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生物制藥公司財務風險的識別方法
財務風險識別,即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前,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對企業所面
臨的各種風險因素進行全面的認識和分析,并究其潛在原因。財務風險識別是財務風險
管理流程中的第一個步驟,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只有在正確識別出
企業所面臨的風險的基礎上,才能夠進一步進行風險評價,并選擇適當有效的方法進行
防范控制風險。風險識別通過調查與了解,識別潛在的風險,做到未雨綢繆。只有充分
地識別風險,才能有效地控制風險。
本文采用風險調查法對Q生物制藥公司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與識別。風險調查法,
就是通過調査研究的形式對調查對象的歷史及現狀和相關材料,進行有目的、有計劃、
有系統地搜集考察,并從中獲得來自調查對象的直接資料,從而認識調查對象所面臨白#
各種風險及其潛在原因。調查研究的形式在風險識別過程中有利于獲得定量分析資料。
它能取得標志數量的量化資料,這些資料都能通過統計處理的方法進行量化分析,使風
險識別結果更為客觀、真實、系統化、科學化。風險調查法要求根據企業的財務管理相
關資料,分析預測有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其中企業的相關資料是風險調查中至關重要
的參考信息,資料的主要內容包括,誘發企業財務風險的可能因素,以及企業內外環境
因素等。風險調查是風險識別過程中,詳細了解目標對象最根本、最直接的途徑。風險
調查的結果是否詳細、充分、準確,將直接影響風險評估下一步工作能否順利開展。
在財務風險識別的整個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即系統性、連續性和全面
性原則。系統性是指企業的各項財務活動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財務風險之間也有
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因此在識別財務風險時,要立足整體,系統地分析各風險因素之間
的內在聯系,從整體與部分、整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來認識風險。連續性是指要用
發展的眼光來認識風險,企業的內外部環境是不斷變化的,風險因素也是在不斷變化的。
全面性是指對財務風險的識別要涉及財務活動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階段,不能遺漏掉任何
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
本文根據Q公司近幾年公布的年度報告,從中選取財務報表的相關數據,并對相關
數據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出了與Q公司財務風險分析相關的財務比率,這些財務比率涉
及籌資、投資、營運三大方面。然后對這些財務比率指標進行分析,觀測財務比率指標
的具體數值和變化趨勢,并與同行業企業進行對比,發現其中的異常,再結合企業自身
的相關資料,找出企業日常經營和財務活動中可能存在的相關風險點。結合Q公司的具
體實際情況,可以發現公司在籌資、投資、營運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下文將結合
該公司的具體的財務數據,對這幾個方面的風險進行具體的分析。 2基于籌資活動分析的相關關鍵風險識別
籌資風險主要是指企業因負債經營需償還到期債務而引起的風險。償債能力包括短
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可以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來表示,
反映了企業到期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企業的流動資產和速動資產占流動負債的比越
大,表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可以在短時間內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來償還短期負債,
短期籌資風險則越小。
表4.1Q公司籌資風險指標
——
性質
指標
20丨3年2014年2015年20】6年|2017年
資產負債率(%)
4.63
7.71
19.0120.08
19.43
籌資風險
-流啞;.二3-27.,;....4.11.
