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勤教授首先從會計信息化的歷史和趨勢談起,重點介紹了智能財務和財務共享的實務應用,還介紹了信息標準和區塊鏈技術應用。
經濟的全球化和以互聯網技術及人工智能科技革命,以及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的不斷出現,為管理變革提供了強大的動因,也是促使會計轉型的重要動因。在這場深刻的變革中,財務轉型首當其沖,而財務轉型離不開會計信息化的支撐。會計信息從人工處理到計算機輔助處理,再到智能化處理,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微電子技術、大型計算機、數據庫技術的出現,計算機應用從科學計算拓展到數據處理和過程控制,也使會計信息化迎來了第一次浪潮,單項會計數據處理成為可能。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PC機、局域網、標準化操作系統及互聯網等技術的應用,計算機應用走出機房,進入辦公室,家庭,會計信息化也從單項會計核算走向全面會計核算,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會計信息系統得到了高度的應用和發展。當今世界,互聯網、移動通訊、云計算、物聯網、電子商務、人工智能、大數據處理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催生了網絡時代的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迎來了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的第三次浪潮。會計信息化也步入了以標準化、分布式、智能化、安全性為主要標志的第三次浪潮變革期。跨組織邊界、全產業鏈財務管理、財務決策支持成為會計信息化的主要標志。
基于互聯網新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普遍應用,未來,財務在工作方式、工作環境、所處角色、價值體現等方面,將發生系統性的全面轉變,如智能財務的提出與實踐。智能財務是一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它基于先進的財務管理理論、工具和方法,借助于智能機器(包括智能軟件和智能硬件)和人類財務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混合智能系統,通過人和機器的有機合作,去完成企業復雜的財務管理活動,并在管理中不斷擴大、延伸和逐步取代部分人類財務專家的活動;智能財務是一種業務活動、財務會計活動和管理會計活動全功能、全流程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智能財務不僅是財務流程中部分環節的自動化,也不僅是某個財務流程的整體優化和再造,而是財務管理模式,甚至是財務管理理念的革命性變化,它借助于人機深度融合的方式來共同實現前所未有的新型財務管理功能。相對于財務信息化階段注重財務和業務信息的整合以及信息的快速處理和實時共享,智能化階段則更注重企業各類信息處理的效率、效益和智能化的程度,如:利用物聯網、RPA和機器學習、專家系統等技術實現財務處理的全流程自動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減少差錯;基于神經網絡、規則引擎、數據挖掘等技術自動實現財務預測、決策的深度支持,以提升其科學性和實時性,這一階段再造的不僅是流程和組織,還會在更高層面上,對企業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進行再造。智能財務是建立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基礎上并結合企業互聯網模式下的財務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的實踐而產生的新形態,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建模與分析,利用人工智能的技術提供智能化服務,為企業財務轉型賦能,幫助企業打造高效規范的財務管理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風險,從而有效促進企業財務轉型。 智能財務是一個全新的發展領域,它的內涵和外延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它的體系架構也會由于技術和應用發展的變化而需不斷地調整。我們只有不斷跟蹤智能技術、財務理論、企業實踐的發展,抓住每一個探索智能財務理論和應用的機會,在不斷試錯中優化和演進,才能將智能財務的發展引向成功的彼岸。
財務共享服務是將不同國家、地點的實體會計業務拿到共享服務中心來記賬和報告,保證了會計記錄和報告的規范、結構統一、而且由于不需要在每個公司和辦事處都設會計,節省了系統和人工成本。其特點是利用信息技術以協議約定提供統一、專業化的服務,從而達到規模優勢,降低企業交易成本。不同行業和規模的企業都有采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經典案例,但最適合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是金融企業、服務企業、制造業的銷售網點、連鎖企業、通訊服務業等。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可能給企業帶來一些問題,比如:財務人員脫離業務,可能淪為輔助崗位;財務人員流失率可能會大幅度提高;可能導致內控的復雜性增大;溝通成本增加、責任的劃分問題復雜性加大;對信息系統的過度依賴;增大跨國企業的違規風險;可能對內外部審計和監管模式帶來很大影響;巨大的稅務風險及稅務機會成本;過于剛性的流程會阻礙管理創新;財務共享的進程與企業業財一體化發展方向相反等。
經濟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管理變革是促使會計轉型的重要動因,財務工作從核算、報表等事務性、低效率、低價值活動轉型到全面決策支持、高效率、高附加值的活動;財務管理的職能從“賬房先生”轉型到“軍事參謀”。信息技術與會計的融合、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因素驅動會計信息化,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會計信息化發展將呈現十大趨勢:業財深度一體化、處理全程自動化、內外系統集成化、操作終端移動化、信息提供頻道化、處理規則國際化、會計信息標準化、會計組織共享化、風險威脅擴大化、處理平臺云端化、賬簿去中心化。智能財務將是一種新型的、主流的財務管理模式,通過財務人員和智能系統的有機合作,完成企業復雜的財務管理活動,并在管理中不斷擴大、延伸和部分取代人類財務專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活動。
信息技術不僅促使會計發生重大轉型,同時促使企業組織架構正在變革,扁平化、柔性化、虛擬化、網絡化、共享化是企業未來組織架構的特征。依托信息技術,以流程處理為核心,以優化組織、規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減低運營成本或創造企業為目的,以市場化視角為內外部客戶提供專業化生產服務的共享服務中心正在形成。其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使財務的職責角色將逐漸向業務伙伴方向轉型,共享服務對基礎工作的專業支撐,是財務角色不斷拓展。由于共享服務顯著的規模效應,使企業得以迅速擴張。而且共享服務通過全公司統一的作業標準和流程,統一的制度和信息系統,統一的資金管控與調度,加強了企業風險管控。
會計信息化發展,財務機器人、電子發票、電子檔案等新管理模式和新技術的應用同時也會帶來社會問題,如正在使會計人員需求減少,通過對中國企業首席戰略官的調查,93%的受訪中國企業首席戰略官認同技術顛覆將重塑其所在行業,然而充分準備的中國企業寥寥無幾,只有30%的受訪中國企業首席戰略官表示已經準備好應對變革。那么積極應對并迎接科技變革對企業的影響是我國大部分企業面臨的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