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獲獎征文三等獎 晉中學院 褚佳欣
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的分析
摘 要:如今,中國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正在迅速發展,擁有多數投資者的喜愛,但仍然有很多上市公司在財務風險治理方面存在弊端,使公司存在較大財務風險。作為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主要來源,中小企業在數量和經濟增長方面占據主導地位,但通常是小規模的,具有強烈的競爭性質,比大公司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更高。因此,為了提高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的治理效果,使公司更好地順應時代的飛速發展潮流,創業板上市公司就必須正確看待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有針對性的用正確的方法來管理和控制財務風險。同時,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也可以采用科學的手段把創業板市場的風險逐步轉變成公司的運營推動力,這樣能夠使財務風險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有助于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穩定。
關鍵詞:創業板上市公司 財務風險風險控制
TOC \o "1-3" \h \z \u 一、 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PAGEREF _Toc13702 1
(一) 現金性籌資的風險增大.............................. PAGEREF _Toc26037 1
(二) 投資風險的可能性增加.............................. PAGEREF _Toc26723 2
(三) 收益分配的風險增大................................ PAGEREF _Toc7071 3
二、 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 控制 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PAGEREF _Toc12615 4
(一) 外部環境方面的原因................................ PAGEREF _Toc32425 4
(二) 公司內部方面的原因................................ PAGEREF _Toc22049 5
三 、 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 控制 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對策 PAGEREF _Toc4300 6
(一) 針對改善創業板市場外部環境方面的對策............... PAGEREF _Toc24004 6
( 二 ) 針對強化公司內部財務風險控制方面的對策............. PAGEREF _Toc32611 7
四 、 結論................................................ PAGEREF _Toc17063 9
參考文獻:.............................................. PAGEREF _Toc31589 10
公司的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中小企業是我國促進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是,中小公司普遍存在規模比較小的問題,而經濟市場的同行競爭又十分激烈,很容易導致中小公司破產倒閉,所以中小公司相較大公司來說會面臨更為嚴重的財務風險問題。中國的深圳證券交易所自 2009年啟動了創業板,它為中小公司的融資開創了一條新道路。雖然中國已經開發了一些創業板上市公司,但在這條道路上我們還是要更加全面、理性地認識和分析創業板上市公司目前所面臨的財務風險,并進一步探討控制財務風險研究的有效性,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來強化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控制。
一、 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 現金性籌資的風險增大
現金是創業板上市公司最具流動性的資產和償還債務的保證,公司現金保持流動性是極其重要的。現金性籌資風險的成因是公司的現金凈流量為負值,這種情況會導致公司無法償還到期債務,繼而給公司帶來的一定的經營風險。以湯臣倍健公司為例,由表 1可知該公司開展的籌資活動的凈現金流量最近幾年發生了上下波動的變化情況: 2013年到 2015年籌資活動的現金凈流量逐漸下降,而且每年的凈額都為負值; 2016年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值,但 2017年又從正值轉為負值。 2013年到 2015年這三年,湯臣倍健公司相關籌資活動的現金凈流量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一直在償還之前幾年所欠的債務。而 2016年達到了 14820萬元,主要是因為湯臣倍健公司在組織進行非公開的募集資金活動。 2017年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又下降為 -34755萬元,是因為公司進行權益分配,使用了 2016年的非公開募集資金。所以,湯臣倍健公司目前有比較明顯的現金性籌資風險。
(二) 投資風險的可能性增加
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內部投資主要是關于產品的研發以及生產技術的優化,這些投資事項的相關政策、市場需求量的變化以及研究發展的進度等具體因素都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外部投資主要是指公司向企業外部的單位投入資金。就目前情況來講,多數創業板上市公司沒有制定和完善合理可行的投資決策機制,公司不科學的投資決策會導致投資失誤的可能性增大。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產品在研發、生產以及銷售的各個階段都具有很高的風險,在這個過程中,假如公司投入大量的資金,無疑會增加投資的風險。投資過程中的所有失誤都會給公司的運營帶來嚴重后果,使公司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甚至是財務危機。
