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財務管理論文 > 完善村級集體資產管理的對策建議

完善村級集體資產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村級資產的現狀
1.村級資產實力懸殊,整體運行趨穩。全街道9個村(社區)2006年年末村級總資產35868萬元,總負債10739萬元,所有者權益(凈資產)25129萬元。按照2006年資產凈值排序,9個村社中5000萬元以上的有三個,分別為東冠、浦聯、楊家墩;2000萬元以上的有一個,新生村;1000萬元以上的有三個,分別為聯莊、山二、冠一;1000萬元以下有二個,分別為巖大房、冠二。從資產運行情況分析,2006年年末村級總資產比2005年減少3116萬元,總資產下降主要原因是流動資產的下降,2006年流動資產12889萬元,比2005年減少4359萬元。而所有者權益(凈資產)比2005年增加352萬元,因此村級經濟組織資產負債率整體趨于下降。
2.村級經濟組織創收能力逐年提高。隨著土地征用,土地資源轉化為貨幣資產,村級流動資產急劇增加。貨幣資產轉化成為經營資產具有難度,銀行存款方式普遍流行。2006年全區村級流動資產占到村級資產的58%。而浦沿街道村級流動資產僅占村級資產36%。2006年賬面固定資產凈值達到13691萬元,其中經營性資產達到7177萬元,占到固定資產凈值的52%;村級公益性資產5284萬元,占到固定資產凈值的39%。較高比例的經營性資產提高了村級經濟組織的創收能力,并逐年有所提高。
3.經營與發包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趨高,村級財政運行趨好。經營與發包收入成為村級經濟組織獲取可支配收入的主渠道,2006年經營與發包收入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達到77%。2006年經營與發包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最高的三個村分別是楊家墩、東冠和冠二,村級財政盈余分別為371萬元、219萬元和79萬元。
4.村際之間的資產負債率很不平衡。資產負債率最小的村是聯莊社區,僅為0.03,村級負債總計60萬元,所有者權益達到1820萬元,其組織經營風險得到控制。資產負債率最大村是冠二社區,資產負債率達到0.96,其中村級負債2891萬元,所有者權益僅為133萬元,償債能力不強,運營風險偏大。
5.村與村之間的創收能力具有非平衡性。新生、冠一與山二的流動資產與資產總額之比超過58%,低收益的貨幣資本尋求增值保值的壓力更大,當然這也為留置地開發創造比較好的條件。其二,經營性固定資產凈值方面村際差距明顯,東冠村和楊家墩的經營性資產分別達到4518萬元和1582萬元,合計達到6100萬元,占到浦沿街道村級經營性總資產85%。其三,楊家墩社區在建工程方面一枝獨秀,投資包括美食城、步行街和綜合大樓在內的項目,投資額度達到2369萬元,占到浦沿街道村級在建工程總額68%。
6.應收賬款的大量增加已經損害到了資產保值增值能力。2006年村級應收賬款合計達到6177萬元,比2005年增加2399萬元。應收賬款增加,壞賬損失就會相應增加,激發社會矛盾,引發嚴重不穩定隱患,必須加以重視。
7.村與村之間收入差距較大。2006年浦沿街道村級經濟組織可支配收入為3353萬元,其中:浦聯、楊家墩和東冠達到500萬元以上,新生、冠二和山二達到20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巖大房、聯莊和冠一。冠一村實際收入僅為56萬元,是街道唯一的年可支配收入低于100萬元的經濟薄弱村。
8.資本積累能力不均,富裕村和薄弱村的經濟差距呈現擴大趨勢。2006年浦沿街道村級經濟組織實現盈余合計661萬元,占到可支配收入的20%,用于積累的資金比例不低。楊家墩和東冠村實現村級財政盈余371萬元和216萬元,占到整個村級財政盈余80%,從賬面反映新生、聯莊和冠一的村級財政出現赤字,勢必要依靠土地征用款補償剛性開支,造成集體資金積累日趨減少,誘發社會不穩定因素。

