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
盧加元(副教授),張曉東(副教授)
【作者單位】
南京審計大學,南京211815
【摘 要】
【摘要】科學有效地評價企業經營績效,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借鑒前人研究成果,以江蘇省13家農村商業銀行為研究對象,構建了農商行經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利用背景依賴DEA方法,對農商行經營績效進行了評價。研究結果表明:位于經濟發達地區的農商行經營績效顯著高于其他區域農商行的績效,但江蘇省農商行的總體經營績效尚不太理想,大多數農商行還需要對所投入資源進行更加合理的配置。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背景依賴DEA方法;DEA模型
【中圖分類號】F83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994(2016)30-0084-3一、引言
數據包絡分析(DEA)方法是由美國運籌學家查尼斯(A. Charnes)和庫珀(W.W.Cooper)等學者于1978年在“相對效率評價”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用來研究具有相同類型的決策單元(DMU)在多投入、多產出情況下進行相對有效性分析的方法。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是商業銀行為實現戰略目標,運用特定的指標和標準,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其經營活動過程及其效益做出的一種價值判斷。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利用DEA方法對商業銀行的績效問題進行了多方位研究,取得了許多有價值的成果。但是,通過文獻梳理我們發現,已有研究成果大多針對發展歷史較長、運營模式相對成熟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或部分規模較大的城市商業銀行等,而對服務地方經濟為主、成立時間較短的農村商業銀行績效問題的研究較少。鑒于此,本文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江蘇省13家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農商行”)為研究對象,嘗試采用背景依賴DEA方法(CD-DEA),對農商行經營績效問題進行評價,旨在為新常態下農村金融機構進行效率改進、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供理論支持。
二、背景依賴DEA方法
1. DEA模型。CCR-DEA模型是DEA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模型之一。CCR-DEA模型又稱CRS 模型,它是假定規模報酬不變情況下的效率評價模型,計算結果可綜合反映評價對象的總體技術有效性和規模有效性。
假設有n個DMU,每個DMUj都有m種類型的輸入和s種類型的輸出。分別用Xj表示輸入,用Yj表示輸出。
Xj=(x1j,x2j,…,xmj)T
Yj=(y1j,y2j,…,ysj)T,j=1,2,…,n (1)
式(1)中:xij>0表示第j個決策單元DMUj的第i種類型輸入的輸入量;yrj>0表示第j個決策單元DMUj的第r種類型輸出的輸出量;i=1,2, …,m;r=1,2,…,s;j=1,2,…,n。
評價第j0決策單元DMUj0有效性的CCR-DEA模型為:
[ minθ=VDj=1nλjXj+S-=θX0j=1nλjYj-S+=Y0λj≥0S-≥0,S+≥0] (2)
式(2)中:Xj、Yj表示投入、產出指標;λj表示單位組合系數;θ、S-、S+等作為評價DMU相對有效性的判斷標準,θ表示由模型計算出的相對效率值,S-、S+為松弛變量。
若θ=1,且S-=0、S+=0,則被評價DMU為DEA有效;若θ<1,且S-、S+不全為0,則被評價DMU為DEA無效。
2. 背景依賴DEA模型(CD-DEA)。利用傳統的CCR-DEA模型能很好地區分績效為有效(θ=1)和無效(θ<1)的情況,但對于同為DEA有效(即θ=1)或DEA無效(θ<1)的DMU,則不能對其進行進一步優劣評價。雖然超效率DEA(SE-DEA)方法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但SE-DEA方法對DMU效率的評價集需要將其自身排除在外,并且,對不同DMU效率進行評價時,其評價參考集需要進行不斷變化,因而使用起來并不太方便,而背景依賴DEA方法則可彌補上述不足。
CD-DEA是由Yao Chen等(2005)提出的一個DEA改進模型,其基本思想如下:由于傳統的DEA模型中效率前沿面只有一個,不管無效的DMU如何變化(即使提升到效率前沿面上),而有效的DMU效率值總是唯一的。但是,DMU的屬性值會隨著比較對象(參考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因此,可通過選擇某種參考背景(選擇某個第三方DMUz作為參考背景,DMUz可以是一個,也可能是一組DMU的組合),計算出DMU的相對屬性值,以此來區分同為DEA有效的DMU效率值。
假定DMUj(j=1,2,…,n)的投入和產出分別用Xj、Yj表示:Xj=(x1j,x2j,…,xmj)T;Yj=(y1j,y2j,…,ysj)T;j=1,2,…,n。
定義Jl={DMUj,j=1,…,n},Jl+1=Jl-El。此處:El={DMUk∈Jl|φ∗(l,k)=1},φ∗(l,k)是下列生產前沿面的優化值:
[φ*l,k=maxλj,φ(l,k)φ(l,k)j∈F(Jl)λjyrj≥φ(l,k)yrkj∈F(Jl)λjxij≤xik]
r=1,2,…,s;i=1,2,…,m;λj≥0,j∈F(Jl) (3)
三、農商行經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建立合理的投入產出指標體系是采用DEA模型評價農商行經營績效的前提和基礎。本文在構建農商行經營績效指標體系時,借鑒羅登躍(2005)和畢功兵(2007)的研究成果,選擇“在崗員工數、分支機構數、固定資產規模”作為DEA模型的投入指標,以“凈利潤、存款數、貸款數”作為產出指標。為此,筆者選擇規模較大、在每個區域(覆蓋江蘇13個省轄市)有代表性的13家江蘇省基層農商行為研究對象,具體如下:常熟農村商業銀行、無錫城郊農村商業銀行、江南農村商業銀行、鎮江農村商業銀行、紫金農村商業銀行、揚州農村商業銀行、南通農村商業銀行、泰州農村商業銀行、淮安農村商業銀行、淮海農村商業銀行、東方農村商業銀行、東臺農村商業銀行、宿遷民豐農村商業銀行。因此,本研究將每個樣本銀行視為一個決策單元DMU。