以湯臣倍健近幾年的投資情況為例,對公司的投資風險進行研究。
由表 2和表 3可以看出,湯臣倍健公司近五年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波動情況,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成本費用在逐漸上漲,而凈利潤是先下降又上升最后又下降的波動情況。其中,湯臣倍健在近五年的經營過程中,不斷加強廠房生產的設備投入,不斷擴大公司規模,從而拓寬了公司獲得收入的渠道。但是從湯臣倍健公司的經營情況來看,隨著公司不斷增加成本費用的使用量,湯臣倍健公司所獲得的利潤在 2017年出現了比較劇烈的下滑,這表明湯臣倍健在拓寬公司收入渠道的同時,反而疏忽了對公司多元化的把控。創新的經營方式可以為公司提供更大獲得利潤的把握,但同時也給工地的發展帶來一些不確定性,如果沒有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就會給公司帶來財務風險。
(三) 收益分配的風險增大
股息政策是關于公司是否發行股息,發行多少股息以及何時發行股息的相關規定,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1. 收益過度分配 ,降低了公司的償債能力
創業板上市公司應該依據下一年度的投資預估量和預期的外部融資能力,合理計算公司的收益可分配金額。在滿足投資資本要求的同時,還應滿足公司償還到期債務的基本資金要求。如果在創業板上市公司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收益仍然以貨幣資金的形式進行分配,一旦分配金額過量,將會嚴重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使公司無力償還債務。
2. 股利分配政策影響公司再籌資的風險大小
創業板上市公司在證券市場的需求和證監會再融資政策的限制下,主要實行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大規模分配方式。大多數創業板上市公司發展比較緩慢,還處于成長期,如果實行高股息分配的政策,可能會造成公司內部積累不足的后果,影響公司的投資能力和償付能力,增加財務風險的可能性;如果公司采取低股息政策,可能會降低投資者的熱情,導致股價下跌。當公司需要再次籌集資金時,由于股價太低,公司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這將導致公司發行的失敗。因此,公司股利應采取適度分配政策,確保股利維持穩定狀態。
二、 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控制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 外部環境方面的原因
1. 經濟環境的變動擴大了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
經濟環境對企業產品的需求有著直接的影響。在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需求飆升的社會環境下,創業板上市公司對產品的需求量很大,這能夠為公司創造出更加穩定的現金流,以確保公司有足夠的能力償還債務,財務風險較小,公司可以采取相對積極的財務策略來應對各種情況。相反,當社會經濟處于低迷期時,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產品的銷售情況,進而影響到回收公司資金的進展情況,使公司面臨的財務風險有所增加,此時公司應該采取更加安全的財務策略。另外,為了促進經濟的良好運行,國家可能會制定各種相關的市場政策,這也會涉及到一些創業板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影響創業板上市公司正常的發展規劃。
2. 稅收環境的改變放大了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
國家稅收政策的改革會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公司的各種稅款一旦確認完畢,就會給公司造成短期負債,這會給公司帶來直接償債壓力。國家稅收政策的改變也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現有稅收籌劃方案以及實際稅負,并最終影響公司的收入和分配計劃,從而加大公司財務風險的可能性。
3. 金融環境的變動增加了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
近年來,我國對金融政策的定義越來越完善和嚴格,創業板上市公司面臨的財務風險也越來越大。在金融政策的影響下,利率逐漸升高,降低了企業獲得信貸的可能性,提高了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債務利率,因此公司的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也變得更大,國家嚴格的信用貸款政策使得創業板上市公司難以獲得資金,從而提高了貸款利率。
4. 法律環境的不完善加大了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
創業板上市公司要維持其正常運營和確保投資者的利益,就需要我國的相關部門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制定有針對性的制度。由于創業板市場的產品大多數是高科技產品,都具有高風險性,所以我國對創業板公司的監管就會更加嚴格。當公司出現一些財務問題時,會面臨非常嚴重的處罰,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增加公司的財務風險。此外,由于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相關法律制度體系還沒有完善,這會給公司的財務帶來強烈沖擊,增加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二) 公司內部方面的原因
1. 高層管理人員的選聘制度不恰當
