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存貨主要由藥品、衛生材料及其他物資組成,且在醫院的整體流動資金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對于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來講,醫療活動中涉及到的藥品和各類耗材品種規格繁雜、價格差距懸殊,需求量、采購量、庫存量、流轉量不斷攀升,隨著臨床各項高新技術的開展應用,各種醫用耗材還會層出不窮。若存貨過多,則會占用醫院大量資金,給醫院資金的日常運行造成極大的影響;若存貨不足,又無法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直接影響著醫院今后的發展及市場競爭力提高。如何加強存貨的科學管理,減少庫存積壓,降低管理成本,加速資金周轉,保障臨床供應,是醫院現階段管理的重點。
一、醫院實行成本管理的背景
新醫改政策要求公立醫院必須加快自身內涵發展,才能達到“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改革目標。一方面隨著醫療衛生領域中引入市場機制,迫切要求醫院盡早實現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即在衛生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和結構調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當前醫院存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存貨采購隨意性較大
存貨采購方面,由于采購前準備工作不充分,對整體采購量沒有大致的把握,導致談判時對價格的干預度不高,無法享受批量采購的好處。采購量隨意性較大,增加了采購成本和倉儲成本,導致出現存貨積壓直至報廢。
(二)存貨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不同部門對同一產品可能有不同的稱呼,或對所領的產品、規格、價格不清楚,就會在領用存貨時出現混亂、錯領、錯發貨的現象時有發生。同一種產品的類型又包括多種規格,不同代理廠商提供的存貨名稱又各不相同,導致醫院存貨管理部門在采購和管理過程中容易產生混淆,使得采購數量、使用計劃出現混亂,影響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不可收費耗材運行成本高
由于不可收費耗材價值低、用量大、使用期限短,醫院一般采用傳統的備貨管理,而領用部門重視不夠,導致運行成本高。耗材倉儲要求條件較高,倉儲成本很大,存在保管不善導致耗材質量下降的風險。一些醫務人員在工作中,利用自身的職務之便及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挪用、侵吞醫院物資,直接擾亂了醫院的管理活動。
(四)可收費醫用耗材管理不科學
由于可收費醫用耗材管理不規范、不嚴密,出現重復計費或漏計收入,有時又反映出消耗的材料與所收費用不匹配,導致患者對醫療費用不滿,引起醫療糾紛,甚至出現醫療保險部門審核拒付的現象。
(五)管理隊伍專業性不強
存貨管理隊伍大部分都是非專業人員,素質不高導致管理水平、管理質量難以控制。在日常工作中,沒有準確的認識到存貨管理的重要性,不能熟練使用管理軟件,管理效率也不高。
三、醫院存貨管理問題應對策略
(一)采取集中招標采購,砍掉價格水分
1.建立采購招標流程
醫院須成立專門的采購小組,建立高效、規范的招標采購流程。首先是收集上年度醫院各科領用存貨的品種、數量,以及使用后的質量反饋意見,匯總形成年消耗統計表,其中包含存貨的名稱、規格、品牌、年消耗量。然后在上年消耗統計表年消耗量的基礎上按90%暫估下一年度的需要量,以此數量來商討價格,簽訂購買合同,力求量大價優,一般情況下,最終折扣價格會下降幾個百分點。
2.科學評估供應商
對具有供貨資質的供應商進行綜合評估,首選生產廠商,其次是一級代理商,減少二、三級代理商,這樣可以減少中間環節層層加價,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購成本,獲得最優惠的采購價格。通過反復論證、評估、議價、溝通,最終采購價格平均下浮 5% 。
(二)采用“零庫存”模式,改革庫存管理方式
“零庫存”所表達的是一種特殊的庫存涵義,是通過對相應的庫存展開控制管理,促進庫存數量的最小額度范圍,并非絕對意義上的零。通過電子商務、當代物流等現代化途徑,將醫院存貨與供應商有機整合,共同對庫存進行管理、運作,實現醫院物資庫存科學、合理化的一種供應模式。零庫存管理可有效降低醫院對存貨庫房人力、物力資源的投入,不僅能夠減輕庫房工作人員的勞動量,還能夠激活醫院資金運轉,優化醫院資源,同時能夠有效防止受行業變化影響所造成的物資擠壓風險,更有效地確保醫用物資的質量。
1.搭建并完善供應商網絡系統
醫院在進行存貨的采購時,招標采購小組需要對供應商進行考核,重點審核供貨商的經營資質、行業許可,充分體現公開、公正和公平的原則,在醫院供應商網絡系統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提高醫院存貨的質量,從而促進醫院正常運行。與此同時,醫院要選擇穩定可靠的供應商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構建高效配送機制,節省倉儲、搬運等環節的產生費用,大大降低物流成本,確保醫用材料和藥品能在指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送達到醫院,滿足醫療救治的需求。
