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粵能電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財務部總經理李智: 應對 “一帶一路”下的 國際化企業財務管理挑戰
得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吳富中: 重塑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精益化水平
“一帶一路”引領著更多中國企業 走出國門,走向國際,謀求廣闊的發展 前景。 “走出去”也給企業帶來不小的財 務風險,尤其對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 發、金融等領域的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 更高要求。 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電力企業走 在前列。廣州粵能電力科技開發有限 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業務已延伸至 中南亞等地區,順利承接完成越南、伊 朗等海外項目。據該公司財務部總經 理李智介紹,他們積極探索財務管理的 轉型和變革,將挑戰轉變為機遇,推動 國際化企業財務管理變革和轉型。
企業財務管理面臨諸多挑戰
“‘走出去’將給習慣服務于經營活 動的傳統財務管理工作帶來較多困難, 如果企業的財務人員配備和財務管理 基礎無法跟上國際化腳步,將難以適應 外界多樣的變化。”李智說。 李智認為,出于業務發展的需要, 有 些企業持續擴招人員,而對于崗位專業技 能缺乏完善的相關技能培訓,造成了財務 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急需轉型和升 級。其財務管理意識也難以跟上國際化 腳步。 財務管理部門是企業進行經營活 動的輔助支持部門,但往往不被重視, 很難支撐企業決策和創造價值。有些 企業管理層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擴大 市場規模創造收入,往往忽略了在國際 化背景下由于經濟、政治、文化的不同 帶來的財務管理風險,沒有因地制宜地 制定財務管理策略,財務管理意識無法 滿足“走出去”的國際化要求。 同時,一些企業的會計核算信息化 程度不高,難以響應靈活的市場變化。 一方面,許多企業財務管理仍采用傳統 會計核算,造成了財務相關數據分散, 財務信息沒有進行統一整合,在對財務 數據進行分析時往往需要手動處理并 關聯匯總多方數據。由于數據量大且 財務數據要求精確度高,為了保證數據 準確可用,財務管理人員需要花費大量 時間在數據整理及核對上。另一方面, 一些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匹配的是傳 統業務,靈活應變能力較弱,無法根據 業務的變化快速更新迭代系統。 另外,國際化使得企業非常規的業 務越來越多,企業內部控制隨著全球化 業務開展,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現有 的內控防線已經無法有效抵御突如其 來的風險。 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開拓業務時,不 僅要面對國際上激烈的競爭,還需要隨 時注意匯率的波動和隨之而來的損失 風險,而目前的很多企業財務管理人員 管控能力比較薄弱,這些不確定性進一 步加大了企業財務管理的難度。
打造強有力的風險防控機制
企業只有正面迎接挑戰才能將其轉 變為機遇,才能實現國際化形勢下高效益 的財務管理,助力企業穩健發展。 在此過程中,邁出會計核算國際化 腳步至關重要,其關鍵是財務信息化。 企業要持續推動會計信息系統的更新, 使用高效的信息系統與國際接軌。 李智說: “面臨國際市場復雜的競 爭壓力,企業要及時掌握全面的財務數 據,并實現高效匯集處理,財務信息化 的支撐必不可少。”企業可通過統一的 財務數據平臺整合財務管理全流程、各 領域的信息,實現國際化業務信息的實 時動態掌握。通過財務“數據集中、業 務集中、管理集中”,有效實現業財數據 和資源一體化。企業還要依靠財務數
據挖掘,深挖財務信息價值,將財務數 據轉變為財務智慧,有效支撐管理層決 策,深化財務價值管理。 他表示,在運用信息化技術達到快 速效率的同時,更要注重打造強有力的 風險防控機制。 李智認為關鍵有兩點。一是建立 全面完善的風險防控機制,打造企業防 火墻,重點是加強內控制度建設,進行 事前防范、事中管控,同時需制定行之 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使企業全體員工 自上而下的目標利益與企業相一致,以 控制管理風險。 二是提升對匯率風險的管控意識 和管控能力。在開展業務經營時要強 化對簽約貨幣的選擇,在業務合同簽訂 時要注意收款、付款以及借款選擇的幣 種保持一致。 同時,財務管理人員要持續關注外 匯市場,在業務經營時合理判斷分析, 降低外匯波動問題而造成的風險。企 業還要加強金融工具的應用能力。金 融工具作為當前國際貿易所采取的重 要手段,是有效規避外匯風險的必要舉 措,企業可以考慮通過合理使用期貨等 方式降低外匯風險。
增強財務管理人才 國際意識
要想應對眾多風險,企業還需要培養 具有國際化財務管理水平的人才。 財務管理是專業化程度較高的領 域,加之國際環境的多元性, “走出去” 的企業需要財務管理人員掌握扎實的 專業知識,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更要
加深對國際金融環境的了解。 因此,企業要培養高素質且靈活應 變的財務管理人才,既需要挖掘內部人 才又要引進外部專家。李智介紹說,企 業要對目前財務部門的核心骨干進行 專業培訓,加強對這些財務核心骨干人 員的國際化視野培養;積極引進外部的 優秀國際化財務人才,招聘具有國際化 背景和豐富經驗的財務人才和專家,為 企業注入“新鮮優質的血液”,提高財務 管理人員的整體國際化程度。同時,企 業還需要搭配切實有效的績效考核及 激勵機制,鼓勵財務專家人才積極探 索,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 實際上,優秀的財務人才需要具備 國際化的財務管理意識,而這要從戰略 層面入手。其中,高層重視是基調,戰 略規劃是指導。企業管理層需加強全 公司對培育國際化財務管理意識的重 視,不僅是財務部門,也需要業務部門 重視,積極配合財務工作推動。企業還 要做好國際化財務戰略規劃,推動企業 目標實現。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宏觀經濟、 政治狀況、文化情況和法律制度各不相 同,需要國際化的財務管理意識。財務 部門在企業“走出去”之前,對各國經濟 情況和企業政策等都要做好充分研究, 為每一個國家制定適應于該國的財務 策略。 “企業國際化經營是一項充滿挑 戰的長期性工作,財務管理的國際化 也是如此。企業需要將國際化財務策 略逐層分解與落實,并與年度重點工 作、年度預算等關鍵財務管理內容相 結合,穩步推進財務國際化進程。”李 智說。
本報記者 何欣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