速動比率
15.01
10.20
4.06
2.97
3.76
現金流動負債比率(%)180.45176.0256.3338.5715.94
數據來源:Q公司年度報告
Q公司流動比率近5年下降幅度較大,從2013年的17.09快速下降,到了2017年
僅為4.11,下降幅度高達77%,速動比率與流動比率呈現相同的趨勢,下降幅度較大,
說明Q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在不斷下降。
企業為了維持經營活動借入長期負債,到期需要償還本金,每年還需要支付利息費
用,償還這些本金以及利息的能力就是長期償債能力。長期償債能力一方面與企業的盈
利水平有關,另一方面與企業的資本結構有關,因此,本文選取資產負債率來反映Q公
司的長期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是企業負債總額占資產總額的比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
越高,說明企業的債務比例越高,到期償還的壓力越大;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越低,說明
企業的債務比例越低,償債的壓力越小,籌資風險也比較小。
由上表可見,Q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從2013年的4.63%逐年上升,到2017年時為
19.43%,上升幅度大,但生物制藥行業近5年的平均資產負債率都大于30%,因此雖然
Q公司資產負債率逐年上升,其負債水平仍然是較低的,長期償僨能力較好。因此,只
要Q公司資產負債率不繼續加大,其長期償債壓力較小。
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從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動態角度對企業的實際償債能力進行考察,
它反映了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現金凈流量同流動負債的比率,它可以從現金流量角度來
反映企業當期償付短期負債的能力。Q公司的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從2013年的180.45%
逐年下降,到2017年時僅為15.94%,下降幅度高達91%,可見Q公司從現金流量角度
看償付短期負債的風險越來越大。
通過上文對Q公司償債能力指標的分析,結合公司相關資料,公司在籌資方面存在
一定的風險,關鍵風險具體如下。
4.2.1籌資渠道單一
Q公司近幾年的籌資活動相關的現金流量情況如下表所示,通過對公司的籌資活動
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近幾年Q公司的籌資來源大多都是銀行借款,其中,取得借款收到
的現金占籌資活動現金流入的96%以上,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很少,發行債券或其他籌
資方式取得的現金為零,公司的籌資渠道非常單一。從籌資活動的現金使用情況來看,
2013年至2015年,公司的大部分籌資活動現金用于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而2016
年及2017年,大部分的籌資活動現金用于償還債務,這主要是由于2015年以前公司的
債務較少,而2015年開始公司負債規模的有了較大幅度的上升。
表4.2Q公司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表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萬元)
—
—
400.00
—
1872
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萬元)
500280028000.0087300.0052138
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萬元)
—
—
—
—
—
收到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萬元)
—
—
—
—
—
籌資活動現金流入小計(萬元)
5002800284008730054010
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萬元)
—
500
100
8070051006
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萬元)8021805610405H08311835
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萬元)
—
—
—
—
4500
籌資活動現金流出小計(萬元)
802185561050591783613%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萬元)
