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曉鷗
近年來,開化縣立足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兩大機遇,以綠色農業、生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依托,致力于打造美麗環境、發展美麗經濟、創造美好生活,在由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變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更好地保護開化良好的自然生態、助推綠色崛起,今年,探索實施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列為工作重點,搶抓機遇、先行先試,開展專題調研,制定工作方案,積極組織實施,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深入開展調研,積極謀劃工作思路
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任何現成的經驗模式可以借鑒,為此,該局早在2014年年初就著手謀劃此項工作,成立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專項工作課題組。一是確定調查對象。認真分析研究開化自然資源資產現狀,確定環保、農業、林業、水利、國土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部門為重點調查對象,收集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法規,調研自然資源資產類目和管理情況。二是界定工作職責。結合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部門、鄉鎮“三定”方案規定,合理界定部門與部門之間、部門與鄉鎮之間在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中各自所承擔的工作職責,并以此確定各鄉鎮、部門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的具體內容。三是明確調查內容。組織力量赴自然資源資產豐富和具有代表意義的鄉鎮開展調研,收集水、森林、土地、大氣、礦產等主要自然資源資產相關數據,初步掌握全縣自然資源資產的分布情況。
在此基礎上,厘清了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的總體思路:結合開化自然資源資產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探索并逐步完善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制度和工作規范,保障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有序推進,推動領導干部切實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促進自然資源資產合理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安全,為開化打造國家公園提供堅強的審計保障。
(二)加強溝通匯報,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工作啟動后,該局注重抓住各類有利時機,及時將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的相關情況向縣四套班子領導做好匯報;注重借助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之力,宣傳和推動此項工作;注重加強與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部門及鄉鎮的溝通交流,尋求相關單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通過有效的溝通協調,形成“審計推動、部門聯動、對象主動”的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格局,強化了工作合力。一是推動縣委、縣政府將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納入“縣委十三屆九次全會重點工作分工抓落實安排表”和“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抓落實安排表”,由縣委常委、副縣長牽頭,負責工作的推進。二是推動成立了以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任組長,審計、財政、發改及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自然資產資源審計的協調工作。三是推動“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和構建標準化自然資源資產信息平臺”工作,納入縣政協九屆五次會議主席成員分工督辦重點提案,由政協副主席牽頭負責工作落實。四是推動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部門和鄉鎮積極配合審計工作,在前期調研、資料提供、審計實施過程中大力配合,促進了工作的開展。
(三)注重探索創新,扎實推進制度建設
2014年,該局在齊溪鎮、張灣鄉、金村鄉三個鄉鎮和林業局的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首次引入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的內容,主要包括:森林覆蓋率、林地面積、林木蓄積量等森林資源指標,河道整治、鄉鎮出境水質等水環境整治指標,農村清潔工程、環境整治工程、綠化彩化工程完成情況等環境整治情況。2015年,該局又根據前期實踐準備,在年初安排審計項目時,分別選擇自然環境較好、旅游資源豐富的長虹鄉和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村頭鎮,開展自然資產資源審計。經過積極探索、大膽實踐、認真總結,2015年在全省率先出臺了《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實施辦法(試行)》。對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的對象和客體、內容和重點、評價和歸責、組織和領導等方面內容予以明確,為工作有序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工作中,始終堅持在實踐中探索、在總結中提升。一是精心編制方案。在項目實施前,通過調閱資料、走訪座談、實地察看等形式,摸清實情,選好重點。在此基礎上,確定審計思路,并結合審計對象特點細化實施方案。如長虹鄉經濟責任審計,以自然資源使用效益為重點,關注生態旅游發展情況。二是科學組織實施。審計過程中,注重把握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相關政策執行、量質變化、項目建設、資金流向、案件處置等內容,全方位關注自然資源管理、使用和保護情況。同時注重活用審計手段,如在村頭鎮經濟責任審計中,以比對方式核查了全鎮歷年生態公益林申報情況及林業部門補償資金下撥情況,以抽查方式掌握補償資金到戶情況,以詢問方式向村民了解補助資金領取情況。三是客觀如實評價。對審計發現的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成效,在報告中給予充分肯定, 如在齊溪鎮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對任期內保護森林資源和水資源方面的實績給予充分肯定;對保護不力情況、失職行為予以如實評價并敦促整改提高。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探索實踐過程中,該局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困難。一是審計實施尚有局限。自然資源資產各項指標分散在各管理部門,數據不夠全面、準確且難以做到實時更新。審計難度很大,離上級提出的效益審計還有很大差距。二是審計評價亟待完善。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各地都在積極探索過程中,還未形成一個科學、權威的評價體系,建立符合本地實際的評價體系仍需時日。三是審計力量亟需加強。該局審計隊伍構成以財務人員為主,缺乏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所需的各項專業技術知識,制約了審計工作的深入開展和審計質量的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強化“大數據”審計。自然資源資產種類繁多、信息龐雜,靠人工對海量數據信息進行分析,難度極大。為此,將向上級審計機關和專業機構借力,發揮“大數據”效能,提升審計質量和效率。
二是強化指標體系探索。深入探索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指標體系,努力做到與上級各項自然資源資產考核指標相結合,與任期內破壞自然資源資產案件發生和處置相結合,與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績效相結合。
三是強化業務能力建設。在加強培訓、努力提升現有審計人員專業素質的基礎上,積極借助相關領域專家力量,促進解決審計過程中碰到的相關問題。該局組織人員赴浙江農林大學開展工作對接,為下步工作開展打好基礎。
(作者系開化縣審計局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