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周劍平
一、小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特點
1.在產權制度上,小企業權益資本構成單一,所有者和經營者通常集于一身,小企業的權益資本大多由創辦人投資及其累計組成,業主大多掌握了企業的絕對控制權。管理者對如何提高企業效益十分關心,基本上不存在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代理問題。
2.小企業缺乏相應的決策機構和董事會或者決策機構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業主可能支配所有的經營管理活動,企業經營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業主的知識和能力。高度控制權具有效率高的優點,但是在高度集權下,企業的戰略計劃和目標任務的制定往往帶有很明顯的隨意性和非科學性。這種缺乏大量有效信息支持和有效制約的決策方式,使得戰略計劃和目標任務的正確性和準確性大打折扣。如果決策失誤,很容易釀成惡果。
3.小企業種類繁多,行業門類齊全,所有制多樣化;但由于其經濟規模不大,從而內部控制制度較簡單,一般來說管理層次少,分工不太明確,不相容職責分離有限。由于業主直接管理企業,通常缺乏正式的業務報告制度,即使存在報告制度與授權程序也經常是非正式的,且隨意性較大。
二、完善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若干建議
1.根據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的一般原則,制定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應把握五項原則:
①目標不宜過多。制定合理的目標是任務成功的一半。
②盡量將目標量化。不能量化的目標是很難實現的。
③目標與措施、資源相匹配。
④局面越是困難,就越需要短期目標。將目標分解為若干具體的、明確時段的短期目標、小目標更利于總體目標的實現。
⑤對目標應該有書面的記錄。這樣便于檢查目標是否實現。
2.制定并完善小企業內部監督和控制制度
小企業因為人員較少,其內部控制無法面面俱到,只能選擇與企業成敗休戚相關或者影響盈虧、成本等重大事項實施控制,做到有的放矢。次要或不重要事項則可根據情況酌情處理,實行簡單控制或不控制。在相互牽制方面,由于人員有限,不能設置各種相互牽制的崗位,但應避免不相容職務由一個人完成的情況;可采取相互復核,定期檢查或指定專人審核的辦法,把信任和控制放到一起來實施。怎么樣才能夠做到有效監控呢?
①不要監控得太多,只監督和控制最主要的環節。如果事事監控,最終反倒會把最應該監控的東西漏掉。
②通常要抽查而不一定要逐一檢查。逐一檢查意味著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而抽查能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
③監控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是搜集信息。不要去搜集那些與目標不相關的信息。從確定控制的范圍,確定控制的關鍵元素,確定控制的標準,搜集數據和信息,衡量效果,直至最后修正,在此過程中重點是成本控制、業務流程的控制和風險的控制。
3.抓住小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控制點
①防止資金的流失和濫用。貨幣資金是風險最大的一種資產,因此,應對資金籌集、調度、使用、分配等實行嚴格控制,防止資金被挪用或抽逃。一是建立貨幣資金業務的崗位責任制,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因為人員少或節省成本、不相容職位可以由業主參與)。二是對貨幣資金業務建立嚴格的授權批準制度,明確審批人員對貨幣資金業務的授權批準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規定經辦人員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職責范圍和工作要求。嚴禁未經授權的部門和人員辦理貨幣資金業務或直接接觸貨幣資金。
②控制成本費用。對企業的各項成本費用支出實施嚴格的管理,同時,針對企業自身的特點,采用適當的成本控制方法,提高成本管理效率。一是建立成本費用業務的崗位責任制,明確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辦理成本費用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二是建立嚴格的授權批準制度、明確審批人對成本費用的授權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規定經辦人員辦理成本費用業務的職責范圍和工作要求。三是建立嚴格的成本費用預算制度,成本費用預算應當符合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成本效應原則。四是建立成本費用業務監督檢查制度、明確監督檢查人員的職責權限、定期和不定期地進行檢查。
③強調合理授權。對企業各經營環節經濟活動操作者的權利實施有效監控,防止權力濫用,造成經濟損失。小企業經營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保證這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合理授權是必要的。對于業主而言,既要保證其經營決策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又要保證其經營行為的效益性和廉潔性,權力的量度界定是關鍵一環。在具體授權時,應以既能保證經營決策有效運作,管理制度有效貫徹,又能保證權力制衡得到落實為目標。
④業主的內部控制意識是營造良好內部控制環境的第一步。財務人員作為單位負責人的“理財參謀”,要幫助單位業主確立財務會計工作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第一責任主體”的意識,使其在了解內部控制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對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培養良好的內部控制意識,也能更好地增強業主在工作中對財務部門的理解與支持。
⑤要做好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制約機制,會計系統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和財務管理的質量;因此,要提升企業內部控制水平,必須重視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強化會計系統的控制作用。具體來說就是要明確會計工作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工作規程和紀律要求,嚴格實施內部控制程序,是保證會計工作和會計信息真實、完整的重要措施,只有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過程施以恰當的監督和嚴格的考核,才能找出其中的內部控制缺陷,才能及時對其提出改進措施加以修正,促進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完善。為企業的決策服務,促進管理規范,管理透明,管理增效。
(作者單位:桐廬縣公路管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