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2017 年第二次吉林省會計領軍人才培訓期間,吉林
省審計廳成京平處長利用 7 月 13 日一整天時間從國家審計
制度、審計業務基本程序、現階段審計監督的主要任務及具
體案例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警醒的課。讓我記憶尤其深刻。
一、審計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強調了審計的概念,審計是指審計機關依法獨立檢查被
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及其他與財
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監督財政收支、財務
收支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 法治國若干重大題的決定»提出,完善審計制度,保障依法
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
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履蓋。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重要講話
中強調:“要把黨內監督同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結合起來,
1-33
同法律監督、民主監督、審計監督、輿論監督等協調起來,
形成監督合力。”審計監督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
成部分,應自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
職責,突出服務“四個全面”戰略的貫徹實施,更好發揮審
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審計重要性和審計風險之間存在的關系
所謂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通過審計工作未能發現被審
計單位財務報表等會計信息中存在重大錯誤和舞弊的可能
性。審計重要性水平是審計人員從財務報表使用者角度,運
用職業判斷確定的一個可接受的重要性數量標準。審計實踐
證明,重要性水平與審計風險之間存在著反向關系,即重要
性水平越高,審計風險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審計風險就
越高。
總之,審計人員應當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合理確定
審計重要性水平。審計人員在確定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
范圍時,應當考慮重要性水平與審計風險之間的反向關系。
1-34
在確定審計程序后,如果審計人員確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
平,審計風險將增大。審計人員可以通過擴大內部控制測試
范圍或追加實施內部控制測試程序,以降低評估的重大錯報
風險;也可以修改計劃實施的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
圍,以降低檢查風險。
三、審計問題整改階段
«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指出:狠抓審計發現
問題的整改落實。
1.健全整改責任制。被審計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作為整改第一
責任人,要切實抓好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對重大問題
要親自管、親自抓。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和提出的審計建議,
被審計單位要及時整改和認真研究,整改結果在書面告知審
計機關的同時,要向同級政府或主管部門報告,并向社會公
告。
四、常見的違規類型及具體措施
成京平處長通過幾個違規類型,如:1.違反會計管理
1-35
規定的行為;2.違反帳戶管理規定的行為;3.違反“三公經
費”管理規定的行為;4.違反國有資產管理規定的行為;5.
違反決算編制規定的行為等等。讓我更清晰的明確了如果有
違規行為出現主要是:單位領導對財務工作的重視不夠、財
務審批不嚴格、審批程序存在漏 3、會計核算中心復核不嚴
格等形成的,所以我要在以后的工作注意以下幾點:1.要選
好出納、會計重要崗位的人員;2.建立業務崗位分離制約機
制; 3.有效防止和杜絕虛構業務事項、編造虛假資料等問題;
4.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5.主管財務領導要切實履行好法
定的財務管理職責。
韓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