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度江蘇省省級專項資金績效目標經過“二上二下”編制和審核,目前已全部確認下達。今年,江蘇省共有65個省級部門編報了476個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目標,涉及經濟、社會、民生、環保等領域,納入績效目標管理的資金1200億元,其中省級財政專項資金667億元。這是該省在去年實現省級專項資金績效目標全覆蓋的基礎上,部門專項資金績效目標編報范圍的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江蘇省財政廳不斷建立完善“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推進預算績效管理與財政業務需求相結合,與預算管理各環節相融合,與預算單位強化項目管理、提升管理成效相契合,讓預算績效管理有“績效”,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從2012年至今,共有4個年度財政部工作考核結果為優秀,1個年度考核結果為良好。
預算績效目標全覆蓋
預算績效管理是政府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以支出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模式,要求花盡量少的資金、辦盡量多的實事,向社會公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加強預算績效管理首先是要加強績效目標管理。部門和單位在申請預算時,要按照要求設定績效目標。績效目標設定得比較合理,績效指標設計得比較科學,績效跟蹤和績效評價就不會偏離方向,績效評價就能正確反映使用績效。
“我們突出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龍頭作用,有計劃、分步驟地逐年擴大績效目標管理范圍,實現了省級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做到了績效目標與預算管理的同步布置、同步申報、同步審核、同步批復、同步公開。”江蘇省財政廳副廳長李建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隨意打開《江蘇省省級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目標申報表》看到,申報表主要由基本情況表,績效目標、評價指標與標準值表,績效目標審核表三部分構成。基本情況表內容包括:設立依據、立項必要性、實施可行性、資金用途、使用范圍、分配方法、績效目標(簡述)、上年度執行情況。績效目標、評價指標與標準值表內容包括:績效目標名稱、目標值、目標值制訂說明、資金申報計劃、項目實施計劃與資金支出進度,每項都有若干小項,共有109項。績效目標審核表內容包括:項目立項與資金審核(30分)、項目資金支出與實施計劃進度審核(10分)、績效目標、評價指標和標準值審核(60分)。每項也分為若干小項,全部量化為更小的分值。
審核表的下方,清晰地列出了業務處和績效處的審核內容。其中,業務處須審核是否立項,資金匹配情況;項目基本信息、資金支出與實施計劃進度情況;績效目標是否指向明確、合理可行;績效處須審核績效目標完整性、重要性及細化量化情況;評價指標規范性、經濟性情況;標準值是否科學合理。審核職責分工反映了內部協調和責任機制的建立。
根據綜合評審等級,決定項目是否進入下一預算流程。得“優”“良”“中”的進入下一預算流程,得“差”的不進入下一預算流程。其中優(90—100分)、良(80—89分)、中(60—79分)、差(小于60分)。
早在2009年,江蘇省財政廳就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專項資金績效目標管理試點工作。2010年,將試點擴大到省級6個部門共72個項目。省財政廳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和操作規程,研發了嵌入部門預算管理軟件系統的預算績效目標管理模塊,編印了預算績效目標編制指導手冊,并對有關業務人員進行了專題培訓。
項目涉及科技、教育、社會保障、經濟貿易、農業、環境保護等領域,設定了72個績效總目標、近300個階段性目標,制訂了1000多個考量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的績效評價共性、個性指標及標準值。省財政廳邀請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等院校和行業方面的專家教授組成綜合評審組,分別進行綜合評審。專家對試點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項目逐項打分,評出“優良中差”等級,專家組合議出具綜合評審意見。
2016年,共有61個省級部門編報了499個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目標,納入績效目標管理的資金達3127億元,比2015年增加了736億元,增長31%。實現了省級專項資金績效目標全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江蘇省財政廳首次選擇經重點評審的20個省級部門的20個項目開展預算績效目標公開試點,各試點部門均在門戶網站專欄公開了相關項目的預算績效目標。在此基礎上,2017年,繼續選擇另外20個部門的20個項目績效目標組織專家評審,并在各部門門戶網站上公開績效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