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京財監督〔2021〕378號
各區政府、市級各主管部門:
惠民惠農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按照國務院有關部門的部署和工作要求,為深化我市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專項治理成效,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本實施意見所指“一卡通”,即北京民生一卡通,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具有社會保障、待遇發放、養老助殘、醫療健康、公園年票、城市交通、生活繳費、金融服務等功能,并逐步在政府公共服務領域實現身份信息識別查詢、民生補貼待遇發放等應用的多卡合一、一卡通用。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著力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為突破口,調整優化惠民惠農財政補貼政策體系,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堅決斬斷伸向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的“黑手”,確保各項惠民惠農政策落地見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二)基本原則。堅持便民高效。各主管部門應聚焦群眾關切,提升政策實效,增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的針對性、有效性、便利性。確保補貼政策群眾及時知曉、申請簡便,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取用方便。
堅持標本兼治。各主管部門應對“一卡通”專項治理中查出的問題及時整改,舉一反三,系統總結有效做法,借鑒經驗,制定措施,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完善監管機制。
堅持改革創新。各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首都信息科技優勢,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統籌推進補貼政策整合優化和補貼資金管理、發放、信息公開等工作,促進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分工協作。財政部門、各主管部門應遵循工作流程,認真履行職責,落實主體責任,高效協同,無縫銜接,形成閉環,實現安全高效管理,充分發揮資金效益。
(三)工作目標。到2023年,基本建成科學、規范的監管格局,實現“一張清單管制度”、“一個平臺管發放”、“一套系統管監督”,所有直接兌付到人到戶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以下簡稱補貼)資金原則上均實現通過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本市民生卡發放,補貼政策更加科學,資金監管更加嚴格,資金績效明顯提高。
二、主要任務
(四)公布補貼政策清單。各主管部門抓緊梳理所有補貼政策和項目,加快補貼政策和項目的清理整合,最遲不晚于2021年6月底,在市財政局網站和各主管部門的網站公開補貼政策清單,并在以后動態調整,及時向社會公開。
(五)加強代發金融機構管理。選擇基層網點多、服務質量好、優惠便利群眾的金融機構代發補貼資金。明確代發金融機構在資金支付、補貼通知、便捷取款、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提高金融機構服務質量。結合我市“多卡合一”工作,推行以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本市民生卡發放補貼資金。
(六)規范補貼資金發放流程。按照“管理主體不變、責任主體不變、分級負責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規范財政補貼資金申報、審核、發放、公開公示等環節的操作流程,推進管理規章制度具體化、程序流程規范化、操作權限精確化。通過發放審核和監管部門的事前現場抽查、事中隨機抽查、事后專項檢查、大數據輔助核對等,切實強化對補貼資金的審核和監管。必要時可以聘請符合條件的第三方參與部分環節的檢查工作。
(七)搭建集中統一管理平臺。結合正在開展的“多卡合一”工作,盡快整合、搭建我市集中統一的補貼資金發放和管理平臺(社會保險待遇發放和管理除外),對補貼資金核實、比對、支付、發放、公開公示等重要環節數據進行集中采集和管理,并按要求向國務院有關部門上報平臺數據。在全市統一補貼平臺建成并投入使用前,各主管部門可結合實際、沿用既有方案或過渡性方案實施,確保補貼發放正常有序進行。 及時收集、整理各類違紀違法違規信息,對存在虛報冒領、貪污侵占、騙取補貼、挪用等行為的個人和單位,嚴肅追究責任并依法依規向社會公示,加強補貼資金管理領域信用體系建設。
(八)依法依規公開補貼信息。各主管部門要更多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補貼信息公開工作。除涉及個人隱私外,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大數據管理等,充分發揮政府或部門門戶網站、政務新媒體、政務公開欄等平臺作用,盡快形成集中統一的補貼信息公開、查詢和投訴舉報專欄。結合基層政務公開,推動補貼信息公開向農村和社區延伸,健全完善鄉鎮政府補貼底冊,實現補貼信息公開與村(居)務公開有效銜接,確保相同補貼事項公開信息對應一致。
三、職責分工
(九)總體分工情況。根據市政府相關工作安排,“多卡合一”工作由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作為總牽頭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作為技術把關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作為業務把關單位,各部門要各負其責,主動履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民生服務卡“多卡合一”工作按時保質完成。
(十)市級財政部門。市級財政部門負責綜合協調工作,牽頭統籌補貼政策和資金清理整合,按規定下達補貼資金,在信息公開主管部門指導下,會同同級業務主管部門向社會集中統一公開補貼政策清單、制度文件和發放信息等。會同同級業務主管部門做好相關預算安排等工作。配合做好補貼資金代發金融機構選擇等。
(十一)市級業務主管部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補貼資金由財政部門發放的,業務主管部門負責研究制定并指導實施補貼政策,及時向同級財政部門提供基礎信息,會同同級財政部門動態調整補貼政策清單;補貼資金由業務主管部門發放的,業務主管部門負責補貼政策實施和資金管理、補貼基礎數據審核管理,及時向同級財政部門反饋發放信息,確保補貼資金發放真實、完整、準確。向社會主動公開本部門制作、獲取的財政補貼信息,受理群眾咨詢、投訴、信訪及信息公開申請。
(十二)信息公開主管部門。負責督促指導各有關部門做好補貼政策和資金發放等信息公開工作,確保公開信息的全面性、準確性、時效性。依法保障補貼對象的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并有效保護補貼信息公開中的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
(十三)金融機構監管部門。負責督導代發金融機構規范有序做好補貼資金代發工作。督導代發金融機構嚴格執行代發協議,提高補貼資金發放的及時性、準確性,鼓勵其提供免費、及時、逐項的補貼信息告知服務。督導[110] 代發金融機構向補貼群眾提供便捷的查詢、取款途徑,按規定向有關部門及時提供發放信息。督導代發金融機構嚴格落實相關協議并執行實名制發放,避免出現個人或單位違規代辦、冒領補貼等風險。
四、保障措施
(十四)加強組織領導。各主管部門結合本部門職責積極配合,各司其職,完善制度,加強管理,層層壓實責任,認真抓好落實,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十五)加大數據共享。依托集中統一的補貼資金發放和管理平臺,明確數據共享內容、方式和責任。盡快實現相關部門數據實時共享,依法保護共享數據安全 。盡快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避免補貼資金多發、漏發、重發和遲發。
(十六)深化績效管理。建立健全補貼資金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逐步實現所有補貼資金績效目標與預算同步審核、同步下達。加強對補貼資金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的“雙監控”,對補貼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和政策實施效果進行績效評價,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預算安排、政策調整以及加強和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推動補貼資金績效信息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十七)持續加強監管。各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要把推進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加大監管力度,持續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并糾正補貼發放中存在的問題。加強與各類監督的貫通協調,有效形成監管合力,有關部門和單位以及相關金融機構應按有關規定及時向財政、審計等監管部門完整提供補貼資金發放管理相關電子數據和資料,確保補貼政策落地見效。
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北京市民政局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北京市審計局 北京市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2021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