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袁國輝
企業的價值實現可以理解為通過以價值為核心的管理,使所有與企業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管理者、普通員工、政府等)均能獲得滿意回報的能力。它與企業的財務決策密切相關,體現了企業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以及持續發展能力,而這一切,又可以從財務報表上來找尋答案。那么,如何從財務報表看公司的價值實現呢?
對公司價值實現的簡要說明
(一)對公司價值的理解:從總資產與凈資產角度的闡述
企業資產的多少并不代表企業價值,企業的資產由兩部分構成:屬于股東的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表現為股東權益)和向債權人借入的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表現為負債)。企業的價值肯定不能用總資產的多少來進行衡量,因為向債權人借入的資產是要償還的。如果總資產越多,企業價值越大,公司只要多舉債,這一目標就能實現。
剔除掉負債因素,公司的價值能否用凈資產(股東權益)的多少來衡量呢?這需要考察公司資產的質量。實際上公司資產質量是有差異的,有的資產質量很高,如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等;有的資產的質量就要差一些,如應收賬款、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等;有的資產質量很低,被謔稱“垃圾資產”,如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遞延稅款等。正因為資產的質量存在高低之分,凈資產同樣不能代表公司的價值。
實際上,公司的價值取決其未來現金流凈量的折現,只有公司投入的資本回報超過資本成本時,才會創造價值。對這句話通俗的解析就是要實現公司的價值,有兩點至關重要,其一,公司要有利潤;其二,利潤應切實轉變為現金流入企業。
(二)公司價值實現的表現形式:凈利潤和凈資產的增加
在具體形態上,公司的價值增加大都表現為凈資產和凈利潤的增加。上文中,筆者談到不能用凈資產來衡量公司價值的高低,這里又說公司的價值增加大都表現為凈資產和凈利潤的增加,二者是否矛盾呢?回答是否定的,原因在于凈資產和凈利潤與公司價值是現象與本質的關系,現象不能代表本質,但本質能解釋說明現象。
企業的目標是股東權益最大化還是企業價值最大化是目前學術界爭議較大的話題。筆者不在于對二者的區別與聯系進行分析,在企業理財實務中,以股東權益最大化作為目標或許更便于理解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公司的利潤、公司的價值以及股東權益(凈資產)是完全正相關的。
對資產負債表構成的簡要分析
(一) 對資產負債表的理解
第一, 總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總資產大不一定意味企業實力就強。
第二,資產與負債均按照“流動性強弱”排列,流動性反映的是資產的變現能力;流動性強的資產相對而言資產質量也要高一些,但兩個概念不能等價。
第三,公司“凈資產”即“股東權益”,才是真正屬于股東的資產。
第四,從“未分配利潤”的正負可以反映企業前期經營狀況的好壞;資產負債表中的未分配利潤不僅是指本年的未分配利潤,而是指公司自經營以來所累計的未分配利潤。
(二)資產負債表對公司價值的反映
第一,看資產負債表應重點關注的是凈資產,而不是總資產,凈資產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公司的價值。
第二,資產的質量影響企業的價值,如,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遞延稅款等就屬于垃圾資產。
第三,應收賬款的多少既反映企業的銷售質量,又能反映企業價值實現的風險?!皯召~款”賬戶與企業的銷售收入相對應,有一筆應收賬款,就對應有一筆收入,自然也對應有相應的利潤。相對而言,現金銷售對企業是最有利的,因為它不存在壞賬風險;企業的賒銷往往都伴隨有較大的風險,賒銷所占銷售總額的比例越大,銷售的質量越低。另一方面,賒銷收現的時間越長,銷售質量也越低。銷售質量低意味壞賬發生的可能性越大,這也表明企業實現價值的風險越大。
第四,相關比率能反映公司資產結構的優劣,如資產負債率,流動資產比率等;資本結構越好,企業實現價值的風險越小。
第五,實現企業價值重點體現在增加股東權益。
第六,在股東不新投入資本的情況下,股東權益的增加體現在“盈余公積”與“未分配利潤”的增加。
對利潤表構成的簡要分析
(一)對利潤表的理解
第一,產生利潤的來源:①主營業務收入、②其他業務利潤、③投資收益、④補貼收入、⑤營業外收入。觀察企業利潤構成的比例可以看出企業的經營狀況是否正常,正常情況下,凈利潤應主要來源于主營業務收入。
第二,導致利潤減少的因素:①主營業務成本、②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③營業費用、④管理費用、⑤財務費用、⑥營業外支出、⑦所得稅。列出這幾項內容,旨在告訴大家企業節儉成本可以從那些方面入手。“主營業務成本”的發生體現在生產環節,“營業費用”的發生體現在銷售環節,“管理費用”的發生體現在管理環節,“財務費用”的發生體現在籌資環節,“營業外支出”屬于例外損失,“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與“所得稅”可通過稅收籌劃合理規避。
第三,銷售收入確認的標準:①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買方;②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③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④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的計量。具體解釋銷售確認的標準是為告訴大家在確認收入時不能僅僅以是否簽有銷售合同為標準。
第四,資產負債表中“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的增加取決于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潤”;“可供分配利潤”主要取決于公司“凈利潤”。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的聯系在于利潤表中“凈利潤”最終通過分配歸并到了資產負債表中“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之中。當然,也有分配現金股利和配股的情況。
第五,要實現公司價值,真正做到“股東權益最大化”,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增加企業的利潤。開拓產生利潤的來源,壓減導致利潤減少的因子。
(二)利潤表對公司價值的反映
第一,凈利潤是公司價值增加最重要的體現。
第二,利潤的構成能反映公司實現價值的能力,公司的主要利潤應由主營業務利潤構成。
第三, 主營業務成本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能體現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第四,營業費用與管理費用總額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能體現企業的管理績效。
第五,財務費用與負債總額的比率能反映企業借貸成本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