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茍海霞
政策是政府調控經濟社會運行的重要工具,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手段。2014年以來,審計機關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擔當新使命,履行新職責,把促進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作為重要的政治責任和頭等大事,持續組織開展跟蹤審計,有力助推中央關于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宏觀調控部署的貫徹落實。當前,政策落實跟蹤審計要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發展、改革、安全、績效”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五個創新”,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審計支撐。
一是創新審計思路。全面把握被審計部門、地區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的總體情況,以政策目標、政策執行和外部效應為切入點,關注政策目標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國家發展戰略規劃和其他宏觀政策的契合度和協調性,以及政策輸出和執行過程的最終影響與政策預期的一致性,強化政策績效和外部效應評價。
-26 -
二是創新組織方式。發揮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的統領作用,構建“大項目”審計、“大兵團”作戰、“大數據”分析的工作新模式,破除審計機關之間和審計機關各部門之間的“地盤”意識,橫向縱向全方位推進審計工作高度融合,創新審計資源配置、業務管理和結果運用等機 制,促進審計工作統籌部署、協調推進。
三是創新審計方法。堅持創新驅動、成果導向,構建“總體分析、發現疑點、精確延伸、系統研究”的數字化審計方式,在數據分析中引入業務數據、管理數據等非財務數據以及外部數據;在審計業務、管理、組織、技術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審計過程的規范化、實時化、協作化和標準化,共享審計方法經驗。
四是創新審計理念。充分聽取政策制定和主管部門意見,充分利用專家、智庫研究成果,對審計發現問題的研判上,將“容錯糾錯”理念貫穿審計工作始終,積極促進政策制度的規范和完善,審慎區分探索實踐和以權謀私、無意過失和明知故犯、工作失誤和失職瀆職,實事求是地做出處理和提出審計建議。
五是創新成果利用。堅持內外部成果利用同步推進,使審計成果的防護性作用、建設性作用和影響作用融合發揮,將揭示反映問題與推廣先進經驗做法相結合,既堅持問題導向,體現出普遍性、趨勢性;也對可推廣、可復制的好經驗、好做法和積極整改正面典型繼續予以反映,促進總結完善,推動形成新的制度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