-7521-575617895-4483-13331
數據來源:Q公司年度報告
Q公司籌資來源大多是銀行借款,與吸收投資、發行債券等其他籌資方式相比,其
利率較高,造成了較大的財務壓力,還貸壓力相對較大。這主要是由于Q公司并沒有有
效利用其他籌資渠道的低成本特點,比較保守地選擇了融資成本相對較高的銀行借款,
導致企業成本上升。
4.2.2債務期限結構不合理
債務期限結構指的是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的配比情況,該結構是否合理對企業籌資
風險的大小將產生直接的影響。根據債務期限,負債可分為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若長
短期債務的結構不合理就會給企業帶來籌資風險。一般來說,一個健康的企業會在長期
債務以及短期債務之間適當平衡,如將短期負債用于長期項目,就會出現短期債務到期
需償還而又一時籌措不到足額資金的情況,企業短時間內的償債壓力會比較大,此時將
債務延期或暫時停止項目都會給企業帶來損失乃至危機;相反由于長期債務償還期限較
長,債務成本較高,若將長期負債用于短期項目,就會提高籌資成本,造成不必要損失。
所以,企業在安排籌資時,應充分考慮負債期限。
表4.3Q公司負債期限結構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
短期借款(元)
280,000,000
373,000,000
384,318,601
一
長期借款(元)|〇|0丨0
數據來源:Q公司年度報告
通過對Q公司的負債期限結構分析可以發現,近幾年公司所有的借款都是短期借
款,沒有長期借款,導致短期內償債壓力較大,在利息成本方面也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同時企業的資金流動性也在下降,存在一定的風險。Q公司偏好短期借款,主要是由于
與長期借款相比,短期借款的成本較低,且更容易申請,借款的金額也比較靈活。但是
Q公司存在多個長期項目,這種“借短用長”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風險,一旦債務到期但短
時間內籌集不到資金,企業將面臨償債風險,影響項目的正常推進,給企業造成巨大損
失。
4.3基于投資活動分析的相關關鍵風險識別
企業投資風險是指對企業未來收益的一種不確定性,雖然投資風險的高低不能直觀
的反映企業的財務風險狀況,但可以通過反映投資風險的指標,看出企業的經營狀態,
如果公司出現虧損現象,很可能無法按時支付負債而導致公司的財務風險。本文從凈資
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率來分析Q公
司的投資狀況。
表4.4Q公司投資風險指標
—
性質
指標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凈資產收益率(%)
9.67
11.67
11.75
9.35
7.51
 ̄
總資產報酬率(°/〇)
14.54
15.70
14.04
12.55
13.19
投資風險銷售利潤率(%)
24.34
33.01
39.44
33.61
20.00
成本費用利潤率(%)
33.36
52.53
66.14
51.54'
25.05
主營業務利潤率(%)41.7557.3665.9363.4450.18
數據來源:Q公司年度報告
從Q公司投資風險各指標來看,總體上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從2013年開始上升,
到2015年到達頂點,然后開始下降,到2017年跌至低點,大多數指標甚至低于2013
年的水平,呈現“倒U型”趨勢。與同行業企業相比,Q公司的指標均遠低于行業優秀值。
長期以來,受技術水平、專利法規等方面的限制,Q公司主要收入源自附加值相對較低
的粗品出口、原料藥出口,不過隨著技術的提高,Q公司大力發展高技術水平、高附加
值的制劑藥品,因此2013至2015年的利潤水平也隨之提升,但在近兩年,公司生產的
藥品遭遇藥品招標持續降價,導致利潤水平有所下降。這些指標的下降說明,在投資方
面Q公司具有一定的風險。結合Q公司的相關資料,關鍵風險具體如下。
4.3.1投資管理效率低下
Q公司在上市之初時,就制訂了詳細的投資計劃。公司根據生物醫藥開發研宄的特
點,與國內外科研機構、高等院所的合作,通過自主研發和合作開發的形式進行項目投
資。2011年,Q公司的招股說明書表明,上市時公司共有在研的投資項目5個,其中自
主研發項目為2個,合作開發項目為3個,包括兩個國家一類新藥項目。公司爭取在上
市后3-5年內,在不斷提升公司現有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的基礎上,開發出1-2個基因
工程和治療用細胞新藥。公司的項目投資計劃情況如下:
表4.5Q公司投資項目及進展情況
項g名稱
目標
上市時狀態
進展情況
肝素系列產品新ft研發低分子肝素原半斗尚未有低分子IT
^
mMm
職齊系列艦新藥評審投資
項目胰激肽原酶和門冬
酰胺酶新工藝、新技=優化’提尚工藝正在進行
誠,獲得
一
術研宄項目顏
GMP證書
,
重組人抗血栓蛋白獲得靶向性重組人抗
一類生物制品的研血栓蛋白藥物的新藥%臨床申報后退審
%
?
