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蔣晗韌
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 革持續深入推進,落實“降杠 桿、減負債”要求越來越成為 中央企業(簡稱央企)發展面 臨的重要任務,如何通過多元 化融資方式,有效推動“降杠 桿、減負債”要求落地,落實 國家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 堅戰的精神,日益成為近年各 央企生產經營的重要課題。
一、央企“降杠桿、減負 債”的必要性分析
(一)央企“降杠桿、減 負債”是落實國家供給側結構 性改革的重要舉措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經濟思想指出,新時期我國 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 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 衡不充分的發展”之前的矛盾, 必須通過進一步優化我國的經濟 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來化解 矛盾、推動可持續發展。黨中央 針對我國經濟領域存在的“供給 側”、“結構性”、“體制性” 等多重矛盾,提出了將供給側 結構性改革作為近期經濟工作主 線。其中,“三去一降一補”是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中之重, “降杠桿、減負債”則是供給側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 2015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 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在研究經濟結 構性改革時提出,要推動“經 濟結構性改革”。隨后中央出臺 了一系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方案,重點提出了“三去一降 一補”等具體的措施。2017年6 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 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進一步 研究和部署央企深化改革降低杠 桿的有關工作,提出央企必須做 好“提質增效”工作,并且要求 把國有企業“降杠桿、減負債” 作為“去杠桿”的重中之重, 一些高負債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必 須逐步回歸合理水平。2018年7 月,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央企降 杠桿減負債工作推進會”,主任 肖亞慶強調:必須嚴格落實央企 的主體責任,進一步采取有力、 有效措施開展“降杠桿減負債” 工作。 (二)央企“降杠桿、減 負債”是全社會有效去杠桿的 基礎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
后,在“保增長”階段,很多 國企尤其是央企一度成為拉動 經濟增長、進行大規模投資的 市場主體,這些國有企業,特 別是央企的杠桿率是不斷增加 的。根據之前中國社科院的有 關測算,截至2016年底,我國 國有企業負債大約占非金融企 業整體負債的75%,央企的資 產負債率又高于地方國企。此 前,周小川談到降杠桿問題時 表示,全社會的非金融企業杠 桿率過高,這個宏觀現象背后 的微觀基礎就是,當社會上大 多數非金融企業杠桿率過高的 時候,社會的杠桿率加總起來 就會過高。因此,全社會去杠 桿必須“從大處著眼、小處入 手”,在控制全社會總杠桿率 的前提下,降低微觀層面的高 杠桿。而杠桿率相對較高的央 企,是本輪降低宏觀杠桿率最 關鍵的微觀基礎。 (三)央企降杠桿是實現 社會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必 要手段 央企是中國經濟的脊梁,央 企的杠桿率過高會占有超出社 會平均水平的信貸資源,進一
步推高其他經濟主體的信貸成 本,造成全社會信貸資源錯配 的情況,加劇一些中小企業融 資難的問題,降低全社會經濟 供給的質量,從而影響我國經 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央企高 杠桿同時也會進一步加重自身 的財務負擔,損害本企業發展 潛力和競爭力,不利于經濟轉 型和可持續健康發展。央企杠 桿率高企同時也導致系統性的
金融風險不斷積累,近年來央 企債券違約的事件屢見不鮮, 例如“08二重債”爆發兌付危 機,“10中鋼債” 構成實質違 約等,讓大家對央企債券違約 充滿擔憂。
