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鎮工業統計工作直接面向各基層企業,是縣統計局與基層企業聯系的紐帶,是整個農村社會經濟統計的重點。鄉鎮工業統計工作開展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全縣工業統計工作。鄉鎮工業產值也是全縣工業產值的“半壁江山”,以2001年為例,鄉鎮工業產值占全縣工業產值的85%;鄉鎮工業增加值占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的40%。,所以,做好鄉鎮工業統計工作,確保鄉鎮一級工業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對于保障全縣統計數據質量,發展農村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下,鎮一級工業統計工作情況愈來愈復雜,任務也愈來愈繁重,當前鄉鎮工業統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工作任務繁重、統計人員人手不足;統計涉及面廣、信息量大;統計手段落后;基層企業統計人員法制觀念淡薄等等,這些問題都嚴重地阻礙著統計工作的發展,下面,本人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就如何做好鄉鎮工業統計工作談幾點看法:
一、正確劃分“工業”與其他行業,建立完整的企業名錄庫。
首先,鄉鎮統計人員應該根據工業普查的規定界定轄區內的工業與非工業:如碾米等農產品加工屬工業,店鋪型自產自賣的豆腐店等不屬工業等等,這就要求統計人員必須要有一定的工業專業知識。在弄清如何界定工業之后,可以利用業余時間深入各街道村委結合基本單位普查數據建立一套完整的企業名錄庫,名錄庫一定要分居委(村委)建立,指標要齊全,尤其是“工人人數”、“生產能力”等與工業產值有密切關系的指標。由于農村工業規模小流動大,單位名錄變動也相應頻繁,統計人員應該及時掌握企業的關停并轉情況,新增企業情況,并調整名錄庫。
二、建立起完整的統計調查體系,抓好村級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
鄉鎮工業統計工作量大、面廣,尤其是一些面積較大,工業生產發展快的鄉鎮,如平山鎮,大大小小的工業企業達1千多個,每月要應付統計局和企業局的兩套報表,僅僅依靠鎮府統計員的力量是不夠的,要充分發揮居委(村委)的作用,做到每個居委(村委)都有專人負責工業統計,建立月報上報數據,半年報,年報上報企業名錄庫和分企業基層數據,要求居(村)委按照《統計法》的規定設置原始統計記錄和統計臺帳,建立健全統計數據匯總、檔案管理制度。并抓好業務培訓,提高居(村)委統計人員的素質。
三、抓大放小的同時,采用合適的抽樣調查方式。
縣一級工業統計中以年銷售收入500萬元為界線實行“抓大放小”的統計方法,鎮一級工業統計可根據本鎮工業企業規模,生產能力定一個合適的“界線”,如“年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為直報企業等等,抓住了這些大企業就等于抓住了工作的重點,對余下的小企業,可采取分居委(村委)按年報推算的辦法。但是比較準確的辦法應該是:將小企業按產值分為幾個檔次,每個檔次定期抽查幾個企業,用以推算該檔次的產值,從而推算總體產值。但是,不論采取任何抽樣調查方式,每年一次摸底調查,全面調查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多管齊下,確保數據質量。
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鄉鎮工業統計數據質量直接影響到全縣GDP的數據質量,統計人員在想方設法收齊統計報表,做好統計基礎工作的同時,要結合實際從多方面控制統計數據質量,主要有:
經常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的生產情況。
2、用各項效益指標檢查數據的準確性,如“勞動生產率”、“增加值率”等效益指標與工業總產值、利潤都有直接的聯系。
3、加強統計法制建設。結合“四五”普法,深入開展統計法制宣傳教育,增加基層企業領導和統計人員的統計法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