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芙蓉區財政局 羅振軍
預算績效管理是政府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近年來,芙蓉區積極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通過夯實制度基礎,強化保障措施,嚴抓結果應用,創新預算評審等舉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尚未全面形成、預算績效目標體系構建難度較大、評審和預算績效管理結合不夠深入等問題。
基于此,芙蓉區財政局組織相關業務科室、第三方中介機構成立調研小組,回顧與分析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抽查部分預算單位開展調研,通過檢查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的相關資料、詢問相關人員、分析復核、現場察看、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深入研究分析,形成了調研結論,并就如何進一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議。
一、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必要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逐漸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這種新常態下經濟發展以尋求“更高績效的財政分配、更高質量的公共服務”為目標,使各種資源得到更加合理地配置與利用,充分彰顯“績”與“效”,對績效管理制度有著更嚴格的要求。在新形勢下,必須以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為關鍵點和突破口,解決好績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更好的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使廣大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因此,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是必然趨勢。
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制度建設。
1.完善制度夯實基礎。將績效理念和方法全面融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結合財政評審中心創新做好項目預算評審工作,構建事前事中事后績效管理閉環系統。
(1)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關于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長沙市芙蓉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實施辦法(試行)》 《長沙市芙蓉區中介機構績效評價報告質量考核辦法》 《芙蓉區財政投資項目預算評審中介機構考核辦法(試行)》《長沙市芙蓉區關于進一步擴大績效管理范圍,加大預算績效管理力度的實施方案》等制度辦法,為進一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夯實基礎。
(2)完善下發了《關于報送2019年度預算績效目標的通知》(芙財發〔2018〕24號)、《關于開展2019年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芙財發〔2019〕8號)和《關于開展2019年度項目支出績效運行跟蹤監控的通知》(芙財發〔2019〕7號)等文件,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落地做實,進一步強化預算單位的績效理念,規范預算執行。
2.充實力量提高素質。完善預算績效管理人才體系,一是成立了預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逐步形成了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財政局組織協調,區直各部門積極配合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機制;二是形成財政部門、預算部門和中介機構協作的聯動機制,既分工合作,又各有側重。
(二)強化績效目標管理。
1.“三個同步”實現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2019年度所有部門整體支出和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項目支出均填報了績效目標,分別涉及資金16.41億元和31.88億元,實現了績效目標與部門預算同步上報、同步審核、同步批復。
2.嚴格審核績效目標,做好績效目標前置工作。績效評價科連同各業務科室,形成聯動機制,結合預算系統審核績效目標,對未按規定設定績效目標或績效目標不符合要求的,預算不予安排資金,提高了預算單位對項目的前瞻性、規劃性,保障了預算編制精細化、科學化。
(三)做好績效跟蹤監控。
1.明確監控方式。采取預算單位自行監控和財政部門重點監控相結合的方式。預算單位對2019年度財政預算安排的50萬元(含)以上所有項目支出使用情況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開展自行監控,促使部門加強項目管理,防范財政資金運行風險。財政部門在預算單位開展了全過程自行監控的基礎上,選取10個項目開展財政重點跟蹤監控,涉及資金0.75億元。
2.明確監控內容。印發《關于開展2019年度項目支出績效運行監控工作的通知》(芙財發〔2019〕7號),明確要求績效運行監控的主要內容包括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項目管理和資金管理制度情況、資金支出進度和績效目標偏差原因等。細化量化《項目資金績效監控情況表》,著重分析項目支出進度較慢或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對癥下藥,確保績效目標如期實現,增強預算執行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3.明確結果運用。對于績效運行監控發現的偏差,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糾正,對于項目執行偏差,加快項目施工進度;對于預算執行偏差,深入分析資金支出進度慢的具體原因,加強預算執行進度,對不合理支出,情況嚴重的,停止預算支出的執行,實現了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雙監控”。