^
合作腫瘤靶向性細胞凋腫瘤靶向性細胞凋亡#
¥
投資亡誘導劑TRAIL變誘導劑TRAIL變體的臨床前研究
項目體的藥物研發藥物的新藥證書
螺旋藻多糖治療白獲得螺旋藻多糖治療己完成I期臨床
細胞減少癥的新藥白細胞減少癥的新藥試驗,正在進行己終止
|開發
|II期臨床試驗
數據來源:Q公司招股說明書、年度報告
公司自主研發項目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為主,探索新技術、新工藝,確
保公司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在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公司上市時,主要有2項在研的自
主研發項目,包括肝素系列產品新技術研宄以及胰激肽原酶和門冬酰胺酶新工藝、新技
術研宄項目。其中肝素系列產品新技術研宄重點為肝素原料藥以及制劑新質量標準的研
宄與開發,自2008年美國“百特肝素事件”以來,國內外藥品監督機構和制劑生產商對
肝素原料和原料藥的質控要求愈來愈高,為滿足國內外肝素產品新的質量控制標準,盡
早切入美國肝素產品市場,公司對肝素原料藥及肝素制劑進行生產工藝和方法的研究和
改進,以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在低分子肝素產品領域,進行低分子肝素原料藥及制劑
254Q生物制藥公司財務風險識別
碩士論文
的仿制藥研發,豐富肝素系列品種。公司上市時尚未有任何低分子肝素產品,經過多年
研發,2015年5月,公司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頒發的依諾肝素
鈉鈉原料藥及其注射液“藥品注冊批件”;2015年12月,公司申報的那屈肝素鈣原料及
注射液通過了新藥審評;2016年1月,公司獲得了CFDA頒發的達肝素鈉原料藥及其
注射液“藥品注冊批件”,這些注冊批件的獲得,表明了公司在低分子肝素領域研究成果
的產出。另一自主研發項目胰激肽原酶和門冬酰胺酶新工藝、新技術研究項目,目標為
技術優化,提高工藝質量,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提高產品競爭力。目前
公司已基本達到目標,胰激肽原酶和門冬酰胺酶的擴產項目己于2016年6月達到預定
可使用狀態,并獲得得小容量注射劑(預灌封注射劑)、小容量注射劑(非最終滅菌)、
凍干粉針劑(含抗腫瘤藥)、片劑、硬膠囊劑GMP證書,公司新廠區全面投入生產。
公司除了依靠自身技術力量進行自主技術研發以外,還在廣泛開展合作投資項目。
公司先后與南京大學和中國藥科大學等科研單位建立了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以加快新
產品的研宄與開發。公司上市時公告的在研合作投資項目一共有3個,分別是耙向性重
組人抗血栓蛋白一類生物制品的研究、一類新藥腫瘤靶向性細胞凋亡誘導劑TRAIL變
體的藥物研發和螺旋藻多糖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新藥研宄。靶向性重組人抗血栓蛋白藥
物是公司與南京大學聯合開發的一類治療用生物用品,該產品為靶向性抗血栓新藥,屬
于國家一類新藥,上市時己基本完成臨床前的研究,公司計劃在取得國家藥監局的臨床
試驗批件后,制定臨床研究方案,開展I、II、III、IV期的臨床試驗,預計在3-5年之
內完成所有的臨床試驗工作。該項目實際進展情況與預期不相符,公司于2011年向國
家SFDA臨床申報,2013年4月召開了該項目的審評咨詢會議,專家對該品種審評咨
詢后,認為本品仍需要補充相關研究。公司決定對本品作進一步相關補充研宄,于2013
年11月5日提出“退審申請”,目前未有進一步消息。腫瘤靶向性細胞凋亡誘導劑TRAIL
變體的藥物是公司與南京大學共同開發的靶向性抗腫瘤新藥,屬于國家一類新藥,上市
時正在進行臨床前研宄。該項目實際進展情況與預期不符,公司招股說明書中曾預計該
藥2013年底申報臨床,然而目前仍然在南京大學做機理研宄(臨床前研宄)。螺旋藻多
糖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新藥開發項目,是2004年由中國藥科大學獨家受讓“螺旋藻多糖
及其膠囊”的臨床批件、原料藥及膠囊劑產品的生產工藝和質量檢驗方法,研究開發用
于白細胞減少癥的螺旋藻多糖膠囊。該研發項目上市時已完成I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
II期臨床試驗,在II期臨床試驗中,公司研發人員將對螺旋藻多糖提取物進行有效性、
