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嘗試教學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邱學華老師創立并在數學教學中取得成功后,其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由于其特點是“先學后教,先練后講”,無論從學生還是教師方面考慮,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本人就如何在財務會計教學中,開展嘗試教學,提高財會專業教學質量,談幾點幾點體會。
自編案例
會計專業,對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處理,如果脫離企業,會計就不存在,如果學生對企業的情況不熟悉,那是很難理解會計相關概念,及其處理原理的。首先布置學生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去企業了解企業經營模式,讓學生了解熟悉公司運作,熟悉公司經濟業務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設想,就可以編制公司概況,編制公司經濟業務。
為了做到會計教學中,始終貫穿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我校企業財務會計這門課是安排在一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已經有一定的會計基礎知識,對會計崗位也有一定的了解。筆者作為專業老師及班主任通常會布置學生利用假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利用一周左右的時間,去熟悉一家企業的生產經營運作及財務流程等。返校后上交企業調查報告并張貼交流。這為學生模擬創業打下基礎,也為嘗試自編案例作好素材準備。
教學內容生活化
對于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企業經濟業務內容,結合教學內容,編寫接近生活、學生感興趣的案例準備題,讓學生事先分析解答,以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教學。例如,在材料購入的核算教學中,材料的實際成本包括買價、運雜費、途中保險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學生對于途中合理損耗計入材料實際成本難以理解,過去對一部分內容,花了不少教學時間及練習講解,不少同學還是難以掌握。于是,這一節內容,筆者試著采用生活化嘗試教學法,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編制特定的業務
教師只要布置學生業務聯系流程中的某一個過程,如從資金籌集、供應過程,生產經營過程,銷售過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模擬企業概況,仿照典型經濟業務,編制經濟業務題,并講出來,這種教學形式能夠促使學生去熟悉經濟業務內容,促使學生加強對企業經濟業務性質的理解分析,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學習興趣。
聯系財經法規
財務會計是一門法規性很強的課程,如果不能很好理解法規,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就不能依照法規做到得心應手。同時又因為財務會計教材是系統的,知識是循序漸進的,每一節新課,每一道例題都是前段知識的發展和延伸,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由于新舊知識的這種聯系,教學中的準備題就起到了橋梁了作用,準備題應與嘗試題緊密相連。
其他應注意的環節
1.充分發揮教材示范作用。嘗試題的出現,立即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欲望。學生積極參與思考,起到思維定向作用。由于學生自身素質的差異,自學能力強、基礎好的學生經過準備題的“鋪路”能夠順利解答嘗試題。而多數同學雖然積極性很高,但尚需輔助指導,這時教師出示自學內容同時給予點撥。出示教學提綱,附自學例題:在嘗試中,教師為學生創設嘗試的條件,給學生提出自學提綱,使學生能夠有計劃有目的地自學課本,自己探索,從課本中找到解題的方法。
2.重視信息反饋。在嘗試練習中,應用反饋原理,使學生了解自己所學到的新知識,并強化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學生通過自學課本,掌握了解答嘗試題的方法,幾個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教師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針對學生在操作練習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及時進行講解指導,使學生感到自學新知識并不困難。
3.嘗試學生間的討論與交流。學生通過自學課本,靠自己的智慧解決了新問題,就會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同時又急于用自己剛獲得的知識來解答嘗試題,這時教師要通過自學———解答嘗試題,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通過討論提出的疑問,使學生掌握新知識的規律就成了新課中的關鍵環節,把新知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在教學中讓學生找出課本上的例題與嘗試題的相同點及不同點,通過學生間的討論與交流,使他們更加確切的理解與消化新的知識點。
4.重視嘗試后的講解。在學生討論困惑的地方,教師給予及時的講解。教師此時的任務是引導學生理解掌握新知識,揭示知識的規律。
5.整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的個體差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分析能力,一定要把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有機的結合起來。智力因素是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其中以思維力為核心。非智力因素包括內動力、情感、意志、自信心、好勝心、責任感、榮譽感、獨立性等心理因素。多年教學實踐中認識到,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不是自發產生的,而是在教學中通過教師有目的,有意識精心培養而成。通常學生的智力因素差異不大,往往由于非智力因素強弱而影響學習質量的高低。所以智力因素同非智力因素必須有機組合,互相促進,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要達到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有機的結合,就要力爭作到以激發學習動機為前提;以知識結構為基礎,以思維訓練為中心,以主導與主題、教書與育人、教法與學法的結合為原則,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最終目標。
嘗試教學法讓學生試一試,有利于促進學生探索精神的形成,只有探索才能有所創新,給學生留有充分發揮想象和動腦筋的余地。嘗試教學法在財務會計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使我認識到嘗試教學的課堂氛圍對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影響巨大。而課堂是實施學生專業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因此在嘗試課上重點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有合理的課堂討論程序設計。討論題目的順序應從易到難,發言同學的素質有低到高,這樣效果更好,更理想。
2.要培養學生協作意識。學生的先天個性和后天的社會因素影響不同,每個人的素質有明顯的差異,嘗試過程要充分利用集體的有利條件,加強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和互相補充,互相提高。
3.要有針對性的講解。學生討論后,常常會留下懸而未解或解決不圓滿的問題,需要教師點撥指導,使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過去的經驗,去探索解決新問題,做到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