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夏天,正當人們為節節上漲的豬肉價格犯愁的時候,財政部果斷采取措施,對省級財政部門組織的能繁母豬保險業務,按照比例為投保的養豬戶提供直接補貼,同時規定,保費補貼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避免資金可能被截留、擠占等問題的發生。這是2007年以來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進行的又一次成功嘗試。
中央財政安排的補貼資金下達到省級財政部門后,由省級財政部門通過專項轉移支付資金零余額賬戶將資金直接支付到保險經辦機構,或者直接支付到縣級財政特設專戶,再由縣級財政直接支付到保險經辦機構,整個資金支付過程在很短時間內便可完成。并可通過國庫動態監控系統,對保費補貼資金支付情況進行動態監控,從根本上切實保障保費補貼專項資金體現的政策有效落實。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詹靜濤告訴記者,過去由于專項轉移支付資金規模很大,加上缺乏有效的監控管理機制,每年都審計出不少問題。2006年,財政部以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為契機,以農村義務教育中央專項資金為突破口,對農村義務教育中央專項資金率先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實現了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支付管理的重大改革。
制度創新:讓財政資金“流動”得更通暢
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只是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一項內容。“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是現代財政國庫管理的基本制度。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標是改革傳統的財政資金銀行賬戶管理體系和資金繳撥方式,建立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資金繳撥以國庫集中收付為主要形式的現代財政國庫管理制度。”詹靜濤介紹道。改革的主要做法是,建立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基礎上的國庫集中收付運行機制,收入收繳的資金及時進入國庫單一賬戶或財政專戶,取消層層匯繳的中間環節;資金支付按照用款計劃和規范程序,直接支付到供貨商或最終用款單位,取消層層支付的中間環節,使財政資金在未支付到收款人之前一直保存在國庫。
這樣一來,預算單位收錢不見錢、花錢也不見錢,資金由“中轉”變為“直達”,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財政資金運行機制,而且資金運行過程可通過電子化監控系統實時監控,有效提高了預算執行透明度,有效防止財政資金籌集運用過程中的“跑、冒、滴、漏”,在預防腐敗方面發揮了很強的防范作用。
全面推進:將資金收付納入財政監控視野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自2001年推行以來,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
在資金支付方面,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進。截至2007年底,中央所有部門及所屬9300多個基層預算單位實施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地方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本級,300多個地市,1300多個縣(區),超過23萬個基層預算單位實施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農村義務教育、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能繁母豬保險保費補貼、家電下鄉補貼等中央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及其地方配套資金納入國庫集中支付范圍。為了進一步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2007年財政部還啟動了公務卡應用推廣工作,選擇7個中央預算單位試點,地方一些省份也積極開展試點,并取得初步成效。推行公務卡不僅為預算單位和公務人員用款提供方便,而且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能夠掌握所有通過公務卡支付報銷的明細信息,并可通過監控系統實時監控,堵住現金管理漏洞,規范了預算單位的支出行為,進一步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的透明度。
在資金收繳方面,財稅庫銀稅收收入電子繳庫橫向聯網工作正式啟動,非稅收入收繳改革進一步深化完善。2007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發布了財稅庫銀稅收收入電子繳庫橫向聯網實施方案和管理暫行辦法,并聯合召開全國財稅庫銀橫向聯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橫向聯網工作進行動員和部署。目前,國稅系統試點范圍涉及10個省份,地稅系統試點范圍涉及8個省份。電子繳稅橫向聯網,不僅方便了納稅人,加快了稅款入庫速度,實現稅款信息共享,而且可以通過信息系統監控到每一筆稅款入庫信息,徹底解決了傳統手工作業方式下的稅款征繳工作效率不高、透明度不高、延壓稅款等問題。在非稅收入收繳改革方面,截至2007年底,所有有非稅收入的中央部門均納入改革范圍,近50個中央部門已正式實施了改革,2007年中央按照非稅收入收繳改革確定的收繳方式實現收入1062億元,比上年增長83.86%。地方絕大多數省份的省本級、近200個地市、1000多個縣(區)、超過18萬個執收單位實施了非稅收入收繳改革。非稅收入收繳改革的推行,有力加強了財政監督管理,避免了截留、坐支、挪用非稅收入等違規問題的發生,保證了非稅收入及時、足額上繳。
據詹靜濤介紹,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實施后,財政部門可以通過信息系統實時監控資金支付全過程,及時發現違規問題和反映異常情況,對違法違紀問題形成有效威懾,預算單位規范使用資金的意識明顯增強,違規行為大大減少。自2001年建立財政國庫動態監控機制以來,違規金額和違規比例保持“雙下降”。2007年,中央財政核查發現的違規金額為5.95億元,違規比例為0.12%,比去年同期下降45.5%,保持連續六年快速下降的態勢,改革的成效越來越顯著。
逐步完善:讓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更有效
盡管成績喜人,但在詹靜濤看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下一步工作任重道遠。一方面,要建立比較完善的國庫單一賬戶體系,使所有財政資金在賬戶體系內規范運行;另一方面,要建立比較完善的國庫集中收付運行機制,使之成為整個預算執行管理的基本制度。
詹靜濤細數了目前要做的幾項工作,包括:繼續擴大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范圍,力爭在2012年以前,所有預算單位都實施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所有財政資金都納入改革范圍;研究建立新型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撥付運行監督機制;加快公務卡制度的推廣,力爭2010年以前,在全國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公務卡管理制度。在非稅收入收繳方面,力爭2012年前,對所有有非稅收入的預算單位都實施改革,并將改革推進到所有非稅收入種類,研究建立統一規范的非稅收入收繳制度體系。在稅收收入收繳方面,力爭2010年之前使電子繳稅橫向聯網工作在全國全面展開,實現關稅電子繳庫橫向聯網。
“還有一項工作就是,要建立比較完善的預算執行監控機制,提高財政資金運行的透明度。”詹靜濤表示,要進一步加大監控力度,擴大監控范圍。研究建立核查情況通報制度,與預算部門建立動態監控互動機制和逐級監控體系,建立健全事前威懾、事中監控、事后查處的一體化預算執行監控機制,力爭2010年前,構建全方位的預算執行監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