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春暖花開的季節,迎來了湖南省會計領軍人才(第三屆)的首次培訓。感謝湖南省財政廳為我們搭建了這么好的學習、交流的平臺,讓我們既開闊了視野,又收獲了友誼。感謝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的精心組織與安排,不論從課程設計還是日常安排,都考慮周全又細致。培訓中專家用精辟的語言,從細微處著手,宏觀上把握,利用典型鮮明的案例,從不同角度為全體學員送上了豐盛的文化大餐。無論是課堂學習還是課后交流,都讓我有新的感悟與體會,觸動內心,更堅定了理想信念。
一、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的思考
近年來,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教育經費投入增速整體放緩。經濟學家分析,我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這個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學校財務收入增長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像湖南大學,收入來源比較單一,高度依賴財政撥款(財政撥款占總收入比為70%左右),學校要發展,需要合理配置資源,盤活存量資金,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同時還需要積極拓展財源,多元化籌集資金來增加收入,增強自身造血功能,比如從創新驅動戰略,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校企聯合來增加學校收入,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
二、“業財融合”在高校的應用
通過學員論壇活動的開展,讓我對“業財融合”有了初步了解與認識。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財務部門目標明確,通過投融資、籌資、成本控制、資金運作等一系列財務活動開展,服務于企業的戰略目標。高校是屬于公益性事業單位,按照國家確定的公益目標和相關標準開展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活動,以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為目的,而非經濟效益最大化,財務部門更關注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合規性和使用效率。目前,在高校“業財融合”的應用、實踐還比較少,高校財務還停留在核算型“財務會計”階段。“業財融合”有很多種理解方式,我比較趨同于“業財融合”需要財務人員深度參與單位業務管理活動過程,通過利用相關信息,有機融合財務與業務活動,在單位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服務于單位內部管理需要。財務與業務相輔相成,財務同時服務于業務,目前中山大學有比較好的實踐。中山大學綜合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將預算管理處作為學校發展規劃部的一個內設部門,將學校財務預算分配與學校發展規劃緊密結合,服務于學校戰略目標,發揮了“戰略財務”的角色。同時,在高校財務管理領域,培養懂教學、科研規律的財務管理與服務隊伍,服務于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也是“業財融合”實踐的體現。
三、加快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與服務能力
隨著學校辦學經費的增長,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借助信息技術,實現財務管理的高效、科學、精細化,實現“管理內容全覆蓋、業務執行全流程”,助推學校“雙一流”建設。構建財務數據中心,實現資源共享,逐步實現財務與科研、人事、教務、研究生院等部門的數據共享。建設全面預算管理系統,改變紙質傳遞、現場溝通的傳統預算管理模式,將預算申報和批復過程嵌入財務信息系統,實現預算申報、批復、分析等全流程管理,為決策提供依據,優化預算管理程序,提升預算管理效率。建設智能分析平臺,實現多維度實時數據提取,如大額收入明細、專項撥款進度、銀行存貸款余額等數據,為學校決策提供財務數據分析,提升財務管理決策水平。
通過信息化手段,通過流程標準化,讓少數的人,做大量的基礎事務性工作,解放出財務人力資源,進一步提升財務服務能力。
四、高校內部控制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廉潔會議上指出:“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管權、管錢、管人,給權力涂上防腐劑、戴上緊箍咒。真正形成不能貪、不敢貪的反腐機制。”高校內部控制建設要從保障權力規范有序、科學高效運行、預防腐敗視角進行體系與制度設計,以經濟業務活動為切入點,貫穿預算、政府采購、收支、資產、合同、基建工程六大部分,逐步實現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崗位化、崗位職責化、職責表單化、表單信息化。
五、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健康生活,快樂工作
“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是朱镕基總理對全體會計從業人員的期許,也是我們每一個財務人員應堅守的職業道德規范。財務人員首先自己要守住底線,不越紅線,同時也要替單位、領導、同事守住底線,有所為,有所不為。實事求是的解決問題,特別是在高校,要學會溫柔的說“不”,不僅要告訴科學家們不能做的事,而且要說清楚為什么不能,我們要怎么樣才能解決問題。當然堅持準則不是一味的拒絕,財務人員要勇于擔當,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理性的判斷與分析、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