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文 / 周致
一、案例基本情況 2016 年 5 月,某國有獨資公司 A 集團公司因承建部分市重點工程項目, 根據工程建設進度,需要第三次采購部 分數量的 X 產品。A 集團公司行政辦公 會議上對招標方案進行討論,不同于第 一次和第二次公開招標采購 X 產品,本 次計劃采用邀請招標,招標估價約 990 萬元,招標監管單位是市重點工程招標 投標管理機構,開標評標地點是市公共 資源交易中心。集團根據市有關部門制 訂的《2016 年度市自主創新產品與優 質產品推薦目錄》制作邀請名單,目錄 中四家生產 X 產品的單位全部邀請:分 別為甲企業、乙企業、丙企業和丁企業。 承辦部門將邀請招標方案提交集團公司 行政辦公會議審議,匯報時指出丙企業 和丁企業沒有國家要求的 X 產品的生產 許可證。 為此,監事會在會上提出:一是 就為何沒有生產許可證的單位也進入 《2016 年度市自主創新產品與優質產 品推薦目錄》,建議 A 集團公司對該情 況做進一步核實。
二是國家質量監督檢 驗檢疫總局對 X 產品施行生產許可證制 度,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銷售或者 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 列入目錄產品,建議集團公司嚴格落實 相關制度。三是根據招標投標法相關規 定,建議 A 集團公司 X 產品的采購招 標方案為公開招標形式。 6 月,A 集團公司以專題會議形式 對 X 產品的招標方案再次進行討論,專 題會議未通知監事會成員參加。 7 月,監事會詢問該事項最新進展, 經辦人員告知邀請招標方案已經專題會 議討論通過,并已經向四家單位發送投 標邀請書,投標邀請書注明中標資格后 審,中標單位必須擁有 X 產品的生產許 可證。由于《2016 年度市自主創新產 品與優質產品推薦目錄》中僅甲企業和 乙企業擁有該生產許可證。集團公司擬 以該安排保證中標單位擁有 X 產品的生 產許可證。如果邀請招標的應標單位不 足的至少三家,需重新招標,到時第三 批 X 產品采購直接轉入公開招標程序。 7 月下旬,A 集團公司官網上發布 “X 產品供應中標公示”,預中標單位 為乙企業。經辦人員向監事會反饋,甲 乙丙丁四家企業均來參加投標,根據先 前確定的資格后審程序,淘汰掉沒有 X 產品生產許可證的丙企業和丁企業后,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選定的評標小組認 為甲企業和乙企業仍有競爭力,繼續評 標選定乙企業為中標人。 由于該項目招標過程存在較明顯的 不合常規之處,監事會對此進行了進一 步的關注,對甲乙丙丁四家企業的工商 公開信息進行了查詢,發現乙公司是甲 公司唯一股東,甲公司和丙公司監事姓 名相同,甲公司和丙公司有一位自然人 股東姓名相同,有可能三家公司相互之 間存在投資與管理關系。監事會立即約 談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和經辦人,要求 復核三家公司之間是否存在投資和管理 關系,并要求 A 集團公司將復核結果以 書面形式反饋給監事會。 8 月初,A 集團公司經復核,證實 上述三家公司之間存在投資和管理關系。集團行政辦公會通過決議:取消乙 公司中標資格,提交市重點工程招標投 標管理辦公室處理,第三批 X 產品采購 招標擬改為公開招標。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可進行如下四點分析:
1、市有關部門在制訂地方政策配 套性文件過程中過于強調對地方企業和 產品的支持 , 在制訂《2016 年度市自 主創新產品與優質產品推薦目錄》時對 入選企業和產品把關不嚴,將未取得 X 產品生產許可證的丙企業和丁企業也列 入目錄。
2、A 集團公司第一次和第二次采 購 X 產品時使用公開招標形式,第三批 采購時計劃使用邀請招標形式,前兩次 依據為國家法律法規,第三次依據為地 方政府制訂的規范性文件,更換招標方 式較為隨意。X 產品不論從其性質、用 途和總金額每個要素來看,都符合《招 標投標法》及《招標投標實施條例》規 定的公開招標的范疇。
3、根據招標投標法,投標人的資 格審查可以采用資格預審和資格后審。 如采用資格預審方式,沒有 X 產品生產 許可證的丙企業和丁企業投標報價之前 就會被淘汰,保證入圍單位都有相應資 質。在本案例中,A 集團公司在明知丙 企業和丁企業沒有 X 產品生產許可證的 情況下,仍實施資格后審方式,使得丙 企業和丁企業進入評標程序,然后取消 其評標資格,甲企業和乙企業兩家在評 標階段進行競爭。程序上存在明顯瑕疵, 不符合招標投標法關于規范招標投標活 動,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招 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經 濟效益,保證項目質量的原則和要求。
4、市重點工程招標投標管理機構 作為招標監管單位,市公共資源交易中 心作為開標評標平臺,在進行投標單位 的關聯方審查時,程序不夠嚴謹,存有 疏漏,未發現甲企業、乙企業和丙企業 之間存在投資和管理關系。 三、啟示和思考 本案例至少給我們以下四點啟示: 1、實際工作中,企業要始終堅持 以法律法規為準繩,依法依規,以公開 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招投標,不可隨意 變更招標方式和具體方案。 2、監事會的工作需要專業知識和 職業敏感并存,知微見著,善于從細微 的跡象深入思考,發現和揭示潛在的風 險。 3、市有關部門應加強對供應商產 品目錄的審核,避免將未取得生產許可 資質的企業產品列入推薦目錄。 4、招標監管單位和開標評標平臺 應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切實加強對法律 法規規定不符合邀請招標要求的項目嚴 格把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加強對應標 單位的資格審查。 ( 作者單位:市國資委監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