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財務部/胡 靜 梁伶俐 劉 鋒
企業的財務工作是由各個不同崗位的工作組成的,財務崗位按其職能,可劃分為財務核算崗位和財務管理崗位,按其承擔的具體工作,可劃分為融資、資金調配、出納、采購結算、銷售結算、工程結算、費用報銷、報表編制、預算管理、稅務管理等等。大型企業的財務管理往往分工較細、崗位較多,全面梳理每個崗位存在的風險,制訂行之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和制度,對于全面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是極為重要的。本文以漣鋼近幾年的實踐為出發點,探討財務崗位風險防范的重要性、方式以及改進方向。
一、財務崗位風險概述
財務崗位風險,是指某些崗位因其特殊性,有一定的概率出現工作差錯或營私舞弊等,可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財務崗位風險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相關財務制度、業務流程不完善,或者制度和流程較為完善但實施不到位,導致財務工作容易出現差錯,為個別動機不純的人“鉆空子”留下了漏洞;二是個別財務人員業務水平較差或者思想道德存在問題,不能較好地履行自已的崗位職責,甚至有損害公司業利益而謀取私利的行為。
財務崗位風險主要有四類,一是工作差錯,是指財務人員在處理業務過程中,由于工作不細致、不嚴謹,可能造成資金收、付出錯,以及財務數據混亂、會計信息失真等;二是營私舞弊,是指財務人員利崗位便利,采取貪污、挪用、內外勾結等手段,違紀違法、損公肥私;三是財務監督不到位,是指財務人員沒有切實履行自已的財務監督職責,對在本崗位所發現的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聽之任之,事不關已、高高掛起;四是財務管理不到位,財務人員由于工作態度消極或業務素質低下,不能在資金金管理、預算管理、成本費用管理、稅稅務籌劃等方面進行改進和加強,不能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出謀獻策,不能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有效的財務支持。
二、企業財務崗位風險防范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控制制度沒有完全落實到位。
很多企業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等制訂了完整的財務流程和財務制度,但往往是為了應付內部檢查或外部審計,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打了折扣。筆者所在企業,前幾年因為減員增效,財務人員大幅精簡,個別規模較小的子公司由于財務人員較為緊張,不得已之下由財務負責人兼任出納,出現了不相容職責集中于一個人身上的現象。再比企業財務人員頻繁崗位調動較為頻繁,在工作移交過程中“點到為止”,移交人沒有向被移交人具體細致地說明本崗位工作的詳細情況、存在的問題、需要解決的遺留事項以及如何加強財務管理的建議,導致被移交人在新的崗位上開展工作較多被動,由于情況不熟悉容易出現工作差錯。
(二)少數財務人員在工作中存在惰性。
很多崗位的財務工作很繁瑣、單調,少數財務人員在工作中有一定的惰性,習慣于拖拉,如不主動、及時與客戶或供應商進行應付賬款、應收賬款的核對;對業務部門提供的原始業務單據不認真審核;不及時填制會計憑證,到了月底對會計業務進行一次性的“成批”處理;在會計憑證審核過程中,少數財務人員“充分相信”制單人,“走馬觀花”地隨意簽字等等。以上現象的后果,往往是財務人員對于一些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增加了崗位差錯的概率,可能給公司造成較大損失而無法挽回。如漣鋼某子公司在對某供應商支付貨款時,在支付現款的同時,出納人員不細心又支付了相同金額的銀行承兌匯票,由于會計憑證直至月底才“一次性成批”填制,財務系統中不能及時反映與供應商的真實往來,直至下月初該子公司財務負責人才發現重復支付貨款,此時該供應商已因其他經濟糾紛而被法院凍結所有財產,公司追回多付款項的可能性已極小。
(三)個別財務人員不遵守職業道德,不堅持原則,甚至存在內外勾結等不法行為。
財務工作的很多崗位,都是為企業經濟業務把關的最后一道“防線”,如果財務人員在主觀思想上存在問題,將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個別財務人員往往因外部業務人員的一些“小恩小惠”,在費用報銷、采購和銷售結算、工程結算等過程中,不嚴格執行相關制度,不認真執行合同條款,人為形成財務管理漏洞。