安全性初步評價,爭取獲得新藥證書。公司上市之后,沒有相關公告說明該藥品臨床試
驗的進展,通過向Q公司咨詢了解,該項目已終止。
以上資料表明,Q公司的投資項目進展并不順利,大多數項目并不能達到預期目標,
實際進展情況也落后于計劃,甚至還有研發項目被終止。具體來看,公司投資項目實際
進展情況與計劃不符。公司上市時的5個在研項目,只有2個自主研發項目基本完成預
期計劃,其余3個合作投資項目均與預期目標相差甚遠,在公司招股說明書中的未來兩
三年計劃中,3個合作開發項目的目標均為取得新藥證書,然而,重組人抗血栓蛋白一
類生物制品的研宂在臨床申報后遭到退審,一類新藥腫瘤靶向性細胞凋亡誘導劑TRAIL
變體的藥物研發多年來沒有進展,螺旋藻多糖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新藥開發項目在進入
II期臨床試驗后被迫終止。另外,公司在年度報告中曾預計達特肝素在2015年進入現
場核查階段,實際卻至今未有相關資料披露達特肝素進展。因此,Q公司的投資管理效
率低下,項目大多落后于預期進度,進展并不順利。
4.3.2產品技術與附加值低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醫藥市場上的藥品生產量在不斷增長,公司沒有區別于
市場上其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產品的同質化以及創新能力不足導致企業遭遇藥品招標
持續降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藥制造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但是與以創新研發作為
企業發展驅動力的大型跨國制藥公司相比,基礎科研長期落后,導致國內醫藥企業產#
只能大量靠原料藥和仿制藥為主,世界經濟形勢的風云變幻,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ii
的貿易壁壘進一步加劇,同時國家政策不斷發生變化,這對公司原料藥的出口增加了一
定的不確定性,導致銷售情況不穩定,波動較大。Q公司的產品主要是原料藥出口以及
仿制藥,市場競爭激烈,原創型藥物很少,且對新藥的研發創新能力較落后。原創型新
藥技術水平高附加值高,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但需?
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及時間投入;而原料藥和仿制藥由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研發
入的資金也較少,因此大部分制藥企業不愿意耗費人力物力進行原創新藥研發,而是i
中研發低利潤的仿制藥,這種現象導致仿制藥的市場競爭更加劇烈,進一步拉低利潤水
平,使企業喪失核心競爭力。
Q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是原料藥出口以及仿制藥品的研發,經過多年經營,制劑藥
品所占的比重有所提升,但其產業鏈并不完整,原料藥仍是公司的主要營業收入來源。
原料藥處于整個制藥工業金字塔最底端,獲利能力最弱,毛利率低,有時價格甚至跌至
成本線下,附加值低,利潤空間小,并且面臨不可避免的盈利波動和成長瓶頸,一方面^
業績隨產品價格周期波動,大多數產品進入壁壘低、生產格局無序、導致產能過剩,演
繹價格上漲一擴產一價格下跌一部分企業停產一價格上漲的循環;另一方面,業績隨產
品更迭波動,舊產品價格持續下降,新產品價格遠高于成熟老產品,企業的策略是在舊
有產品量價齊跌之前盡快推出新產品以替代老產品,存在產品斷檔導致業績波動風險。
4.4基于營運活動分析的相關關鍵風險識別
企業的營運風險可以通過營運能力來反映,營運能力是企業的經營運作能力,反映
了企業對所擁有的各項資源以及要素進行管理、支配,并發揮最大作用的能力。企業的
營運能力強,就能科學、合理、有效地支配各項資源要素,使其充分發揮各自的效用,
讓企業順利地運作下去,推動企業源源不斷地生產經營。企業的營運能力不足,也就是
對各項資源要素的管理支配上存在問題,不能充分利用資源發揮其效益,整個企業的運
作過程則效率低下,最終導致企業經營不善出現問題。本文從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
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來分析企業的營運風險。
表4.6Q公司營運風險指標
_
性質
指標|2013年丨2014年|2015年丨2016年丨2017年
總資產周轉率.
