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能降耗從我做起”、“人離機停,人離燈熄”……這可不是大街上的宣傳標語,而是閃動在上千臺電腦上的節能宣傳屏保。這是在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節能減排暨節約型企業建設辦公會的現場,中航二集團下屬的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昌飛)新建成的呂蒙廠區被選為會議地點,在這里,你隨時都可以感受到“節約”二字。
節約與成本總脫不了干系,成本又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那就讓我們乘著節能減排的東風,走進昌飛,揭開軍工企業神秘的面紗。
業務誰主管,預算誰負責
“業務誰主管,預算誰負責。”昌飛財務部負責人開門見山地說。這看似簡單的10個字卻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只要一提到預算,就是財務的事情。可現在把指標都下發到各個部門,各部門都得‘獨善其身’。今天早上還有好幾個生產部門的負責人找我談今年的指標怎么安排呢。”該負責人樂呵呵地告訴記者,足可見這一招還真管用,各部門都意識到了肩上的責任。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預算責任的分解,先從財務部分解到各個部門,各個業務部門再回去繼續分解。
以前,具體生產部門都只管要錢,要的越多越好,至于要到之后怎么花都無所謂。可現在形勢不同了,怎么合理的花錢是首要的,難怪生產部門現在都理解財務部了,花好有限的錢并非易事。
而且,這些下發到各部門的指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業務量的變化,指標經常要進行調整,實行滾動預算。這等于說又給生產部門出了一道難題,所以他們得時刻繃緊預算這根“弦”,及時根據指標的變化而變化。
縱然對于現行的預算管理體制,業務體系的適應還要有個過程,但對于2007年工作中的這一巨大突破,該負責人還是頗為得意的。用他的話說,“這至少是在以后的工作中站對了位置”,關鍵在于意識,“預算”概念在各生產部門員工觀念中的深入才是其中真意。
在實行預算管理之余,昌飛還充分利用信用額度和各種貸款支付方式。2007年,僅此一項就節約財務費用800多萬元。2007年的多次提息給昌飛這樣生產周期長的軍工企業帶來了很大的資金壓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充分利用銀行信用額度,合理運用金融手段進行貸款支付,從而減小企業的資金壓力。另據了解,今年,昌飛還打算與銀行積極合作,利用自身風險小的特性,在銀行可控的利率范圍內盡量爭取到利率較低的貸款。
科技創新才是硬道理
“依靠科技進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水平,昌飛在成本控制上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昌飛宣傳部部長告訴記者。
基于切削過程仿真的數控加工工藝優化技術,突破了制約數控切削效率和加工質量的“瓶頸”,使數控機床的加工效率提高到優化前的1.9—2.8倍,零件試切合格率由最初的40%提高到90%以上,使昌飛在該項技術的應用上走在了行業的前列。
昌飛在S92批產管理及鈑金零件上實施的條碼管理系統,打通了從計劃管理、生產過程控制、車間管理直到零件庫存管理的主線流程,實現了流程信息化。該系統的成功應用,為昌飛建立新型批生產管理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昌飛大力開展直升機新材料、新工藝技術攻關。在S92復合材料構件制造上,采用復合材料數字化鋪層設計等技術,使原材料的利用率從以前的70%左右提高到了90%。僅半年時間,就創造經濟效益50.35萬元。同時,為了使工人更加直觀、快速地了解部件的裝配過程和細節,昌飛采用了三維裝配工藝指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從部件到整機的鉚接周期,由從前的20天縮短到現在的15天,整機鉚接裝配工時節約15%。新工人上崗培訓時間,也由以前的6—8周縮短為現在的4周。僅2007年上半年,工時成本就節約了50.76萬元。
流程優化催生效率
大到直升飛機,小到玩具模型,都是由一個個零部件組裝起來的。零件固然重要,但安裝流程也不能忽視。成本并不僅僅存在于生產部門,產品從制造到銷售的每一環都意味著成本。為此,昌飛從優化工藝布局、工藝方法、調整生產能力著手,在生產流程優化上也下了大功夫。
昌飛宣傳部部長介紹說,在零件加工方面,昌飛大量采用陣列組合加工方式,大大縮短了加工輔助時間,減少出錯機率,提高了零件一次加工的合格率。在新機鋁合金結構件加工中,由于采用陣列組合,材料利用率提高近10%,加工效率提高達40%以上。
在均衡生產方面,昌飛根據各單位生產能力,對任務負荷進行平衡調整,實行節拍生產。如直8型機部分機加零件原使用鍛鑄件加工,極易造成很多浪費,經改進后利用鋁合金預拉板的余料進行加工,在減少浪費的同時還縮短了交付周期。
針對零件加工不穩定、質量難以保證、加工效率低等方面,昌飛在材料、工裝、方法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和改進,解決了一系列復雜零件加工的技術質量問題。如針對飛機起落架零件和直8動部件加工周期長的問題,工藝部門調整加工方法,變原普通設備加工為車銑復合中心加工,使過去需要幾個月時間完成的起落架外筒零件加工工作縮減到幾十個小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