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2014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繼續深化、國際地緣形勢變化及美國頁巖氣革命等因素,原油價格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全球石油行業進入嚴冬, DG油田在2015年首次出現了虧損,企 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著嚴酷的形勢。在壓力倒逼之下,DG油田的財務系統通過重塑自身職能定位,積極開展價值管理工作,不斷推動企業提質增效,2018年上半年,順利扭虧為盈。
一、研判形勢提出發展戰略建議
DG油田是地處渤海灣的老油氣田, 已勘探開發50余年,在低油價寒冬驟臨時,公司的財務系統主動作為,從宏觀和微觀層面積極參與形勢分析研判,并積極提出應對之策。公司財務系統應用SWOT 分析方法,進行科學詳細的分析,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戰略發展建議,為公司戰略規劃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1)具備的優勢:DG油田雖然進入勘探開發中后期但仍然有豐富的資源總量基礎;油氣田企業產業鏈比較完整,有較大的調整回旋余地和一體化發展優勢;有雄厚的技術創新實力,掌握和突破了諸多國際領先的油氣勘探、開發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有以“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寶貴的石油精神財富等。
(2)存在的劣勢:管理體制機制
尚不完善,協調成本高、經營效率低, 競爭機制和市場化觀念有待加強;老油田已進入二次采油階段,部分進入三次采油階段,采油成本大大上升;成本費用中折舊、人員等固定性支出占比達到70%,控制難度大;資產規模結構很不合理,部分資產創效能力低下,資產規模和油氣生產規模也不相匹配等。
(3)面臨的機遇:石油作為我國重要的化石能源,一定時期內其需求仍將穩定增長;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60%,石油自給能力仍需合理保障;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全面展開, 給我國石油產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帶來了機遇;中央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特別是“三去一降一補”政策要求的落地實施,油氣體制改革的快速展開,將為油氣田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4 )面對的挑戰:資源劣質嚴重,資源接替矛盾突出;石油企業發展特定的歷史背景造成不良資產多、機構冗員多、資產規模大,還有企業辦社會的沉重負擔等,造成發展后勁不足;新的環保法等對環保要求高,生產經營壓力大,等等。
針對上述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DG油田公司提出以下發展建議。一是堅持穩健經營。在低油價形勢下, 堅持效益產量為本,注重投資回報水平,轉變發展方式,突出效益導向。二
是有效管控成本。堅持低成本發展戰略,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市場意識,最大限度降低生產經營成本。三是持續深化改革。通過深化改革,破解油田發展結構性矛盾,解決歷史性問題,從根本釋放油田發展的活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四是謀求技術創新。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為核心的創新戰略, 充分發揮創新的驅動作用,用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雙輪驅動指導增儲穩產、降本增效,延長油田發展的生命線。
二、創新管理提升公司治理能力
(一)現有財務管理模式的不足
(1)由于油氣資源劣質化,投入與產出日益不平衡,倒逼企業必須加快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強化過程控制,探索投資成本一體化管理模式,實現效益開發、效益生產。
(2)油氣上游業務對生產成本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方式仍是自上而下、逐級分配的方式,采取的方法仍是以增量預算法為主。由于油田開采方式、生產因素的不斷變化,這一方法已逐漸缺乏可靠性、準確性和公平性,而且在新的形勢下,公司經營逐漸向質量效益可持續發展進行轉變,因此,需要建立一套適合油氣田特點且公平、合理的預算模型。
(3)財務管理與生產經營有機結合還不夠緊密,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控制方法和分析手段,創新業務需求與價值匹配有效聯動的管理模式。
(4)資金預算還不適應生產經營動態變化的需要,對于市場變化帶來的風險控制力不強。公司需要建立資金預算由應對內部考核向面對市場實戰的轉折,堅持憑效益配給資金,強化事前預估與謀劃,量化與優化經濟活動的質量、效率、效益等管理目標和容忍值, 突出動態預警分析的靈動性,模擬決策方案,主動應對和有效降低市場變化帶來的風險。
(5)各個生產經營系統間信息互動性不強,借助互聯網技術和開放式平臺,按使用者需求將散點數據自動集合成分析信息,為決策所用,實現信息對稱、資源共享的可視化環境。
(二)開展管理創新發揮價值引
領作用
針對以上問題和不足,DG油田公司分別開展了效益優化模型的研究與應用,以及構建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模式創新,努力破解發展難題。