二、當前村級資產管理的主要做法
隨著城市化快速推進,村級資產規模和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村級資產管理遇到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經過街道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村級資產管理從不規范走向規范,對于村級資產管理制訂相應的規章制度,許多矛盾和問題處理有章可循,初步形成村級資產管理的六大做法:
1.推行村務公開工作機制。街道《關于進一步規范村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出臺,規定每年的2月、4月、7月和10月的20日前為統一公開時間,規范了需要公開的內容科目,制定了村務公開的相關程序,明確了村務公開的具體形式,同時街道成立村務公開領導小組。
2.制訂工程項目管理辦法?!镀盅亟值兰w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辦法》出臺,明確了項目管理辦法的適用范圍,規定了項目建設管理的操作程序,對于工程項目的提出和論證、項目確定、項目實施、資金管理和工程監理的六大工程建設環節規范相關操作程序和具體要求,并對違反辦法的個人和單位追究責任。
3.細化資產管理重點環節?!蛾P于進一步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通知》出臺,要求嚴格控制村務招待和非生產性開支,嚴禁集體資金出借,規定集體資金可以出借的原則和程序,加強基建工程項目管理,制定村社干部工資、獎金、福利和補貼的發放標準,實施財務管理工作細節的若干規則。
4.規范土地征用款的管理。到2006年村社累計征用土地13561畝,到位征地款達到78141萬元。包括楊家墩、浦聯和山二在內的部分村社成立土地款資金管理小組,實行專款專用,印簽由資金管理小組保管,動用土地款須首先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再由資金管理小組和民主理財小組監督之下使用。
5.依托民主議事協商規則?!逗贾菔袨I江區村級民主議事協商制度》出臺,確立了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聯席會議的地位,明確重大事項決策的程序和內容,要求重大事項決策之前實行民主懇談,同時規定民主懇談的內容和程序,建立健全村民委員會向村黨組織報告工作制度,同時實行重大事務決策責任追究制度。
6.建立民主理財監督制度?!逗贾菔袨I江區村級民主理財監督制度》制訂實施。村級民主理財監督制度包含了七項分制度:財務收支預決算制度、財務支出聯審聯簽制度、集體資產管理制度、村會計集中辦公制度、票據管理制度、銀行印簽與支票管理制度和審計監督制度,村級資產管理的基本程序初步明確,村級資產管理的操作框架基本建立。

三、村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根據浦沿街道歷年來村社會計集中辦公對于原始憑證的審核,可以發現村級資產管理的問題還有不少,需抓住主要問題,深入分析研究,發現產生問題的原因。
1.民主理財氛圍不濃。目前仍有少數村社干部民主意識比較淡薄,缺乏必要的財務知識且不按規則辦事,對于村級的重大財務決策,例如大額投資、資金出借等等事項,沒有按照文件規定的程序操作(村社班子先要擬訂方案,再提交村民組長、黨員、老干部、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座談征求意見,然后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部分村社即使召開村民代表大會,也是過過形式,缺乏規范的書面依據,經不起歷史和群眾的檢驗。部分村社干部認為只要自己不貪不占,財務管理問題無關緊要,撇開程序,撇開監督,變村民自治為干部自治。另外,還有部分村社干部存在畏難情緒,感到集體經濟發展空間不足,規劃難定位,項目難落實,老百姓又不理解,萬一決策失誤又會引起不穩定因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村里還有錢,日子過了再說。
2.制度制約力不夠。首先,財務制度執行不嚴,表現為:第一、集體出資現象時有發生,并且沒有履行規范手續,資金安全存在嚴重隱患;第二、白條收據時有出現,缺少規范的原始憑證,財務活動真實性受到質疑;第三、基建工程手續不規范,缺少工程預算、合同和發票,材料發票和發票性質不符,沒有決算審計;第四、貨幣資金與票據管理欠嚴,貨幣資金余額超過街道規定標準,存在大額現金付款現象,往來票據與收入專用票據混同使用;第五,非生產性開支仍然過大,部分村社沒有按照預算計劃使用。其次,解決問題的措施不力,對于會計集中辦公審核退回的票據、區農業局的年度財務審計意見和街道的整改通知書,個別村社領導認識程度不高,不愿理舊賬,整改不到位。
3.發包出租過程失范。集體資產發包出租已經成為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但是發包出租過程存在問題,表現為:第一,程序欠規范,個別村不進行招投標,有的不開“兩委會”,少數人說了算;第二,手續欠規范,往往口說為憑,書面合同不全面,要素不全,權利義務不平等或其它不符合法定要求等;第三,收繳欠規范,有的村社集體收入少而支出大,于是只好提前收繳承包款和租金,村社集體資產嚴重透支,有的未按合同及時收取租賃款,時間跨度拉長,造成壞賬可能性加大。
4.歷史遺留問題難解。歷史遺留問題表現有二:第一,債權債務長期虛掛,因為原村辦集體企業倒閉或轉制,集體資金或企業歷年拖欠的上繳款無法收回,這些款項短則三年,長則十余年;第二,村級財務管理長期不嚴,制度松弛,問題叢生,成為沒有辦法解決的糊涂賬。歷史遺留問題難解,先有浦聯村會計賬目混亂,無法延續記賬,后有冠一村離任經濟責任專項審計問題的發現。對于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不好產生的影響極壞:村社干部遵守村級資產民主管理制度的誠心不夠,群眾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信心不足。
5.相互制約監督不力。個別村主要領導習慣于家族經營決策的思維模式,不熟悉村級資產民主管理制度,對于村級資產民主管理制度缺少應有的支持,特別是工作繁忙的時候,認為民主管理制度浪費時間,沒有這個必要,對于村級資產民主管理制度產生抵觸情緒。個別村級財務人員把關不嚴,怕得罪人,看到領導簽字同意就難以堅持原則,放棄職守。街道領導往往偏面地強調穩定,考慮把事情擺平的多,也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導致問題成疾,群眾不滿,影響穩定。

