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2019年是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改革的“破冰之年”。在這一關鍵時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過提高思想認識、結合行業特點、突出重點難點、多措并舉抓落地等“四招式”,推動政府會計新制度在衛生健康行業“落地生根”。
目前,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及所屬(管)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完成了新舊制度的銜接工作,財務人員基本掌握了政府會計新制度出臺的背景、新舊制度的變化以及準則制度的重點內容,成效顯著。
制定“一攬子”方案
推進政府會計改革,構建統一、科學、規范的政府會計標準體系,是規范政府單位會計核算,提高政府會計信息質量的迫切需要,是準確反映政府運行成本,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重要基礎。
衛健委對貫徹落實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高度重視。2018年年初,衛健委提前謀劃,周密安排,制定了推動工作的“一攬子”方案,倒排時間表,有效推動準則制度落實。同時,衛健委高位推進,在全國衛生健康財務工作座談會上進行思想動員和工作部署,要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單位提高站位,將落實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放在黨和國家戰略全局高度上、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放在促進全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格局里、放在各單位提高財務管理精細化水平的需求中深刻領會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謀劃落實工作。
衛健委還專門制訂了《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做好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工作的通知》,明確具體目標任務和各級責任,確保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在行業有序推進實施。各地各單位也提高站位,認真組織實施工作,北京、江蘇、吉林等地成立工作小組,出臺制度文件,形成多部門協同的工作格局,認識到位、組織到位、人員到位。
形成“行業特色”推動模式
衛生健康行業特點明顯,比如單位類型多、數量大。行政單位、事業單位、科學事業單位、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等醫學院校等政府舉辦的各級各類機構近7萬家,收支規模大、經濟業務復雜。
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改革時間緊、任務重,具體困難和問題很多,只有理清思路,科學謀劃才能全面順利推開。結合行業特點,衛健委突出抓好兩項工作。
一是開展專題研究。委托中國衛生經濟學會財會分會,依托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事業單位等醫療衛生機構,2017年、2018年先后開展了兩輪執行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研究。
研究中堅持“兩個注重”,即注重準確把握政府會計新制度的重大創新與突破,注重緊密結合行業特色,體現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革發展、經濟運行以及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的特殊性和醫改的新要求;達到“三化目標”,即實現會計核算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目標;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即現行會計制度實施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醫改實踐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醫教研防功能保障的問題以及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問題。
通過研究,形成了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研究報告,為改革實施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明確衛生健康行業特殊性及政策訴求,起草了《醫院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補充規定和銜接規定》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補充規定和銜接規定》(建議稿)。許多地區和單位也通過課題研究形式,深入探究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重點難點,以研究指導業務,以實踐檢驗成果。
二是開展模擬測試。選取了8家醫院、12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2家事業單位,按照新會計制度與補充規定要求進行會計核算的運行測試并形成測試報告,對發現的具體問題認真梳理,研究解決辦法,總結推廣經驗,確保準則制度順利落地實施。
北京、湖南、協和醫院、北大口腔醫院等地區和單位也開展了政府會計改革模擬測試工作,為政府會計新制度全面實施積累經驗。
突出重點難點
為把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落到實處,確保改革要求在執行中不變形、不走樣,衛健委突出抓好培訓和銜接兩個關鍵環節。
在培訓環節突出質量。衛健委共舉辦5期較大規模的培訓班,涵蓋了所有類型單位,不留死角,共計培訓2600余名師資,同時派出師資力量在河北、廣西、湖南等18個地區開展培訓,培訓學員上萬名。
在培訓中,衛健委精選師資,力求權威。邀請財政部會計司有關人員授課,組織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充規定和銜接規定的專家團隊進行輔導,用“明白人”教出“明白人”。衛健委力求把培訓班辦成醫療衛生系統的示范班、樣板班。為做好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師資培訓工作,衛健委不僅對授課老師提出明確要求,還對課件嚴格審核、把關,確保培訓口徑統一、內容準確。
同時,衛健委注重上下聯動,共同推進。在集中開展師資培訓后,加強對各地的指導,推進地方按照要求層層開展培訓,確保行業內每位財務人員熟練掌握政策和技術要求。
在培訓中,衛健委重點幫扶,不留死角。西藏地區實行會計集中核算,而衛生健康系統特色鮮明,要執行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行業特色的會計制度補充規定。衛健委聯合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西藏財政廳共同舉辦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行政府會計新制度及補充規定培訓班,不僅培訓醫療衛生機構的人員,還對負責醫療衛生機構進行集中核算的財政部門財務人員進行了培訓。針對西藏地區地域廣闊、人員分散的特點,培訓突破傳統課堂式教學方式,搭建現場授課與互聯網直播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達到培訓輔導全覆蓋。
在銜接環節,衛健委突出“準確”倆字。比如,指導各地做好新舊制度轉換6項重點工作,包括摸清資產負債情況,確保國有資產信息全面完整;全面開展往來款項專項清理和賬齡分析,做好壞賬準備計提工作;規范合同管理,特別是科研項目合同,為按權責發生制要求進行賬務處理提供依據;清理基建會計賬務,將基本建設業務納入單位會計“大賬”;梳理和分析結轉結余資金性質和構成,按照銜接規定確定預算結余科目、凈資產科目金額;及時更新調試信息系統,確保財務信息系管理系統有效對接。同時,結合財政部印發的銜接規定和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銜接規定,梳理細化銜接步驟,提出不同類型機構適用的科目體系,為各單位設置新賬科目提供參考。
多措并舉抓落實
衛健委緊盯改革進展,實時跟進指導,推動政府會計新制度落實落地。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多方媒介以及會議、調研等機會,宣講政府會計準則制度,交流各地做法和工作開展情況,營造學習落實準則制度的氛圍。
二是充分發揮領軍人才引領輻射作用,在衛生行業經濟管理領軍人才集中培訓中,安排專題培訓,培養領軍學員成為當地師資力量,發揮引領輻射作用。
三是建立溝通交流機制,成立由資深財會專家、部分大型公立醫院總會計師、經濟管理領軍人才等組成的咨詢專家組,搭建便捷溝通交流的微信群,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對一地答疑解惑。
四是及時總結跟進指導。要求各地各單位上報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實施情況,及時掌握執行進度,針對執行中的困難和問題,組織專家研討提出解決方案。
五是編寫《醫院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操作指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操作指南》等系列叢書,通過案例對會計核算業務進行梳理,為財務人員提供可查可參照的工具書,切實幫助各地各單位推進政府會計新制度實施,確保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在醫療衛生行業扎實落地、順利實施。
部分地區也緊盯落實情況,衛健委常抓不懈。江蘇、浙江、重慶收集各單位執行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印發問答手冊。福建派出專家組開展現場指導,幫助單位解決困難和問題。北京、山西、河南開展貫徹落實情況檢查,匯總整理問題,研討明確口徑,統一操作規范,持續推進改革工作。
(轉載自《中國會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