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內部控制論文 > 內蒙古財政內部控制建設紀實前進中的財政內控

內蒙古財政內部控制建設紀實前進中的財政內控


 2015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準確把握財政內控的要義和精髓,立足實際,從建立制度入手,以見效管用為終極目標,以內控考核評價為內控制度落地的主要抓手,并在強調各地特色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強化對基層財政內控建設的指導,實現了內控建設和實效“雙豐收”。

  把內控考評當成制度落地的強力抓手

  “這是一項沒有先例,無可借鑒,需要創新的工作。”內蒙古財政廳監督檢查局一處處長谷占升深有感觸地說。

  “在內控制度建設上,特別是在內控考評制度的制定方面,我們應該走在了全國多數省份的前面。”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監督檢查局常務副局長李涌波的話語里透著一股自豪。

  內控制度體系由內控建設制度和內控考評實施制度構成。前者解決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后者解決如何確保制度落地及獎優罰劣問題。“后一個問題是內控建設的關鍵。”李涌波認為。

  內蒙古財政廳在內控制度建設方面下足功夫。2016年上半年,制定并實施了“1+7+30”的內控制度,即1個基本制度,7個內控辦法,30個處室、單位。這些制度被裝訂成了四大本,共120多萬字,查找出風險點2160個,并相應制定了2317條風險防控措施。

  如何保障這些制度得到有效落實,而不是“掛在墻上、放進柜子”?對于這一問題,財政廳領導在關心、各處室在關注。

  為保證內控制度的有效實施,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內蒙古財政廳著手謀劃制定財政內控實施辦法。2017年一季度,財政廳內控辦集中力量起草了《自治區財政廳內部控制風險事件報告、通報制度(試行)》《自治區財政廳內部控制考核與評價辦法 (試行)》《自治區財政廳處室、單位內控自評辦法(試行)》三個文件,明確了內部控制的報告遵循原則、時限要求、責任追究、年度測評、考評工作組織、考評內容、考評程序、結果運用、自評工作組織、自評內容、自評工作程序、自我評價的考核運用等事項。三項制度相互依托,層層遞進,為財政內控制度落地實施提供了方法和保障。

  “三項制度的重點和核心是內控考核與評價辦法,其中的關鍵是考核與評價指標的設立。”全程參與上述三項制度制定的谷占升介紹說。

  為強化內控權威性,讓這項工作得到財政同仁的認同、形成共識,內蒙古財政廳內控辦在積極謀劃、仔細研究、廣泛查詢的基礎上,與中國內控中心行政事業研究所等部門合作,借助第三方力量,共同創造性地制定了內控考評指標體系。

  谷占升對這一指標體系進行了詳細解析:該體系從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執行體系有效實施、內部控制信息化、風險管理與自評四個方面構建了評價指標。其中,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15個,三級指標30個。

  考評指標形成后,自治區財政廳內控辦廣泛征求并充分吸納了廳內各處室、單位特別是財政廳領導的意見。內控考評指標及相關辦法的出臺,讓各處室倍感壓力,但也獲得了認同。

  “內控抓手找到了,內控成效也已初步顯現并將持續顯現。”谷占升對此感到欣慰。

  目前財政廳各處室、單位正按照上述辦法開展自評工作。自治區財政廳內控辦正在制定方案,對各處室、單位2017年上半年內控開展情況進行對標及試評價。通過扎實工作,進一步梳理流程、發現問題、防范化解財政風險,確保財政資金、人員雙安全。

  “我們準備在今年底進行一次正式的考評。”谷占升說。

  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黨組成員、總會計師叢建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半年乃至以后的一段時間內,財政廳都會狠抓上述三項制度的落實工作,即排查風險點、檢測防控措施是否真正有效、檢驗考評結果應用的落實情況等。對在落實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將逐步進行完善。

  財政專家分類指導精準施策

  財政內控四級聯動,向基層挺進是內蒙古財政內控建設的特點之一。為保持財政內控的整體推進態勢,內蒙古財政廳在抓好自治區本級財政內控建設的同時,時刻關注盟市、旗縣財政內控建設。

  內蒙古各盟市、旗縣財政在內控方面也做了積極探索,一些地區取得的成效可圈可點。但由于人員少、信息不匹配等原因,許多地區在內控建設和實施中仍存在諸多問題。谷占升告訴記者,自治區財政對基層財政部門的指導是否到位,已成為盟市、旗縣財政內控建設能否健康開展、發揮應有功效的重要一環。

  為此,財政廳內控辦多次到盟市、旗縣對內控工作進行具體指導。今年5月份,谷占升帶領由監督檢查局工作人員、中國內控中心行政事業研究所所長孫琳等3位專家組成的工作組走訪了包頭、鄂爾多斯等4個盟市、8個旗縣,指導內控工作。

  同時,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內控辦從轉變工作作風入手,發揮機關管理團隊與專家團隊兩方面力量,通過調研、培訓等方式加強對基層財政內控工作的指導,破解基層財政部門在內控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受到了基層財政部門的歡迎,收效良好。

  谷占升舉了幾個例子:

  各盟市、旗縣財政部門普遍感到編制少、人手緊,難以解決內控工作中要求的關鍵、不相容崗位分離問題。對此,自治區財政廳內控辦及孫琳等3位專家為基層財政部門提供了解決辦法:對不相容崗位進行梳理,科室內部人員不足的,可跨科室、跨層級設崗。

  在流程審核方面,針對部分地區由于人手少、業務流程專業性強,內控辦審不了、審不好的情況,自治區財政廳內控辦推廣了呼倫貝爾市財政局由業務科室交叉互審的經驗模式,有效緩解了人員不足問題,提高了科室的參與度。

