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校開展內部控制規范建設是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必然要求。近幾年,隨著我省高校規模擴大,教育經費投入增長,經費來源逐漸多元化,高校在預算執行和決算,在公務支出、資產管理、學科建設、繼續教育、科研管理、對外投資等方面,仍存在著較多的核算與管理問題。高校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對于規范內部經濟和業務活動,強化內部權力運行制約與監督,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提高內部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浙江中醫藥大學高度重視內控建設,積極行動,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內控建設經驗。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組織機構2016年9月,浙江中醫藥大學收到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的通知后,根據學校規模,及時成立了由校長、分管財務副校長、校紀委書記、校長辦公室、紀委辦監察審計處、人事處、后勤管理處、信息與教育技術中心、資產經營公司以及計劃財務處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內部控制建設領導小組。同時確定了領導小組職責,明確小組成員分工,指定學校計劃財務處作為牽頭部門,定期召開小組會議,建立暢通的溝通協調機制。
(二)做好人員培訓學校計劃財務處牽頭組建了內部控制建設經辦小組,該小組以計劃財務處各科室科長為班底,吸納內部控制建設領導小組各部門科長如:采購中心主任、信息中心主任、資產管理科科長等業務骨干參與。通過一段時間的校內外專業培訓,小組成員結合各自工作實踐,對學校經濟業務與財務業務如何融合有了深入的理解,一批內部控制建設骨干力量逐漸形成。在領頭人的帶領下,學校會計基礎規范化建設基礎扎實,會計核算技能逐漸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逐漸領先全省高校。
(三)制訂工作步驟學校計劃財務處依據“權責對等、制衡有效、運行順暢、執行有力、管理科學”的內部控制建設原則,廣泛調研、征求意見,對計劃財務處負責的學校層面和業務層面經濟活動進行了“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梳理。如有無建立單位層面的會計機構管理制度;有無建立與業務層面的預算業務、收支業務、債務業務、對外投資業務等相關的管理制度與辦法。同時根據學校財務工作的實際情況,制訂詳細的工作步驟與要求(詳見下表)。
二、制度基礎
近幾年,學校計劃財務處先后牽頭編印了《高等學校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一書、《高等學校財經法律法規匯編》上中下三冊;牽頭撰寫了《浙江省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制度范本》,主持了省財政廳《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軟件開發與推廣應用》研究項目等省級層面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同時,也加強了學校內部會計制度建設,通過“制度+辦法”的模式,先后出臺了“《浙江中醫藥大學預算管理制度》+《浙江中醫藥大學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浙江中醫藥大學預陰陳義明第一步院因財務部門對自己負責的預算堯收支堯債務等業務管理情況比較熟悉袁可直接進行各項業務的流程細分袁比如收支業務活動中的支出業務袁按支出申請堯審核堯審批堯支付堯核算與歸檔等流程進行細分遙第二步院根據具體的業務流程袁查找關鍵節點遙比如支出申請里的預算指標堯調整追加堯口頭申請堯經辦人匯總堯相關負責人審核等節點遙第三步院根據關鍵節點袁查找各個節點存在的風險遙比如新增預算需求的真實性與科學性曰支出范圍符不符合要求袁標準有沒有偏高等遙第四步院根據風險等級袁采取對應措施袁進行防范控制遙比如對支出支付的控制袁嚴格執行公務卡結算曰嚴格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曰實行無現金管理等遙第五步院如果業務管理結構不合理袁崗位設置及分工不科學袁需要對業務管理結構進行重建袁不相容崗位進行分離遙比如政府采購指標的管理遙第六步院對不符合內控制度建設規定的業務袁起草制度征求意見稿袁修訂原來的管理制度與辦法袁并根據新的制度與辦法袁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遙第七步院編印工作手冊袁包含各項經濟活動的管理結構堯風險點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覽表堯新的管理制度與辦法以及權力運行流程圖遙基于內部控制規范的財務會計制度建設———以浙江中醫藥大學為例計劃財務處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步驟與要求算績效管理暫行辦法》”;“《浙江中醫藥大學收入管理制度》+《浙江中醫藥大學票據管理辦法》、《浙江中醫藥大學學費收繳管理辦法》”;《浙江中醫藥大學支出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與辦法,在規范學校權力運行、提高內部治理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建設成果