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主要特征是股權結構集中化。大部分的公司股權都是由大股東掌握的 ,實際上股東大會對高層管理人員的委任完全是由大股東的個人想法決定的。這就很可能會出現大股東為滿足個人利益,霸占中小股東權益的情況發生 ,從而使投資者的投資風險變大,影響公司內部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進而增大公司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給公司帶來不利的影響。
2. 獨立董事制度不完善
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制度設立并不完善,沒有明確規定罷免獨立董事的方法、由誰選任獨立董事、設立董事人數等相關問題。雖然在公司規模較小的情況下,獨立董事的設立人數可以相對較少,但隨著公司規模的逐步擴大,獨立董事的數量要相應的有所增加,否則獨立董事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意見不能得到全體員工的充分重視,獨立董事的地位就無法得到保證。
3. 創業板上市公司管理者沒有充分認識財務風險
創業板上市公司中部分高層管理人員沒有重視財務風險的發生,他們認為高新技術產業市場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完全沒有必要擔心財務危機,忽視了財務風險的存在。由于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忽視,導致有些員工認為,公司財務風險的管理是財務部門和高層管理人員的責任,普通員工根本無需考慮這個問題,由此看來,創業板市場中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內部都缺少財務風險意識的廣泛傳播。
4. 創業板上市公司 現金流量的不當管理引發財務風險
公司在正常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公司清償債務的重要保證。創業板上市公司大多數處于起步階段,或者剛進入成長階段,公司發展迅速,各種項目資金投入很大,沒有采取適當的方法管理現金流量,導致大多數創業板上市公司無法維持經營過程中的正常凈現金流量。這說明公司可能沒有足夠的現金來償還到期債務,財務狀況非常的不穩定,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
三、 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控制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 針對改善創業板市場外部環境方面的對策
1. 改善我國經濟、金融等外部環境
由于經濟環境、稅收環境、金融環境、法律環境等外部環境因素對我國創業板市場的產品研發以及銷售和發展等活動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相關政府應該根據每中環境帶來的影響,制定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政策,促進各種環境向著良好的發展方向發展,從而進一步帶動創業板市場取得積極進展。
2. 制定更為嚴格的上市標準
如果上市標準過低,一些財務狀況不佳的企業就會進入創業板市場,上市后將面臨的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這些公司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抵御財務風險,它們可能會更快發生財務危機。假如其他高質量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和這些劣質公司之間發生了財務關系,可很能會影響高質量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使其損失部分財務資金,并引發財務危機。因此,我國創業板市場應該制定更加嚴格有效的上市標準制度體系,保證上市公司資源的質量,使創業板市場得以健康發展。
3. 健全法律法規、提高對創業板公司的監管水平
我國的證券交易所及證監會應根據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具體特征,共同監督管理經營行為。在具體監督管理的過程中 ,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可以適當借用西方國家的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制定適合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發展的管理機制,同時還應規范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信息公開機制,要求公司嚴格按照機制的規定來執行。監管機構要竭盡全力提高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監管效率,各部門應采取積極配合的措施,為公司建立更高效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做出一份貢獻。
(二) 針對強化公司內部財務風險控制方面的對策
1. 樹立全員財務風險意識
首先,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應加強公司內部財務風險意識的宣傳。管理層是公司對于財務風險控制的最高層 ,在建立健全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公司管理人員都應該充分認識到財務風險的管理不僅是財務部門的任務 ,還需要得到公司管理層的重視 ,只有加強了管理層的風險意識 ,管理高層人員才能在公司中領導全體員工做好風險防范工作。
此外,所有工作人員也要主動加強防范財務風險的相關意識,積極學習,有效實踐。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需要各個部門團結協作進行規避及控制,在財務部門作為財務風險控制的首要部門的基礎上,其他部門也需要主動參與到規避控制財務風險的工作中去。只有全體員工、全體部門共同參與,才能更好地防范公司發生財務風險,促進公司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
2. 完善公司獨立董事制度