  在內蒙古許多地區,特別是財政內控工作推進比較深入的地區,財政部門感到,財政內部風險相對好控制,但與財政收支有關的外部風險越來越突出,存在著落實外部風險防控難的問題。對此,孫琳等3位專家也給出了解決辦法;首先要落實好財政部門的內控工作,然后逐步將內控理念和要求向相關部門拓展;有條件的地區可由同級政府牽頭組織開展部門間內控工作;加強與同級紀檢、審計部門的協調,防范、化解內外風險。“這一建議在今年5月份得到包頭市青山區政府領導的認可。”谷占升高興地說。

  內控信息化建設是內控制度落地的重中之重。目前,內蒙古財政系統普遍存在財政信息“孤島”現象及數據難以整合利用的問題。各旗縣財政部門使用上級部署的各類信息系統在應用中存在問題較多,影響內控措施的固化與落實。對此,孫琳等3位專家建議:一是各級財政在內控建設中,將財政信息安全作為必要內容單獨列出,制定具體業務操作規程,防范信息安全風險,使信息化符合內控要求。二是在各項業務操作規程梳理優化的基礎上,基于現有財政信息化現狀,將內控業務流程與財政信息化建設相結合,使內控實現信息化管理。

  針對鄉鎮財政內控建設是五級財政內控的短板問題。專家認為,鄉鎮財政內控建設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具體崗位梳理流程、查找風險點,制定行之有效的風險防控措施。旗縣財政要強化對鄉財政指導,統一做出安排。

  為業務工作增加了一道“安全閥”

  “內蒙古財政內控建設從無到有,歷經兩年多的時間,實現了‘要我內控’到‘我要內控’的轉變。”談到內控建設取得的實效,李涌波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在這兩年的全廳年度工作總結中,各處室都把內控工作當作亮點介紹,為本單位的業績加分不少。”

  “內控制度為我們的業務工作增加了一道‘安全閥’。”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國庫處副處長、國庫支付中心主任戴紅給記者講了這樣一件事:

  為了預防財政資金風險,財政部下發文件,禁止預算單位從零余額賬戶向實有資金賬戶劃款的行為。為貫徹這一制度,根據內控制度要求,國庫支付中心查找出了兩個風險點,并專門開發了一套信息系統,把對預算單位的監管要求固化到系統中,實現了實時預警。同時,國庫支付中心為此專門設置了一個崗位,負責審核。自治區財政廳國庫處于2016年根據內控工作要求修訂了《自治區本級財政動態監控管理辦法》,從今年1月1日起實施,對預算單位從零余額向實有資金賬戶劃款行為實施事前監控。同時,定期(每季度)通報相關情況,每個月反饋相關問題。上述舉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至今年6月底,內蒙古自治區本級預算單位從零余額賬戶向實有資金賬戶劃款筆數減少了1000多筆,減少比率達20%。

  “預算單位從剛開始對內控工作的抵觸到現在認為是對財政資金和單位干部的一種保護措施,真正顯現了內控制度的效果和威力,也表明了財政核心業務內控落實到位了。”戴紅告訴記者。

  財政廳辦公室、行政處、經濟建設處等部門按照內控要求,全面推行了A/B角制度。處長與副處長互為A/B角,副處長與經辦人為A/B角,經辦人之間明確A/B角。確保責任清晰,效率提高,收效明顯。

  內控制度實施后,內蒙古財政廳對現有信息系統按照內控要求進行梳理;對擬上線運行的新信息系統由內控辦和信息中心牽頭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開展測評,只有達到內控要求,確保財政資金安全方可投入使用。同時,在財政信息平臺開發財政監督與內控模塊,適時開展監控,用現代化手段管控信息技術。

  為推進內控建設成果運用,內蒙古財政廳將財政內控工作納入對下考核體系。自治區財政監督局對各盟市考核,內控建設的分數占15分。自治區財政廳對各盟市財政局年度依法行政、依法理財考核,財政內控建設占5分。此舉使內控建設在財政管理中發揮了應有功效,地方財政對此的重視程度大為提高。

  地方財政內控工作亮點紛呈

  在自治區本級財政內控建設成效可圈可點的同時,內蒙古地方財政的內控建設也是亮點紛呈,各放異彩。

  包頭市財政局在內控操作規程制定中沒有簡單照搬上級部門做法,而是根據當地實際,針對政府采購、資金撥付、工資統發等業務流程制定內部風險防控措施,彰顯出地方特色。

  包頭市財政局副局長張延民舉了一個事例:包頭市本級財政按照內控流程梳理再造的內在要求,考慮到基本支出預算是按人員編制、工資標準、經費定額等據實核定的實際情況,在編制2017年部門預算時,將以往“二上二下”的基本流程進行了精簡,實行“基本預算‘一上一下’,項目預算‘二上二下’”的編報程序。“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預算單位的工作量。”張延民說。

  包頭市青山區財政局在內控建設方面則別出心裁。該區財政局局長武志強介紹說,區財政局有重大事項均在黨組會議上討論和決策,紀檢組長擁有對所議事項的否決權。重大事項決策經民主討論后由紀委派駐財政局紀檢組做合規性審查,將外力對自身權利的監督約束程序化。“引進外部監督,并和內部約束機制相結合,我們青山區的實踐證明,此舉更能彰顯內控制度的效果。”武志強評價說。

  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作為全盟財政內控建設試點縣,全局上下高度重視,快速落實,在制度設計上把內控重點聚焦在財政權力運行的核心業務、關鍵環節,并有針對性地制定了相應的風險防控辦法,同時兼顧了機關人事與財務管理、政府采購與購買服務管理、內部審計與監督等工作內容。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