043
0J7
028
026
0.35
流動資產周轉率0.52
0.52
0.40
0.38
051
存貨周轉率
194
Z09
L99
L93
2.81
.
|應收賬款周轉率6.065.053.813.604.90
數據來源.?Q公司年度報告
根據上表,公司的營運能力表現不佳,各指標從2013年至2017年均處于波動下降
狀態。其中,總資產周轉率從2013年的0.43下降到2016年的0.26,下降33.33°/。,2017
年有所回升,達到了0.35;流動資產周轉率從2013年的0.52持續下降到2016年的0.38,
2017年有所回升,達到了0.51。生物制藥行業的總資產周轉率約為0.4,流動資產周轉
率約為1.4,Q公司的指標均遠低于行業平均值,可見資產運營效率較低。Q公司的總
資產周轉率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且近4年都低于行業平均值。這不僅表明了企業的銷
售能力的下降,而且說明了企業資金周轉周期正在持續延長。隨著企業資金回收時間增
加,企業資金回收風險也逐漸增加。從營運能力各指標變化趨勢來看,Q公司的營運能
力不佳,結合Q公司相關資料,關鍵風險點具體如下。
4.4.1應收賬款變現的風險
應收賬款周轉率也是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重要指標,應收賬款是企業流動資產的重
要組成部分,企業如果能及時收回應收賬款,則資金的利用效率會大大提高,如果遲遲
不能收回應收賬款,甚至形成壞賬造成企業資產損失,則會對企業的流動資金造成不利
影響,可能造成籌資風險。從Q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來看,近幾年也呈現了下降的趨
勢,2013年時為6.06,接著開始逐年下降,直至2016年跌到低谷3.60,雖然2017年略
有回升,但仍然保持在較低的水平上,低于3年前的水平。由于生物制藥行業的應收賬
款周轉率在4以上,Q公司在行業平均值附近徘徊,甚至有2年低于行業平均值,可見
Q公司對應收賬款的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加以注意。
Q公司對應收賬款的管理質量和利用效率在下降。Q公司注重產品的銷售,投入大
量資金和人員組建營銷隊伍,鋪設銷售渠道,但對資金的周轉還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
企業的周轉能力不斷弱化,公司的資金周轉效率隨著應收賬款的增加而不斷下降。在激
烈的市場競爭中,Q公司不斷加強對產品的推廣,與藥品營銷公司保持穩定的合作,使
得銷售水平增長,同時增加了應收賬款。但是這種策略存在一定的風險,導致產品大多
是通過賒銷方式銷售,應收賬款不斷增多。對應收賬款進行管理迫在眉睫,否則將會形
成大量壞賬,阻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4.4.2存貨變現的風險
存貨周轉率反映了企業對存貨的管理能力以及銷售能力,存貨周轉率越大,說明企
業的銷售情況越好,庫存積壓的狀況也越少。藥品具有保質期短、保存環境嚴格的特點,
因此對存貨周轉速度以及銷售情況的尤為重視。從存貨周轉率來看,Q公司也呈現下降
趨勢,從2013年的2.94跌至2016年的1.93,然后2017年又回升至2.81,醫藥行業的
平均存貨周轉率在3以上,Q公司的存貨周轉率近5年來一直低于行業平均值,可見公
司有存貨積壓的情況,銷售水平還有所欠缺,公司存貨方面可能存在風險。
通過對Q公司財務報告分析可知,Q公司的存貨在數量和金額上較為龐大,存貨周
轉率低于行業平均值,存在著存貨大量堆積的現象。Q公司近幾年存貨大量堆積,主要
是由于研發新產品剛上市,面臨著各方面的挑戰。公司的新產品是低分子肝素系列,讀
要包括依諾肝素鈉和達肝素鈉,這兩個新產品分別于2015年和2016年先后上市,由于
上市較晚,目前這兩個產品仍處于銷售推廣和市場鋪墊的階段,市場份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