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后,國際上對提高審計質量、提升審計報告信息含量的呼聲日趨強烈,同時,我國面臨著深刻的經濟社會轉型期,如何有效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公司財務信息可信度,有效防范審計風險成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的內在要求。
2016年12月,為了適應資本市場的改革與發展,滿足政府部門、監管機構和投資者日益迫切的要求,財政部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借鑒國際審計經驗和成果,印發《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等12項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新審計報告準則)。新準則發布將會提高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增強其決策相關性;提高審計報告的溝通價值,增強審計工作的透明度;強化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提高審計質量。與此同時,對注冊會計師、上市公司財務部門、企業內部審計人員都提出了新標準、新要求,如何快速吃透準則、應對變化成為迫切而重要的問題。
(一)審計準則最新變化概述
·審計準則修訂的必要性和現實條件
·審計工作的國際發展趨勢與準則趨同
·我國審計準則修訂歷程及現實作用
·準則修訂對企業、注冊會計師等帶來的影響
(二)新審計報告準則詳細解析
·新審計報告準則的積極作用和現實意義
·審計事項溝通相關準則詳細解析——1504、1151號等
·提升審計報告信息含量相關準則詳細解析——1501、1503號等
·強化主體責任、提升審計質量相關準則詳細解析——1324號等
(三)新準則執行過程中問題案例分析
·新舊準則對比及實務影響
·通過案例分析新準則執行過程中的重難點
·通過案例提供新準則實施的樣板參考
·通過反面案例梳理新準則的現實關注和要求
(四)審計行業價值增值和風險防范
·新審計報告準則修訂下的職業道德規范重塑
·審計行業從業人員的新定位和價值增值發現
·實現審計行業從業人員價值增值有效路徑
·準則修訂背景下的審計風險新認知和有效防范
(五)如何盡快適應、落實新準則修訂——結構化研討
·執行新準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
·執行新準則過程中的重要關注點
·有效執行新準則的現實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