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案例分析題二(本題10分)
甲公司為一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近年來,由于內部管理粗放和外部環境變化,公司經營業績持續下滑。為實現提質增效目標,甲公司決定從2016年起全面深化預算管理,優化業績評價體系。有關資料如下:
(1)全面預算管理
①在預算編制方式上,2016年之前,甲公司直接向各預算單位下達年度預算指標并要求嚴格執行:2016年,甲公司制定了“三下兩上”的新預算編制流程,各預算單位主要預算指標經上下溝通后形成。
②在預算編制方法上,2016年10月,甲公司向各預算單位下達了2017年度全面預算編制指導意見,要求各預算單位以2016年度預算為起點(此處已省略)。
③在預算審批程序上,2016年12月,甲公司預算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編制完成2017年度全面預算草案;2017年1月,甲公司董事會對經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的全面預算草案進行了審議;(此處已省略)。
(2)業績評價體系
為充分發揮業績考核的導向作用,甲公司對原來單純的財務指標考核體系進行了改進,新業績指標體系分為財務指標體系和非財務指標體系。其中:財務指標體系包括經濟增加值、存貨周轉率等核心指標:與原財務指標體系相比,用經濟增加值指標替代了凈利潤指標,并調整了相關指標權重。財務指標調整及權重變化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原財務指標體系
新財務指標體系
指標名稱
權重
指標名稱
權重
凈利潤
50%
經濟增加值
50%
存貨周轉率
15%
存貨周轉率
20%
……
35%
……
30%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據資料(1)中的第①項,指出甲公司2016年之前及2016年分別采取的預算編制方式類型。
2.根據資料(1)中的第②項,指出甲公司預算編制指導意見所體現的預算編制方法類型,并說明該種預算編制方法類型的優缺點。
3.根據資料(1)中的第③項,指出甲公司全面預算草案的審議程序是否恰當;如不恰當,說明理由。
4.根據資料(2),指出新業績指標體系引入非財務指標的積極作用。
5.根據資料(2),指出核心財務指標調整及權重變化所體現的考核導向。
【案例二參考答案及分析】
1.2016年之前預算編制方式的類型屬于權威式預算。
提示:直接向各預算單位下達年度預算指標并要求嚴格執行。
2016年預算編制方式的類型屬于混合式預算。
提示:理想的預算編制方式綜合了兩種方式的優點,簡稱“混合式預算”或“上下結合式”。
2.甲公司預算編制方法類型屬于增量預算法。
增量預算的優點是編制簡單,省時省力。
增量預算的缺點是預算規模會逐步增大,可能導致無效費用開支項目無法得到控制,因為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費用項目,可能使原來不合理的費用繼續開支而得不到控制,形成不必要開支合理化,會造成預算松弛及資源浪費。
3.甲公司全面預算草案的審議程序不當。
理由:董事會審議通過后,全面預算草案應當報經股東(大)會最終審議批準。
4.新業績指標體系引入非財務指標的積極作用:
①可以彌補財務指標的缺陷和不足;
②可以作為財務指標的先行指標;
③引入財務指標可以防止企業的不利影響在財務指標中的體現;
④能更好地對現有的管理行為做出評價;
⑤平衡計分卡中的許多非財務指標起到的綜合全面評價的作用。
5.核心財務指標調整及權重的變化所體現的考核方向有兩個方面,一是用經濟增加值替代了凈利潤指標,在計算過程中合理調整了會計報表中的一些項目,充分考慮了股權資本成本對企業價值的影響。與凈利潤指標相比,EVA在衡量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和經營業績時更為準確全面。二是更加注重存貨周轉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