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企業改革又有新進展。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明確了下一階段推進中央企業結構調整和重組的重點工作,即“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會計作為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中的重要基礎,必將進一步發揮其專業作用。
這意味著,企業財務人員、資產評估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財會力量成為央企改革在市場經濟中越發重要的一部分。
財務力量至關重要
2016年是國企改革從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向具體措施、試點方案逐步推進實施的關鍵之年。目前看來,國有投資運營公司、央企兼并重組是央企改革的重要內容。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誠通集團”)正是今年確定的兩家央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試點企業之一。
誠通集團董事長馬正武表示:“現在的幾大塊央企改革,誠通都參與其中。一方面是資源性整合,包括煤炭、石油、石化等;再就是幫助企業‘痩身健體’,同時進行上市公司重組方面同類業務的整合。”中央企業的結構調整如火如荼,地方企業的國有資產管理也正在有序開展。
湖南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總會計師肖鐵勇告訴記者,有時會出現,原本規劃希望通過實施債轉股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等舉措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但依據實際情況,最終做出了清理退出的決定。“下一步重點工作將根據湖南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對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具體要求,提高資產配置效率和發展質量,做優做強國有企業,保證國有資產部流失和保值增值。”在央企國有資產布局和結構戰略調整中,財務力量發揮的作用顯而易見。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 監薛貴向記者表示,“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承擔著價值守護和價值創造的職責,為企業重組和企業改革保駕護航。”他表示,在企業重組中,涉及對目標企業的盡職調查、風險評估、估值、稅務籌劃等事項,都需要財務專業團隊主導有關重組工作,在重組決策、價值評估、風險管理中發揮核心作用。財務還可以運用全面預算管理等管控工具整合企業戰略、業務和資源。
更為重要的是,財務在企業重組中承擔著貫徹落實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和各項管理規定的職責,確保企業重組的合法合規,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具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在企業并購重組前期和實施過程中,工作小組必須包括總會計師或財務總監,這是保證財務在企業重組中發揮作用的組織保障。
二是財務在并購重組中負責并購融資、并購主體的架構安排、稅務籌劃等重要工作,保障并購重組的資金需求以及有效控制投資成本。
三是財務在企業重組后還需要將財務管理體系、財務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信息披露體系、財務信息 系統輸入到被重組企業,實現財務管理的對接與整合。
第三方作用凸顯
央企改革的推進,使中介機構同樣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國有企業業務線負責合伙人關黎明說,“除了對企業年度歷史賬本、會計數據等基本信息進行核實審計外,我們對央企重組兼并等事項,也會做出風險評估和預測工作。此時不僅要準確把握重組方案與政策導向相符,還要了解企業經營模式,預測盈利風險點并有效評估,做出提示。”同時,國資委購買評估及審計服務,也使得央企重組中會計的專業作用得以進一步發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準度。“會計師事務所對于央企而言,除了充當審計角色,更是風險預警員。因為掌握大量真實企業案例,涉及不同類型的業務,使得我們開展專業提示和風險防控更有實踐意義。在央企的重大投資或者并購重組中,不管是基于市場服務還是政府購買方式,會計師事務所的參與度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關黎明說。
與此同時,資產評估行業為特定經濟行為提供專業的價值尺度,在保護國有資產合法權益等方面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這個過程激發了資產評估行業更大的潛能,同時也提出了對創新業務的更多需求。”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總裁權忠光說,比如,對僵尸企業或產能過剩及生產技術水平落后的企業,就可以采取關閉、停業甚至破產重整等措施來解決。
這其中,資產評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事項。而在產業整合和兼并重組的過程中,只有通過科學評估和價值量化,才能較好實現重組后企業資產的合理匹配,有效實現并購重組后的規模效益和協同效益等。
“不管怎樣,任何并購都要面臨評估問題,科學評估和價值量化是成功實現央企并購重組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