1.研究應用效益優化模型(見圖1) DG油田公司開展了油氣生產業務
效益優化模型研究與應用工作,以油氣成本預算為突破口,從油氣生產業務出發,結合生產實際確定價值動因,建立開發生產管理等目標與預算項目的經濟關系,進而建立預算模型,然后運用管理會計工具進行效益分析,實現動態優化調整。并且構造了基礎庫關聯模型, 建立預算體系框架,形成了一套適應上
游油氣生產預算測算的數學公式。通過開展價值工程和價值分
析,把油氣開發生產動作和經濟結合起來考慮,在確保生產條件、安全環保等必要功能的前提下,求得最低成本。財務分析方法也由對工作量和價值量的絕對值對比和差額比較,改變為關注目標運行的質量、效率和效益的風險變化,有針對性地對成本抑減和成本改善提出管理建議。
2.研究制定了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新模式
在研究建立效益優化模型的同時,DG油田公司財務系統堅決落實業務與財務融合原則,著眼于
“提效率、增效益”總體目標,通過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建立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模式。具體來說,就是構建以四大體系、十二項具體舉措為核心的“四位一體”管理模式, 如圖2所示。
通過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創建,促進公司經營決策更加科學高效、經濟運行更加合理順暢、效益評價更加準確完善、績效考核更加客觀公正,使公司各業務單元步入“無效變有效、有效變高效、高效再提效”的良性循環,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運轉效率和經濟效益。
三、價值引領結出豐碩成果
通過運用價值管理新工具新方法, DG油田公司不僅走出了持續虧損的不
利境地,而且在勘探開發、規模結構、管控模式、發展方式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更加扎實,發展后勁十足。
(一)創新驅
動,破解了勘探開發難題
(1)創新實
圖2 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模式
管理。改變傳統的油氣預探—油藏評價—產能建設“接力棒”運行模式,將其整合為一個專業相近、管理相通、目標相同的“大勘探”價值體系,探索創建增儲建產一體化管理新模式。2016年實施以來,鉆井成本比計劃下降10%, 探井成功率達到64%,發現百噸井14 口,新增儲量區產能建設內部收益率15%。管理成果榮獲第二十四屆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二等獎和集團公司2017年管理創新一等獎。
(2)全面啟動開發生產“五場” 建設。以提質量、提水平、提效益為目標,突出“抓注水控遞減、抓攻關提采率”兩大重點,開拓“新戰場”,實施新區建產工程;重構“滲流場”,實施老區穩產工程;建設“井叢場”,實施工廠化作業工程;攻關“試驗場”,實施技術儲備工程;發展“數字場”,實施大數據提效工程。通過以上舉措, 2017年自營區綜合含水率下降1個百分點;自然遞減率16.2%,為近十年來最低。公司全年超產原油0.78萬噸、天然氣1.89億方,穩油增氣成效顯著。
(3)大力推進“王徐莊”數字油田建設。以“港西模式”為基礎,在所屬第二采油廠開展了以數據實時采集、場站集中監控、故障自動預警、單元優化整合為核心的數字化集成建設,實現了王徐莊、羊二莊油田中小型場站無人值守、大型場
圖1油氣生產業務效益優化模型
施增儲建產一體化
站少人值守,生產班組和用工人數分別減少30%,人均油氣產量和管理井數分別提高50%,在2016年全國兩化融合大會上榮獲“突出貢獻獎”。
(二)動態優化,加強了投資計
劃管理
(1)全方位優化投資規模。堅持效益優先、先算后干的經營理念,強化一體化協同管理,從方案設計部署、井位論證優選、經濟效益評價、施工建設跟蹤、生產運行管理等全方位優化入手,通過精細“四算”(匡算定規模、細算定方案、復算定計劃、精算定實施)、嚴把“四關”(專家審查關、風險控制關、估概算審查關、設計變更審查關),深挖自主優化控投潛力,有效節約了項目投資。2017年,整體投資規模較2014年下降20%。
(2)全過程控制投資節奏。堅持以經濟效益為標準篩選項目、以動態評價為依據調控投資、以監督考核為手段強化管理,對勘探開發項目分區塊和單
井,按不同油價、不同收益率先后進行四個輪次精細測算,在“沙盤”上推演出最優效益方案,并結合油價變化趨勢優選實施效益高、質量好的項目,持續提升投資效益。2017年經濟評價覆蓋率100%,內部收益率保持8%以上。
(三)管理提升,釋放了降本
增效活力
(1)推進經濟運行新模式。著眼于建立油價、產量、成本、效益“一體化” 經濟運行機制,應用邊際分析方法,在所屬第三采油廠按照噸油運行成本、噸油操作成本、噸油生產成本、噸油完全成本四條成本線,將油井劃分為五類效益井,明確了“穩定一類井、鞏固二類井、改善三類井、提升四類井”的總體優化原則,針對不同類別油井分別采取不同治理對策。2017年初步運行后,該廠噸油操作成本實現“硬下降”。
(2)推廣價值管理新方法。著眼于加快財務職能轉型、提升決策支持能
力,在預算編制、效益優化、過程控制上研究形成了“一個平臺、兩個方法、三個模型”,為DG油田連續四年超額完成利潤奮斗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其中,“一個平臺”即統一的協作處理業務、信息同步共享的財務管理平臺集群,“兩個方法”即資源消耗與目標效益評價方法、油井措施作業效益評價方法,“三個模型”即預算編制模型、效益優化模型、修井控制模型。
(3)推行資金管控新政策。發揮聯合清欠合力,研究建立了“一核、兩翼、三主體、一平臺、全過程控制”的清欠一體化管理新模式,4年累計清收資金約35億元;充分利用良好商業信用,研究制定現金折扣、延遲付款、配置商票“三位一體”的資金支付新政策,年節約財務費用3600余萬元。
(作者單位:大港油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