(三)少數財務人員的業務知識和業務水平達不到崗位要求。
在企業的財務系統中,籌融資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稅務籌劃等關鍵崗位,一般要求財務人員掌握較多的財務知識,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比較熟悉。如果財務人員的“復合性”能力不足,難以勝任上述崗位,就不能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可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管理性損失”,這種隱性的間接損失難以計量,但其潛在的負面影響可能更甚于因個別財務人員違法亂紀帶來的直接損失。
(四)財務信息化建設落后。
很多企業都十分重視信息化建設,如不少大型企業采用了SAP等先進的管理軟件。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崗位財務人員的工作方式和觀念還停留在十多年前,不能與時俱進,對信息系統不熟悉,不能及時提交需求對系統進行深入開發,不能依靠信息化建設處理一些簡單重復工作,在企業實施扁平化管理和人員精簡后,一些崗位由于過多的手工操作容易出現工作差錯。
三、漣鋼近年來在財務崗位風險防范上的實踐
針對上述崗位風險防范上存在的問題,漣鋼近年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每年一次實施財務崗位風險排查。
為切實防范崗位風險,財務部每年一次進行崗位風險排查。在崗位風險排查表中,每個崗位的財務人員需認真進行自我梳理,從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可能存在的風險點進行逐一識別,并制定應對的措施,同時,按期檢查這些措施是否執行到位,從而在有限的范圍內有效地防止了部分風險的發生,進一步也完善了漣鋼的內控體系。
(二)完善財務控制制度,重點抓落到實處。
近年來,漣鋼財務部出臺《對賬管理辦法》《崗位移交管理辦法》等一系財務控制制度和流程,對崗位風險的防范起到了積極作用。如在《對賬管理辦法》中,對每個相關崗位的與供應商或客戶的對賬方式、對賬頻率、對賬留痕、問題處理都做了明確的規定,為確保制度落到實處,財務部每半年進行一次對賬情況的檢查,對于未嚴格執行制度的,從嚴予以考核。再如在《崗位移交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工作移交表的格式,并特別強調工作移交三個月內,如新任財務人員在該崗位出現工作差錯等,移交人亦需承擔相應的責任。
(三)加強培訓,提升財務人員專業功底。
為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知識和財務管理水平,確保廣大財務人員能勝任崗位職責,首先,財務部邀請各單位技術人員前來授課,為大家講解生產工藝知識、產品開發、市場營銷等等,還分批組織全體財務人員到生產現場,切身體會“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增加感性認識,促進員工從掌握單一的財務知識向擁有鋼鐵企業綜合型知識轉變;其次是組織年輕員工到高校參加財務管理短期培訓,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理念和知識,并借助漣鋼會計學會的平臺,多次組織稅收、內控等方面的會計人員后續教育,更新財務人員的知識體系。同時圍繞應知應會兩個方面,積極創新和豐富青工技能大賽比武的模式,進一步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的學習氛圍,促進大家熟練掌握各種財務分析手段和工具。
(四)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降低崗位風險。
近年來,為減少部分崗位的簡單重復勞動,同時防范依靠手工操作帶來的崗位風險,漣鋼財務部先后開發了銀行與企業對賬、企業SAP系統與金稅系統對接進行已認證發票勾對等信息系統,取得了良好效果。比如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進項發票風險管控系統,具體通過在現有的SAP系統平臺上開發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利用增值稅專用發票二維碼的全國推廣使用,通過二維碼掃描設備進行發票快速掃描提取數據,實現自動與金稅網上認證系統數據匹配核對、自動匯總生成稅控報表,這樣能及時發現問題票,全面杜絕了問題票“入了賬、稅沒抵”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