四、加強和改進村級資產管理的對策措施
1.樹立依法治村意識,提高依法治村能力
首先,加強和改進村級資產管理既符合村社干部利益又符合普通群眾利益,這個信念應當樹立。當前普通群眾民主管理村級財產的意識不斷增強,已經清楚地知道自己享有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任何排斥普通群眾參與村級資產管理的行為都必定會遭到群眾的反感。同時也只有推行村級資產管理制度,才能讓群眾真正相信村社干部,不讓一些上訪投機分子獲得可乘之機,村社干部獲得良好的干事氛圍,推行村級資產民主管理制度應當由上級領導要求的“要我做”變成“我要做”。群眾民主意識不斷加強的背景之下,如果村社干部缺乏依法治村意識,就會直接威脅基層社會穩定,依法治村意識加強顯得尤為必要。其次,加強村社干部和財務人員的財經管理與法律知識的培訓,引導他們真正知道什么是違法,什么是合法,培育村社干部依法治村的能力。
2.嚴格執行財務制度,提高按章辦事能力
首先,嚴格財務收支預算管理制度。每個村社積極穩妥制定收支預算方案,并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特別是公務招待費用。其次,嚴格執行貨幣資金管理制度。嚴格控制資金出借,原則上不準出借村級集體資金,如有特殊情況,必須經過村社三委集體研究,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同意,并有書面記錄,簽訂規范的借款合同或協議,同時必須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的單位擔保或資產抵押;村社集體嚴禁為外單位和個人提供經濟擔保;嚴格限制銀行多頭開戶。再次,嚴格執行重大經濟項目管理制度。凡是村社資產發包出租應及時簽訂合同或協議,具有一定規模的項目應實行公開招投標;對于五萬元以上村級基建項目應納入區政府小型工程管理招投標制度;項目竣工驗收,進行基建項目審計,扣留質量保證金一年。最后,全面執行書記主任財務聯簽審批制度。
3.加大財務監督力度,提高問題發現能力
首先,加強審計監督,開展村社年度經濟運行情況審計和村社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規范村級財務審計的程序和辦法。其次,加強民主監督,定期定時開展民主理財活動,聽取民主理財小組的意見和建議;注重村民代表、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民主理財小組成員的培訓教育,提高監督能力,讓他們敢于監督和善于監督。再次,加強公開監督,公開內容上做到區里統一制訂的財務公開表格全部公開,同時要把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土地征用及人員安置等重大事項列入村務公開的內容;探索村務實時監管公開形式。最后,嚴格把好街道集中辦公審核關,發現不符合要求的票據監督整改,深化村會計集中辦公制度,確保時間、場地、精力和質量到位。
4.優化民主理財氛圍,提高保值增值能力
首先,樹立民主管理的程序意識,凡是村級重大事項必須村班子提出方案,提交村民代表大會、黨員、老干部和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征求意見,然后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形成書面決議。其次,加強村社資產經營收入管理,對應入賬還未入賬的款項應當及時進行賬務處理,特別對于企業上交款,村社應當嚴格按照權責發生制記賬原則進行處理。再次,規范壞賬及資產的報損手續,對于應收賬款加強管理,及時催討,確實無法收回的,并且符合壞賬核銷條件的以及有賬無物的資產核銷,應當通過街道核實,并經村民社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核銷。第四,積極拓寬村級收入渠道,利用政策扶持盡快啟動村級留置地開發,解決土地征用款存在銀行當中增值手段單一、增效不大的問題,加快留置地指標和土地征用款轉化成為具有較高收益的三產項目。最后,推進社區經濟合作社進行股份制改革的試點工作,明晰產權,確定享受對象,建立相應的法人治理結構,解決集體資產管理當中存在的產權主體缺位、權能結構錯位、民主監督失靈的體制性缺點,打造集體經濟發展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運行規范、管理高效”的運作平臺。
5.深化激勵約束制度,強化調控監督手段
首先,強化對于村級財務的督促檢查,先是由聯村(社區)組負責年度和每月的村會計集中辦公所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街道再要安排兩次專項督查,街道主要領導帶隊,在村社自查自糾基礎之上,進行重點檢查,切實將整改落實到位。其次,加大幫扶力度和健全幫扶辦法,進一步完善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幫扶激勵機制,做到大發展大獎、小發展小獎、不發展不獎;建立街道領導指導抓,駐村干部聯系抓,業務部門包村抓,村社干部直接抓的工作機制,落實街道幫扶村社的責任;資金項目方面給予必要的傾斜,對于想干事的村社干部要有事干,想干成事的村干部要有政策、有項目、有資金作后盾。再次,利用民主監督、審計監督、公開監督和街道集中辦公審核的結果,運用科學的辦法納入到村社干部年終目標考核當中,并與村社干部的年終獎金相掛鉤。第四,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對于擅自出借集體資金,為企業提供經濟擔保,損害集體利益,謀取個人私利的行為予以堅決抵制,造成集體財產損失的,追究經濟和法律責任。第五,建立離任經濟審計問題處理小組,制訂預案,合理分工,防范未然,從重從快地解決離任審計發現的問題。最后,積極推行民主評議村社干部工作制度,民主評議每年進行一次,要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村社干部是否合格的標準,評議結果要與村社干部的使用和報酬標準直接掛鉤。


(作者單位:杭州市濱江區浦沿街道辦事處)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