為方便論述,本文將上述13家銀行的名稱隱去,分別以編號1 ~ 13代替,構建出如表1所示的農商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鑒于本研究中DEA評價模型的投入和產出指標有6個,按照DMU的選擇以不少于輸入輸出指標總數的兩倍為宜這個原則,因此,本研究中DMU的數量選擇符合DEA模型構建的要求。由表2可知,相對效率值θ=1(DEA有效)的DMU有5個,占所有樣本量的38.5%,該結果說明江蘇省農商行的總體經營績效不太理想,農商行仍有大力改革進而推動規模效率全面提高、不斷提升經濟綜合效益的空間,該結果與有關文獻研究的結論是相符的。
表2中,位于蘇州、無錫、常州三地經濟發達地區的DMU1、DMU2、DMU3相對效率值θ=1(DEA有效),其經營績效顯著高于其他區域農商行的經營績效,此結果彰顯出這些農商行在當地強勁的綜合發展實力,也說明了上述三家農商行近年來的改革取得了實效。由表2還可知,DMU11的相對效率值θ=0.5,為所有樣本中最低的效率值,該結果說明該農商行的經營績效不理想,其原因是該農商行位于蘇北地區,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另外也表明該農商行的發展局限相對較多,未來需要充分立足于蘇北,加強金融創新,以培養新的利潤增長點;適時調整員工規模與素質結構,提高員工盈利能力,實現農商行經營效益的全面提升。
2. DEA無效樣本的經營績效差異性評價。為了能區分同為DEA無效的DMU之間的績效差異,按照CD-DEA模型,需要將相對效率值θ=1的DMU從表1中去除,以組成新的DMU集合,結果如表3所示。利用CD-DEA方法對新組建的DMU參考集績效相對屬性值θ進行測度,計算出的結果如表4所示。
以此類推,利用CD-DEA方法能區分同為DEA無效的DMU之間的績效差異。
如果用“較好”、“一般”、“較差”、“差”對樣本農商行經營績效進行評價,由以上分析和計算結果可知:DMU1、DMU2、DMU3、DMU8、DMU12位于第一層次(Level1),這些農商行的經營績效較好;DMU5、DMU7、DMU13位于第二層次(Level2),這些農商行的經營績效一般;DMU4、DMU6、DMU10位于第三層次(Level3),這些農商行的經營績效較差;DMU9、DMU11位于第四層次(Level4),這些農商行的經營績效差。具體如表5所示。
五、結果分析與建議
本文以江蘇省13家農村商業銀行為研究對象,對農村商業銀行經營績效問題進行了研究,結論如下:
第一,從效率值θ的分布區域來看,位于經濟較發達地區農商行的經營績效顯著高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農商行的經營績效。由表2可見,位于經濟較發達蘇南地區的農商行(常熟農村商業銀行、無錫城郊農村商業銀行、江南農村商業銀行、鎮江農村商業銀行、紫金農村商業銀行)平均效率值θ為0.946,而位于經濟欠發達蘇中地區的農商行(揚州農村商業銀行、南通農村商業銀行、泰州農村商業銀行)平均效率值θ為0.877,蘇中地區的農商行(淮安農村商業銀行、淮海農村商業銀行、東方農村商業銀行、東臺農村商業銀行、宿遷民豐農村商業銀行)平均效率值θ為0.75。可見,位于蘇南地區農商行的經營績效比蘇中地區和蘇北地區農商行的經營績效好。這說明位于經濟較發達地區的農商行,近年來通過因地制宜地進行業務優化與重組,對銀行資產進行合理規劃和管理,對人力資源、網點資源等進行合理配置,這些舉措取得了一些實效,而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蘇中地區和蘇北地區)農商行則需要在上述方面加以改進。
第二,從效率值θ的分布范圍來看,江蘇省基層農商行的總體經營績效不太理想。由表5可知,經營績效“較好”(效率值θ=1)的農商行,分別是常熟農村商業銀行、無錫城郊農村商業銀行、江南農村商業銀行、泰州農村商業銀行、東臺農村商業銀行,僅占整個樣本比例的38.5%,而經營績效“一般”、“較差”和“差”的農商行則占整個樣本比例的61.5%,這表明當前江蘇基層農商行在提高經營管理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為此,江蘇省基層農商行需要結合自身特色,改變傳統的粗放經營方式,通過大力開展金融創新,增加中間業務和新興業務的比重,充分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通過科學設置銀行分支機構和網點數量,合理控制銀行規模,促進農商行從規模不經濟向規模經濟發展;通過制定恰當的激勵制度,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加大員工培訓力度,改善員工結構,嚴格控制員工數量,改變人員過多而高素質人才缺乏的困境,以實現江蘇省農商行經營績效的全面提升。
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改進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的探索還在不斷完善中。本文利用背景依賴DEA方法,對農村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進行了初步嘗試,提出了一種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對當前農村商業銀行的改革實踐與金融創新等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周歡懷,包歡樂.基于DEA的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績效評價實證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1(6).
盛煜.我國農村商業銀行運營效率比較與評價——基于數據包絡分析法[J].金融發展研究,2012(4).
李智瓊.蘇南農村商業銀行經營效率及影響因素分析[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1.
Yao Chen,Hiroshi Morita,Joe Zhu.Context-dependent Dea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okyo Public Libra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