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車瓊蕾 財政資金在中小學校的投入規模在逐年速增, 充分發揮資金效益, 提高使用效率成為重要課題。 據調査, 杭州市中小學校目前無一對預算管理進行監督考核, 導致財務人員對預算執行工作積極性不高, 預算執行工作不盡如人意, 建立公平公正的預算執行考核機制, 提高預算執行水平追在眉日度。
-、 中小學校預算執行現狀分析
( - )預算支出效率偏低
一是預算編制與支出的脫節。 學校各部門在編制預算的時候為爭取資金往往把預算做大, 但實際支出脫節,導致結余很大,造成資金浪費,預算執行效率偏低。
二是集中報銷延緩預算執行進度 。 學校的一些公用支出,比如差旅費,較多情況是零星支出,金額不大,但要上上下下找一圈領導簽字,財務部門的“嚴苛”審核也未必能一次通過,教師感覺麻煩,索性不報或者累積到年底一次性辦理報銷手續, 造成平時預算執行偏慢 。
(二)政府采購進程緩慢
當年預算指標下達- -般是四月份。學校首先根據政府采購規定編報采購計劃, 經上級部門批準后下達預算采購執行書, 組織采購活動。 經過采購信息發布、評審專家確定、采購評審管理、合同履約、驗收審計管理和績效評價、資金結算等流程,最終完成政府采購項目 。每個流程必須達到規定的公示時間。在直屬中學中, 后勤物業服務采購走完嚴格的政府采購流程, 往往已是學年結束之際。
政府采購進程緩慢雖然與流程繁復、 管理革新有關, 但與學校采購人員屬于兼職, 對政府采購相關業務流程不熟悉也有一定關系。尤其是一些特殊設備服務的采購, 如大型設備采購、 大型修繕工程會在普通的采購程序上增加調試、驗收、審計等流程,如果在招投標過程中出現任何差池, 那么前面的步驟全部歸零,必須重新公示、審批。有些學校出現過后動物業招標, 前面物業服務已經到期, 后面的物業還沒確定的尷尬局面 。 因此政府采購也常見集中在年末支付, 更有甚者因程序沒有走完, 需要來年重新做預算或者到財政部門審批延期支付 。
(三)項目支出無序
粗線條的預算編制到了執行階段問題叢生, 存在的現象有: 在項目資金中列支無關支出, 如設備購置費; 基本支出擠占項目資金, 能往項目資金靠的就列入了項目資金, 而不考慮與項目的實質相關性; 項目資金擠占基本支出,無預算或超預算的支出,就改變資金用途, 放在名稱類似、 實質不同的項目里開支, 以便“節省”使用限制較少的基本支出。項目之間相互擠占、 串用資金普遍存在, 還出現資金支付與項目核算內容、金額不一致的情況,未做到-專-款-專-用;少數項目負責部門期初對于該項目重點天注, 一旦發現該項目執行要求高、標準嚴、周期長耗費大量精力, 就會對該項目棄之不執行。某些項目執行進展緩慢, 年末結轉資金龐大,造成財政資金的閑置、浪費,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
(四)考核監管機制缺位
中小學校預算執行中的責任制沒有落實, 使得預算執行中的隨意性與主觀性較大, 臨時性與計劃外支出多 。
同時, 中小學校的預算執行管理工作缺乏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機制, 無法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
中小學校的預算執行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 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沒有貫徹透明、公開的原則,因而使人產生預算執行比較混亂的感覺 。
(五)責任主體不明確
學校普遍認為預算編制是財務部門完成的, 那么相應的預算執行也應該由財務部門來承擔。 但在實際預算執行中財務部門只是承擔了資金支付職能, 協助業務部門執行, 而業務部門才是預算執行的主體。 在預算執行管理中, 財務部門非專門的預算執行機構, 往往獨力難支。 特別是涉及多個部門的預算執行, 財務部門無法單方面進行管理。
二、 改進中小學校預算執行的政策建議
(- )提高全員預算管理意識
中小學校預算執行是一項涉及全校各個部門和每個教職員工的全面性工作, 必須將預算管理概念普及每個教職員工, 提高他們參與預算執行的主體意識, 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扭轉長期以來預算執行只靠領導和財務人員的傳統意識, 將預算執行滲透到學校的全面工作中去。
具體的工作需要從預算編制入手, 編制過程透明、 公開, 讓全校員工參與進來, 加強全校教職員工關于預算管理對學校運行發展重要性的認識; 適時開展預算管理、報銷流程的講座及培訓;適時推出相關審批人員的集中受理或者運用校園辦公平臺實現電子審批提高報銷的效率 。
在維護預算執行剛性原則的前提下, 明確預算執行的責任主體, 協調好各部門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利益, 打破各部門各自為政的局面, 使各部門相互配合通力合作, 及時消除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困難, 提高預算執行的效率和效果。
(二)加強政府采購預算執行管理
中小學校應在政府采購的制度框架內結合自身特點制定具體的采購流程。 在制度中明確需要政府采購的項目, 在預算編制之初就要做好前期的調研和準備工作, 確定具體的采購方式及所對應的市場價格、 適合采購對象的特點。一旦預算指標下達,相關的部門應積極行動,將采購計劃迅速成為實現,將規范性與有效性及時地結合起來。 對政府采購信息化系統學校設立專人管理,及時對申請審批、指標下達、采購審批進行追蹤管理。 優化采購流程、 減化采購審批程序、 縮短采購周期, 有效提高中小學校采購的規范性和時效性, 提高政府采購預算執行力度 。
(三)加大預算執行過程的監管力度
高效率的預算執行管理工作離不開完善的預算監督體系 。 它不僅可以保障預算管理.「作切實有效的實施, 還可以成為預算執行效果的檢測手段。因此,中小學校應不斷完善財政預算監督體系, 將預算執行納入學校的監督體系之中。預算執行.監督分成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 使預算執行整個過程者K處于監督體系之中。 糾正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差錯和紕漏, 避免項目資金的擠占和串用, 高效運行預算執行。
(四)加強預算執行考核力度
建立一整套的預算執行考核制度, 明確預算執行的考核機構、考核程序、考核原則、考核標準以及考核依據。建立由紀檢、監察、會計、審計等部門人員共同組成的預算執行考核小組, 加強預算執行過程和結果的考評。 在技術上運用信息共享系統對預算執行進行動態監控、定期分析、情況通報。年末對各部門的預算執行進行綜合考核, 考核結果作為獎懲和安排以后年度預算資金的參考依據。 對于在預算執行中有突出貢獻和成績的個人在評優評獎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傾斜,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中小學校實行財務公開制度,對預算執行情況定期公開,接受全體教職員工的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