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資產負債表觀從資產的本質出發, 強調收益應通過資產和負債變動來確 認和計量,凈資產的變動都應計入當期 損益,使之客觀公允地反映企業價值和 股東權益的現實變化。利潤表觀以交 易或事項為中心,認為在會計處理過程 中,因收入和成本合理配比產生收益, 而收入和費用經過合理配比程序后的 余值導致資產和負債的增減變動。本 文從資產負債表觀與利潤表觀的主要 區別著手,分析擔保公司如何運用資產 負債表觀更好地衡量和評價擔保申請 人財務狀況。
以資產負債表觀為主導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完善,無 論是投資者、債權人或擔保人對企業的 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新會計準則中的財務報表體系重心變 為資產負債表,進而促使企業著眼于企 業自身可持續發展,要求企業確保會計 信息的真實可靠,真正反映企業資產和 負債。通過企業凈資產來評估企業價 值和股東財富,改變了傳統利潤表觀以 短期盈利能力判斷企業價值的狀況。 此舉可合理管理資產和負債,優化資產 和資本結構,提高財務報表使用者的決 策水平。所以擔保公司對企業盡職調 查中以資產負債表觀為主導的審核思 路至關重要。 擔保公司在對企業盡職調查中也應 該以資產負債表觀為指導,從收入費用 的審核為主轉為資產負債的審核為 主。在盡職調查中,為了更好地衡量和
評價擔保申請人財務狀況,應較多關注 在企業財務報表中資產、負債和凈資產 的質量,要求審核人員克服短視行為, 關注企業長期發展的潛力。 首先,從資產負債入手,通過現行估 值技術,主要看企業是否高估資產或低 估負債,對于減值的資產是否及時計提 資產減值準備,對于預計負債是否進行 合理確認,特別是對于企業資產在未來 可能產生的效益是否進行合理評估,是 否嚴格規定企業應承擔的義務。 資產負債表觀最主要的是確保企業 資產和負債能公允計量,即采用公允價 值計量模式,以此計算企業的收益。即 使在發達國家,公允計量也存在某些客 觀的問題。再加上我國經濟發展區域差 異明顯,市場交易不活躍,而且現行估值 技術有限,企業要獲得相關資產和負債 的公允價值,一般為了節省費用就會運 用會計職業判斷,這樣得到的會計信息 質量不僅可靠性低也給管理層創造了操 縱空間,所以擔保公司在盡職調查過程 中,必要時可聘請專業人員進行評估。 其次,通過對財務報表數據進行定 量分析和風險評級,評價擔保申請人經 營情況和風險程度。例如,通過資產負 債表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計算 資產負債率或產權比例,分析企業財務 風險;通過計算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在 總資產中的比例分析資產的結構,判斷 企業類型;通過計算流動資產中各項目 的比重,了解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資產 質量等。 再其次,重點關注企業凈資產,評價 企業價值。擔保公司審核人員應更多 關注被擔保企業凈資產中留存收益的 變化,因為這部分的凈資產才是歷年來
企業收益的積累,可以用作再投資和作 為利潤分配,且留存收益越多的企業, 財務資源越有保證,可以不必依賴債務 或股東繼續注資來實現業務的擴展,當 然償債能力也越強。 最后,會計理論的核心內容和會計 準則的基本要求是邏輯,所以審核人員 應從邏輯進行判斷,會計人員是否合理 運用職業判斷,對每項交易和事項的經 濟實質是否進行分析,會計處理方法是 否根據會計準則規定的基本原理,并通 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得出了適當的會計 處理方法。
以利潤表觀為輔
企業通過財務報表提供有關企業財 務狀況、保值增值、經營成果和現金流 量方面的信息,反映基于歷史成本的經 營業績,是財務報告使用者在各方面進 行決策的重要依據。加上當前我國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狀態,特別是公允 價值計量的技術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 決,無論是會計理論還是會計實務,企 業以資產負債表觀為主導提供會計信 息都沒得到廣泛應用。 新會計準則提出財務會計目標是 “決策有用觀”和“受托責任觀”相互結 合,進一步表明企業應以資產負債表觀 為主,利潤表觀為輔,二者相互融合,更 多程度發揮資產負債表觀的指導作用。 所以擔保公司在盡職調查過程中應考察 企業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以資產負債表 觀為主,利潤表觀為輔,做到二者平衡。 在資產負債表觀下,收益是通過凈 資產的增減變動來計算的,以總額列式, 只能看到一個概括的收益情況,而在利
潤表觀下,收益的計量以具體的交易或 事項歷史成本來計量,會計信息具有良 好的可靠性,而且采用配比原則,更加關 注每筆交易所涉及的收入和費用的配 比,故可以以財務報表中利潤表信息的 詳細收益明細作為資產負債表的補充說 明。擔保公司在盡職調查中通過審核利 潤表,可進一步復核企業經營狀況。從 利潤表可以看出企業在特定時間內的銷 售收入,以及企業為實現這些銷售收入 發生的成本、費用,再扣除繳納稅金后企 業的收益情況,并進一步了解被擔保企 業更為詳細的收益明細。 總之,盡管在我國采用公允價值計 量存在的很多問題,以資產負債表觀為 主導在我國的發展運用受到很多的限 制,但傳統的利潤表觀下提供的會計信 息已經不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以 資產負債表觀為主導已是大勢所趨。 擔保公司在對被擔保企業盡職調 查中,應以資產負債表觀為指導,在會 計理念具體運用過程中強調以資產負 債表觀為主,利潤表觀為輔,既要關注 被擔保企業的短期盈利能力,還應關注 其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下,擔保 公司應規避資產負債表觀缺點,充分利 用利潤表觀的優勢,客觀評價企業會計 信息的質量。同時,我國應該大力推動 市場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完善資本市 場,盡早建立起一個及時有限、客觀公 正且可行的公允價值計量平臺,給會計 人員、相關職業人員提供公允價值計量 的基礎條件,使我國企業及相關單位在 日常財務處理和執業過程中更好地走 向國際市場,與國際大環境趨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陳文達 徐成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