2.采購計劃要合理制訂統籌安排
(1)批量計劃
近年來本院結合自身實際,物資計劃、采購有專人分工負責,相應建立了管理條例和約束機制。設定合理的儲備上下限是保證存貨庫存滿足需求與最低庫存成本統一的關鍵。上限量是指存貨在采購間隔期必須保證庫存量。下限量是指缺貨報警時的庫存量,HIS 系統便會發出缺貨信號。下限量的數值一般與存貨交貨期的長短有密切關系。醫用存貨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會受到季節、習慣或突發事件的影響,因此存貨的實際消耗量也會出現變化。所以相關工作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定期修改上下限量, 保證采購計劃的準確性,避免庫房出現物資供不應求或積壓問題。
(2)臨時計劃
臨時采購的存貨品種多數情況是臨床開展的一些特殊項目所必需的,科室應完成相關采購準入程序后方可進行采購。通過臨時計劃采購的物資,若出現積壓、過期,則由臨床科主任承擔經濟損失責任 。
(三)控制存貨成本,降低運行成本
1.對存貨進行詳細的分類管理,明晰管理重點
在存貨的管理過程中,首先要將存貨分為不可收費與可收費兩種類型。其次醫院應該將管理重點置于不可收費的存貨方面,努力降低臨床科室運行成本,同時關注不可收費存貨中的醫用材料和辦公耗材。
2.重點加強不可收費醫用材料管理
對不可收費的醫用材料,需要了解其使用情況,需要在患者費用和科室成本之間建立實時的反饋和匹配。各使用科室應指定專人負責醫用耗材的領用,人員一經指定后不能隨意變更。這樣可以有效杜絕冒領、調包、私用耗材的情況發生。各科室嚴格執行耗材限量領用制度,遵循“量入為出,成本控制”的原則,在不影響臨床使用的情況下,盡量降低二級庫房的庫存量,降低庫存成本。
3.加強辦公耗材監管
對不可收費的低值易耗辦公材料,如簽字筆、打印紙等,則采用定額標準加以控制,測算消耗定額需要結合科室收治病人數、科室醫護人員數來考慮,這樣既能滿足業務增長需要,又能精細化控制成本。
(四)控制存貨成本,降低患者費用
存貨中的可收費醫用耗材成本與患者的醫療費用息息相關。當醫用耗材的收費越高時,患者需要支出的醫療成本就越高,使得患者醫療費用不能得到控制。從這個角度來講,做好醫用耗材的管理工作對降低醫療費用具有重要作用。
1.實行數量控制
對臨床科室可收費耗材,如果護理人員在每張處方上標明所需要的輸液器、注射器的數量,那么輸液器、注射器等日消耗量可由藥房隨當日的藥品銷售日報表一同匯總。如果護理人員在每張化驗單上標明所需要的抽血試管個數,那么抽血試管日消耗量可由檢驗科隨當日的工作量一同反映。護理人員根據醫生醫囑中所需的衛生材料,參照醫囑擺藥的形式,計算該條醫囑本次需發放的衛生材料數量,直接在收費的同時就從二級庫房中下賬。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統的資源,確保不多記費用,也不漏記收入。
2.高值耗材“一物一費”
高值耗材規格型號復雜,專業性強,其中很多耗材只能根據患者手術中的實際情況才可確定材料的規格型號,具有反向物流的特點。反向物流方式雖然增加了供貨商的送貨次數,但可有效發揮資金效益,減輕醫院資金壓力和降低庫房的管理成本。為了保護患者的利益,維護醫院的權益,為醫患糾紛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我們要求臨床填寫高值耗材的使用明細清單。清單上必須有病人簽名、經手人簽名、使用日期、條形碼等關鍵要素,以明確高值耗材使用與醫療收入相匹配。
四、存貨管理建議
目前,條形碼技術已廣泛用于物資管理工作中,由于藥品和醫用耗材品種繁雜,進出量較大,不便于管理。條形碼的應用可以準確快速掌握醫院存貨的庫存情況,有計劃地做采購計劃,減少庫存積壓,提高醫院資金的運轉。同時對于醫院存貨管理部門來講,只要在存貨使用時通過掃描條形碼收費,就可以在物流系統監管到每個耗材和藥品的終極消費者、批次、有效期、供應商、生產廠商等關鍵信息,實現醫院存貨使用安全和質量控制,真正體現全流程追溯管理,滿足醫院精細化管理的要求,這對管理人員來說,是非常節省時間和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的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 王忠慧.論如何強化醫院存貨管理工作[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1):119- 120.
[2] 侯常敏,程薇,劉建民.新《醫院會計制度》解讀與銜接[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212.
[3] 張靜,顧文昌,醫用耗材的科學管理[J]. 醫療裝備,2016,29(16):61- 62.
[4] 張雪梅,零庫存管理模式在醫院藥庫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4(35):3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