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府資產管理意識薄弱
相對于行政事業資產的管理,政府資產管理更為薄弱。長期以來,由于政府資產存在分布廣、形態多樣、時間跨度長、經手主體多等特點,很多基礎管理資料無人保管、賬務不規范、管理職責不明確。一些政府單位未將政府資產管理視為自身的職責,沒有配套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政府資產管理基礎薄弱,是目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政府資產管理職責不清,體制不順
目前,政府資產管理主體不明確,管理職責不清晰,多頭管理的現象較為普遍。如城市道路的管理,存在住建部門、交通部門、公路管理部門、城投公司等多家管理單位。管理單位的管理職責、管理范圍、管理界限存在交叉,沒有形成統一協調的管理制度。大部分政府資產缺乏監督管理,或是監督管理不到位。
(三)政府資產財務管理不健全
長期以來,公路、水利設施、市政設施等公共基礎設施,土地、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資產,糧食、油料等政府儲備物資,一直由不同的部門管理,且沒有納入會計核算,管理方式也不統一。政府資產的財務管理嚴重缺失。很多政府資產的項目建設和財務管理不同步。事前缺乏科學詳實的預算編制, 多次追加成本,事中缺乏財務監管、核實不健全;事后沒有及時入賬,資產賬實不符。
(四)政府資產報告數據缺乏審核依據
政府資產報告試點工作涉及到一個大的資產概念,除了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資產外,還包括政府受托代理資產、經管資產等。特別是政府經管資產涉及到很多政府相關部門,需要相關部門提供專業數據,僅靠財政部門難以確認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四、對政府資產報告工作的建議
(一)明確主體,完善制度
明確政府資產管理主體、完善政府資產管理制度是健全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重要前提,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必要物質條件。夯實政府資產的管理基礎,對于提高政府資產管理水平、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具有重大意義。建議出臺政府資產管理辦法,從根本上理順管理體制,明確管理主體。依托政府資產管理辦法,探索建立完善政府資產報告制度,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各部門才能各司其職,各謀其事。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政府資產報告才能真正實現摸清政府家底,盤活政府資產、償還政府債務、指導政府決策的目標。
(二)加強頂層設計和高位推動
政府資產報告是一項全新的工作,許多部門還未認識到此項工作重要意義,工作的主動性和負責性不強。建議財政部加強頂層設計,充分發揮各級人民政府高位推動的作用,如以政府的名義下發工作通知,提出工作要求,推動工作進度,確保政府資產報告填報的質量和效率。
(三)修訂現行會計制度,探索研究政府資產會計核算制度
現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沒有將政府資產納入核算范圍。政府資產報告價值量的來源無法確定,建議對政府資產進行輔助核算,增加會計科目,完善會計核算體系,增加輔助核算辦法。通過健全會計核算制度,將政府資產納入核算范圍,為政府資產報告數據真實、準確奠定基礎。
(四)按照專業要求,探索政府資產計量方法
目前,政府資產報告的計量單位較為粗放,基本為“米、公頃、元”等常用計量單位。在實際填報過程中,不同類別的政府資產應采用專業的計量單位才能直觀反映資產存量。鑒于此,建議財政部按照具體的資產類別,與管理部門充分溝通后,采用專業的計量單位進行填報。在試點過程通過不斷細化計量單位,最終建立標準的計量單位體系。
(五)進一步完善指標設計,統一填報口徑
試點的政府資產報表在指標設計上不夠完善, 一些屬于政府資產范疇的內容無法填列。如城市道路的填報,交通部門職能反映由其修建管理的道路,其他部門修建的道路無法反映。再如城市綠化面積,在政府資產報表中,無相應的填列項。建議進一步完善政府資產報告指標設計,全面反映政府資產的構成。同時,進一步統一填報口徑,對專業填報數據通過舉例、列表等方式予以專項說明,以確保填報的數據規范,統計數據準確。
(六)加強指導和交流
政府資產報告試點工作是項全新工作,目前處于探索研究階段,缺乏可借鑒的經驗,建議財政部加大對政府資產報告的指導力度和培訓交流,通過學習交流,使各省政府資產管理人員不斷提高政府資產管理水平,確保政府資產報告工作全面推開。
(作者單位:自治區財政廳行政事業資產監督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