外國公司的董事設立制度都相對完善,所以我國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可以借鑒其精華,建立健全屬于中國的獨立董事制度。創業板上市公司中的獨立董事應該由公司的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不得由員工或者其他對上市公司有利益關系的人來擔任。獨立董事需要有豐富的公司經營管理經驗,法律或者財務的相關工作經歷,還需要足夠的精力和時間來完成他們作為公司董事的職責,為公司負責。
據分析得出,在公司規模較小的情況下,獨立董事的設立人數可以相對較少。但隨著公司規模的逐步擴大,獨立董事的數量要相應的有所增加,否則獨立董事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意見不能得到全體員工的充分重視,獨立董事的地位就無法得到保證。
3. 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投資
大多創業板上市公司目前正處于成長初期,缺乏健全的科學的決策機制,面對籌資問題時,尤其是超額資金的使用,在決策時應更加小心。
第一,公司的投資風險指標主要有投資項目增長潛力、投資項目安全性、投資項目的盈利能力等,公司需要對這些指標進行準確無誤的篩選比對。第二,公司在投資管理的新項目中可實行分階段的管理工作,在投資準備的初級階段,組成預投資小組,主要進行項目前期的市場調研、投資預算以及數據比較等各方面工作,確保信息充分完善;在投資實施階段,進行系統的投資規劃,嚴格控制各個環節的成本;在投資后期,產品進入正常生產階段,公司應該對其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進行嚴格準確的管理和控制,保障公司利潤可觀。
公司應嚴格遵守科學的決策機制,積極虛心地學習與科學投資相關的知識策略,實行有效的投資管理 .制定合理可行的高效方案,還應充分考慮到環境變化等因素給公司造成的不利影響及其程度,及時制定應對措施,保障公司的后續正常經營。
4. 加強營運資金管理
創業板上市公司在必要時,需要注入大量資金 ,并且在產品的生產到銷售的全工序中 ,實現現金的成本最小化 ,滿足經營活動的需要 ,加速資金的回收 ,所以營運資金的管理十分重要。在應付債務管理方面,為了確保經營活動中有足夠用的營運資金,公司需要通過與其他公司的交易業務來提高信用。在帳目管理方面,為減少應收賬款轉變成壞賬的情況發生,可以與客戶制定信用等級制度,吸引客戶,提高公司的銷售額,促進公司的發展。
四、 結論
通過制定嚴格縝密的創業板市場的公司上市標準體系,可以有效把控創業板上市公司資源的質量,為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發展提供一個健康、穩定的環境,營造一個正常的公司合作競爭氛圍,促進上市公司更好更快的發展;通過建立健全創業板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使各部門能夠相互配合發展,提高創業板上市公司各方面的監管水平,使創業板上市公司處于一個有秩序、適合發展的環境中,有利于公司進行高效的經營活動;通過宣傳培訓等活動,使全體工作人員意識到自身對于公司財務風險意識的缺乏,廣泛樹立財務風險意識,同時增強高層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意識的重視,提高公司對財務風險及時反映和采取防范措施的能力,促進公司各部門之間的良好配合,讓公司能夠更好的經營運作;采取科學投資、加強營運資金管理等措施,直接降低公司的投資風險,防止公司出現投資管理失誤,促進創業板上市公司交易活動的高效進行,減少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讓創業板市場的環境更加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張譯超 . 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控制問題探討 [D]. 江西財經大學 , 2010.
[2]趙敏 . 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評價研究 [D]. 青島理工大學 , 2018.
[3]張華 . 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成因及對策 [D]. 財會研究 , 2013.
[4]鞠成曉 . 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識別及控制策略分析 [D]. 會計師 , 2014.
[5]常慧雯 . 試論創業板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 [D]. 商品與質量 , 2012.
[6]宮萌 .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研究 [D]. 吉林財經大學 , 2014.
[7]陳雪龍娟 姜珊 . 淺談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 [D]. 經濟研究導刊 , 2014.
[8]朱程鵬 . Z保險公司財務風險內部控制研究 [D]. 江蘇大學 , 2017.
[9]許彪 . 分析師盈利預測偏差模式及其解釋 [D]. 上海交通大學 , 2011.
[10]唐智遠 . 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及其控制 [D]. 財會通訊 , 2012.
[11]趙慧 .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探討 [D]. 會計師 , 2013.
[12]李剛 . 論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研究 [D]. 法制與社會 , 2008.
[13]湯曉誠 . HL公司財務風險評價與防范研究 [D]. 湖南大學 , 2012.
[14]姜文景 . 創新型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控制研究 [D]. 哈爾濱商業大學 , 2017.
[15]張揚 . XJ物流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研究 [D]. 安徽大學 , 2018.
[16]許言 . 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識別與防范 [D]. 商業會計 , 2010.
[17]伍克容 . 信息披露質量、資本結構與公司財務風險 [D]. 重慶工商大學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