這部分企業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消極應對的企業,另外一種則是通過提高勞動生產以及多使用機器設備從而相應減少勞動力的使用,這部分出口企業同樣有著很好的發展潛力。而5.24%的出口企業選擇“出售企業,抽回資金轉行”,這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說,也是一種較為積極的措施??偟膩碚f,在人民幣持續快速升值的背景下,只有14.25%的出口企業采取消極的應對措施,絕大部分出口企業采取積極態度來應對。

從上述調查可以看出,面對人民幣快速升值的態勢,大部分中小型出口企業采取了積極的態度,但同時也應該看到,企業通過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是需要較長時間的,同時也需要資金的支撐。然而,人民幣升值速度一直處于上升態勢,難以給這些改進技術的出口企業足夠的喘息時間,另外,由于貨幣從緊,這些中小型出口企業很難融到所需資金。

筆者對出口企業做了“關于政府應該通過哪些措施來對其進行扶持的調查”?!袄谜咭龑Т笮徒鹑跈C構更多地向中小企業貸款”選項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機構體系”以及“減緩人民幣升值幅度”。因此,政府應該充分利用這部分中小型出口企業的積極態度適時給予政策支持,并給出足夠的時間讓企業提高技術,提高產品競爭力,最終化解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出口壓力。(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課題組)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