(四)抓好績效評價工作。
1.組織開展績效自評工作。芙蓉區財政局績效評價科組織區直77家預算單位對全部資金進行全面開展部門整體績效評價、50萬以上的項目經費全面評價,涉及金額42.10億元,實現了由項目支出向部門整體支出評價的拓展,促進預算單位形成自我約束、自我規范的工作機制,樹立了“花錢問效,無效問責”的績效理念。
2.積極開展重點績效評價工作。在各預算單位自評的基礎上,選取了芙蓉區區委、區政府重視和社會公眾關注的31個重點項目支出和5個部門整體支出實施重點績效評價,涉及單位32家,資金總額21.87億元。評價范圍覆蓋雙倍過渡費、新校采購、社區惠民、公車平臺和基本公衛等重點支出領域和民生領域。
3.評分機制提高評價報告質量。一是組織業務科室、預算單位、事務所召開會商會議和會審會議,通過會商、會審會議對項目評價重點和主要評價方面及評價指標等進行深入分析研究,使評價指標科學、客觀、實在,促進評價結果更有針對性、指導性、實用性。二是通過對重點績效評價報告質量進行評分,促進第三方中介機構進一步提高評價報告質量,保障評價結果更具有參考性,為后續結果應用奠定基礎。
(五)深化評價結果應用。
1.強化了績效管理激勵約束。將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有機結合,對績效評價結果為“優”的項目,在安排資金時優先考慮;對績效評價結果為“良”的項目,可視具體情況,不增不減;對績效評價結果為“中”“低”“差”的項目,區財政局建議不再納入預算安排或減少預算安排。
2.明確了績效管理責任約束。經區政府批準,將重點績效評價結果納入政府考核負面清單,年底根據財政支出重點績效評價結果,對于績效評價結果為“中”的,全年績效考核扣0.1分;績效評價結果為“低”的,全年績效考核扣0.2分;績效評價結果為“差”的,全年績效考核扣0.5分,進一步強化了績效評價結果約束力。
三、當前預算績效管理面臨的挑戰
(一)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尚未全面形成。
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不僅需要財政部門內部形成協作機制,更需要各相關單位做到思想統一、協調一致、相互配合、相互督促。但在實施過程中,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尚未全面形成,一是由于部分預算單位對預算績效管理的認識不充分、意義理解不深入、工作重視不夠等,如發改局餐廚油煙凈化綜合治理項目驗收意見較為單一,2016年、2018年政府采購項目驗收書中未寫明貨物主要技術參數和技術指標,驗收結論性意見僅寫明“貨物已到、驗收合格,安裝到位”,設備規格、型號是否達標沒有明確,以及部分后期設備維修未得到保障等;經信局市屬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項目中退休人員移交補貼費用撥付與實際項目實施進度脫節,在辦理市屬企業退休人員移交工作時,企業名稱更改和人員信息變動未及時更新,導致市屬企業退休人員移交工作一直擱置未開展;征地辦雙倍過渡費因征地辦或街道工作人員數據計算或資料填寫錯誤,導致雙倍過渡費多發的情況,如應發2018年7月-2019年12月雙倍過渡費6.82萬元,實際發放7.61萬元,多發放0.79萬元、應發2018年7月-2019年12月雙倍過渡費5.63萬元,實際發放55.52萬元,多發49.89萬元;民政局福彩公益金項目2018年下撥萬眾和公司補貼86.49萬,涉及總部及下屬9個不同的運營公司,經抽查發現,其中7個運營機構實為4個機構,另3個機構為重復補貼;火車站綜治辦車站路地下通道整體更換鋼結構與雨陽棚項目,在鋼結構承包合同中未約定工程質保金,且合同雙方均未填寫簽訂合同時間等。二是由于部分單位財務工作人員流動大、專業度不強,對預算績效管理的內容、流程、相關要求等了解不到位,加上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范圍廣、任務大、要求高,導致參與積極性不高,存在畏難情緒,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預算績效管理推進進程。
(二)預算績效目標體系構建難度較大。
績效目標是財政支出計劃達到的產出、效果等指標,貫穿預算績效管理全過程,是績效評價向績效管理邁進的關鍵。在實施過程中,仍然面臨預算績效目標體系構建難度較大的情況,一是由于納入績效目標管理的項目種類多,各項目的性質、單位職能職責、任務目標、考核指標等不完全相同,導致目標多元化,個性指標較多,沒有統一的標準;二是由于部分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如政策變化、實施條件變化、實施環境變化等不確定性因素,導致預算單位在依據上年支出情況,制定下一年度績效目標時,指標設定不夠精準,可能出現下一年度實際支出金額與設定的績效目標差異較大等情況。
(三)評審和預算績效管理結合不夠深入。
財政評審是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事前績效評估機制的重要關口,科學合理地運用評估方法,其評估結果可以作為預算申請的必備條件。但在實施過程中,財政評審與預算績效管理的結合尚不夠深入。
四、預算績效管理優化措施
(一)加大宣傳培訓,強化績效理念。
一是應廣泛學習先進經驗,并應用于實際,形成符合實際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同時要進一步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規劃和規章制度,加強組織協調;二是應廣泛開展培訓交流,加大預算績效管理理念覆蓋面,牢固樹立預算績效管理意識;三是要強化業務培訓,要提高人員素質,加強業務水平,提高預算績效管理力量,促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一步提升。
(二)引入專家評審,健全指標體系。
在績效目標設定時,充分與各預算單位、專家學者、社會公眾等進行溝通,建立績效評價專家庫,及時就指標體系化、項目效率性、經濟性、風險性等與專家討論、設定,確保績效目標科學合理、具有指導性。
(三)加大預算評審與預算績效管理的緊密結合。
將績效目標審核與項目預算評審進行深度融合,將績效目標設置的科學性、完整性、合理性作為財政投資評審機構對項目預算進行評審的重要內容之一。部門單位申報績效目標后,由財政投資評審機構負責績效目標審核并核實項目預算,協助規范項目預算申報行為,加強預算產出分析。對未設置績效目標、績效目標設置不合理、資金需求與績效目標不相符的項目,視情況予以剔除或審減,切實扭轉有些部門單位長期存在的“先要資金、再找項目”的現象,提高項目預算的規劃性、可執行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