2017年5月22日,經學校內部控制建設領導小組審核,校長辦公會審議通過,浙江中醫藥大學發布了首批與財務管理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根據本次內部控制建設的要求,學校保留了《浙江中醫藥大學預算管理制度》、《浙江中醫藥大學學費收繳管理辦法》等符合內部控制建設與評價要求的制度和辦法;修訂了《浙江中醫藥大學收入管理制度》《浙江中醫藥大學支出管理制度》《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貨幣資金管理辦法》等不符合內部控制建設與評價要求的制度和辦法;新制訂了《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會計機構管理制度》《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債務管理辦法》《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對外投資管理辦法》等制度與辦法,基本形成了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內部財務會計制度體系。
四、基于內部控制規范的財務會計制度體系特色
(一)強調預算控制、源頭管理內部控制特別強化對經濟活動的預算約束,使預算指標控制貫穿于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如《浙江中醫藥大學預算管理制度》規定,學校應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又如《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支出管理制度》明確規定,學校根據年度預算方案和項目預算書中核定的經費額度控制支出?!柏攧找恢ЧP”不得超預算審批經費申請,經辦人不得超預算或無預算開展業務活動。
(二)完善專家咨詢、集體議事決策機制內部控制十分強調決策、執行和監督三權的相互分離,對“三重一大”事項,明確規定實行集體決策。如《浙江中醫藥大學對外投資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學校黨委會或校長辦公會為學校對外投資的決策機構,負責對外投資的決議;學校國有資產管理領導小組為學校對外投資的管理咨詢機構,負責對外投資方案的審議;資產經營公司為學校對外投資的具體管理部門,負責對外投資方案的論證。又如《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貨幣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學校銀行賬戶的設立及達到公款競爭性存放要求的資金,須報校長辦公會討論通過后進行競爭性存放。再如《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債務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學校黨委會、校長辦公會是學校債務管理的決策機構。
(三)完善全員參與、歸口負責機制內部控制需要全員參與,歸口負責,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進行控制。如《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收入管理制度》明確規定,學校收入的組織和管理,遵循“統一領導、歸口管理、依法組織、注重效益”的原則;歸口管理部門負責收費項目的立項申報、收入預算的編報、合同的簽訂、收入催繳等工作。又如《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支出管理制度》明確規定,學校支出實行歸口管理,由各職能部門建立管理辦法,或者實行特別審核;按照“誰的經費誰簽字,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財務支出分級審批制,實行“財務一支筆”審批辦法。
(四)完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定期輪崗機制內部控制規范的核心是分工和制衡,具體體現在不相容崗位的相互分離,即申請與審核審批、審核審批與執行、執行與信息記錄、審核審批與監督、執行與監督等崗位要相互分離。內部控制關鍵崗位人員要實行定期輪崗。如《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會計機構管理制度》明確規定,計劃財務處要按照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原則,設置預算管理、審核、復核、資金結算等崗位,并實行A、B崗制,可以一人多崗,也可以一崗多人,做到分工不分家,提高工作效率。又如《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收入管理制度》規定,計算機收費人員可以一人多崗,但是收費數據審核與計算機收費崗位不能同一人。
(五)積極貫徹重要性、適應性原則內部控制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對重要經濟活動、可能存在重大風險的環節實施重點控制,并且要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如《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支出管理制度》提高了“大額資金支付實行分級審批制”的額度,具體如下(詳見下表)。制度中對“分管或聯系校領導”審批(或審簽)的范圍進行了明確:教學、科研、后勤、實驗、思政專項,在“財務一支筆”簽字基礎上,分別由分管教學、科研、后勤、實驗、思政的校領導審批。其他經費,學院的由聯系校領導審批;部門(單位)的,由分管校領導審批。作者單位浙江中醫藥大學支付形式審批人調整前額度調整后額度一次性支付業務財務一支筆2 萬元以下5萬元以下分管或聯系校領導2萬~5萬元5萬~10萬元分管財務校領導5 萬~10萬元10萬~20 萬元校長辦公會10 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上附有學校合同、協議書等業務財務一支筆10 萬元以下50萬元以下分管或聯系校領導10萬~50萬元50萬~100 萬元分管財務校領導50 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