二、央企“降杠桿、減負 債”的一般做法和步驟
如果把企業經營過程中的 資金和資本看做經營當中的血
液,“降杠桿、減負債”的過 程實際就是想辦法先止住“出 血點”,再想辦法“補充血 液”,最后實現企業能夠“自 我造血”的一個過程。 第一步,首先要精準找到出 血點并止住出血點。需要進一 步清理不良資產,特別是央企 內部尚存在的那些落后產能, 或者處于虧損企業資產。今年 來的瘦身健體、提質增效, 就是集中將央企中落后產能、 不良資產逐步處置掉,把虧損 企業的數量和規模降下來,控 制住央企的出血點。同時,要 嚴格控制和壓降“兩金”,嚴 格控制高風險項目的上馬和開 工,嚴格控制債務投資的規 模,避免產生新的出血點,尤 其是國際化經營中的各類風險 必須把控住,要盡最大努力把 虧損這個“出血點”止住。 第二步,要補充血液,讓企 業正常運轉起來。要發揮資本 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適當通 過“債轉股”等方式來擴大股 權融資比例,引入包括民營資 本在內的各類資本,穩步推進 混合制改革、股權多元化改革 等,實現各類資本相互融合、 共同發展。通過市場化方式和 手段來給央企擴大資本金、增 加營運資金,進一步實現“輸 血”和“補充血液”的目的。 第三步,是要培育和實現 央企“自我造血”功能。央企
通過推進瘦身健體、提質增 效,不斷苦練內功,夯實管理 水平,加強資金運作能力和效 率,提高項目本身價值創造能 力,不斷增加資本積累,提高 市場競爭意識和能力,最終實 現良性發展,完善央企“自我 造血”的功能。
三、央企推動“降杠桿、 減負債”的多元化融資舉措
央企必須積極落實“打好防 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精 神,統籌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采用“金融工具+資本驅動”的 方式,挖潛增效,打通和利用 央企上下游產業鏈的資金流, 逐步構建起適合自身發展特 點的融資生態系統,為企業持 續健康發展提供可靠的金融保 障,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 (一)優化傳統債務融資 工具結構 提高央企直接融資所占比 例,進一步利用央企優良的資 信背景,擴大債券等融資規 模,降低企業資金成本。準確 把握資金市場寬松的時機,發 行包括綠色金融債在內的直接 融資產品,替換其他高成本或 到期債務,拓展利潤空間。優 化融資結構的同時,保證持有 適當的短、中、長期直融發行 額度,確保企業資金鏈安全。
(二)發揮基金作用,吸 引社會資本參與,服務央企 “降杠桿、減負債” 對資產負債率較高的央 企,可以嘗試設立債轉股專項 基金,采用市場化的債轉股等 綜合金融服務手段,助力企業 降杠桿,調結構,以時間換空 間,使企業盡快恢復健康的資 產負債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 的目標。央企下屬有上市需求 的企業可以在上市前進行混 改。探索新的混改方式和路 徑,通過設立混改基金,使資 金募集、改善管理和專業化服 務于一體,引入其他央企、金 融機構、政府引導基金、優質 民營企業等社會資本,優化資 本結構,降低負債規模及資產 負債率。 (三)推動資產證券化步 伐,優化債務結構 資產證券化是一項成熟的 融資和風險控制的工具,央企 可以使用證券化融資方式,豐 富融資渠道,提高資產流動 性,降低融資成本。充分利用 房地產Reits、CMBS等資產證 券化手段,拓寬資金來源。利 用票據融資,歸集供應商應收 票據及賬款形成保理資產,以 “保理債權”為名義基礎資產 來發行資產支持證券。在不增 加自身負債規模的情況下為上 游供應商提供金融支持;合理
延長應付票據和賬款賬期,降 低現金流出壓力,減少負債管 理成本。 (四)推動上市融資,打 通資本融資渠道 央企可以積極利用已有上 市平臺公司開展融資,也可以 推動符合條件的主體通過境內 外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推進 有條件的下屬公司上市,實現 股權多元化,多渠道增加權益 資本。同時,也可以考慮采用 借殼上市或買殼上市的手段, 充分利用上市資源進行資產重 組,從而實現上市目的。另一 方面,央企還要積極開拓市場 化業務,提高盈利能力和質 量,面向產業鏈上下游開展供 應鏈金融業務,不斷提高市場 化業務比重。 央企可以采用以上多種渠道 組合的手段,進一步整合內部資 源,引入社會資本,加強與外部 投資者如其他央企、金融機構、 上市公司、政府引導基金、上下 游企業等的合作溝通,通過境內 外多層次資本市場融入資金。沿 價值鏈對內外部各項金融資源的 有效整合,加強產業間、區域間 和企業內外部的資本協同,構建 起多元化的融資生態圈,從而進 一步落實“降杠桿、減負債”各 項要求。 (作者單位:南方電網資 本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