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金融銀行財務會計論文 > 商業銀行金融市場業務操作風險管理控制實踐探討

商業銀行金融市場業務操作風險管理控制實踐探討

2004年6月,巴塞爾委員會首次發布了《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并將操作風險納入資本監管的統一框架內,要求金融機構為操作風險配置相應的資本。巴塞爾協議基于操作風險產生的四個主要原因,將操作風險定義為:“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員工和信息科技系統,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在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中,商業銀行操作風險事件往往是在上述原因共同作用下發生的。

金融市場業務,是指以各類金融工具為交易對象,銀行賬戶下為管理資產和負債進行的各類融資、投資和套期交易,交易賬戶下從事的自營、做市和銷售等業務。目前,商業銀行金融市場業務涉及利率、匯率、商品三大類幾十種金融產品,在業務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金融市場業務的范圍及復雜度也在不斷擴大和提高,除原有的外匯、債券、貨幣市場產品等基礎產品外,出現了結構化證券、結構化衍生品、商品衍生品、外匯期權、信用衍生品等新興業務品種??梢姡S著金融市場業務面臨的操作風險增大,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管控壓力也大幅上升。

一、金融市場業務的關鍵風險點識別

多年以來,具有先進風險管理經驗的國際大銀行,發生了多次重大金融市場業務操作風險事件。匯總分析,這些事件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無效的銀行內部控制和監督機制。巴林銀行案件中,Nick Leeson在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分管交易和結算,他獲得很多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另外,這些國際大銀行公司治理機制失效,沒能及時發現問題,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糾正違規行為,也就無法避免各種操作失誤和欺詐行為的發生。

二是銀行重要崗位人員利用內部管理流程和信息系統漏洞作案。作案人均為銀行投資主管和基金經理們非常依賴和器重的交易員。因此,雖然對重要崗位員工的信任非常重要,但這種信任一定要建立在必要監督和適當控制的基礎上。

三是均為金融衍生品交易,且均發生在離總行較遠的分支機構。金融衍生品具有巨大的杠桿作用,在帶來高收益的同時,往往蘊藏著巨大風險。分支機構距離總行較遠,總行管控力度較弱,從事風險巨大的衍生品交易可能導致重大損失。

二、金融市場業務的關鍵風險點分析

金融市場業務流程包括金融市場交易處理和金融市場交易管理。金融市場交易處理流程是指前臺交易達成、中臺風險管控、后臺交易結算的整個流程。金融市場交易管理流程是指業務流程中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進行的具體工作。

(一)交易處理。目前,交易處理流程采取前中后臺一體處理方式,前臺在交易達成后,將交易信息錄入交易管理系統,后臺確認前臺已完成交易,并進行結算核算處理。中臺則監控各類風險管控指標,識別、計量和監控交易風險,匯總形成風險管理報告。

關鍵風險點主要包括,業務流程中沒有糾錯機制,職責分工不明確導致的風險,信息系統的軟硬件和網絡故障,系統感染病毒導致故障或信息泄露。

(二)交易管理。交易管理流程是指前中后臺一體化的交易管理流程。前臺主要工作包括,管理報價、交易頭寸和交易員,并最終形成交易報告等。該環節的關鍵風險點包括,未授權或超授權交易、錯誤的交易信息錄入或操作、錯誤的信息傳輸等。

中臺主要工作包括,交易產品估值、風險指標計量、風險限額監控、市場數據維護等,最終形成風險管理報告。該環節的關鍵風險點包括,抓取系統數據出錯、產品估值和風險計量的模型和監控風險等。

后臺主要工作包括,確認和結算交易、資金清算、單據處理、會計核算、往來賬戶管理,還包括結算所需的電文往來、報表和存續交易管理等后續工作。關鍵風險點主要包括,后臺結算核算中出現錯誤,錯誤的往來帳處理和信息傳輸等。

三、金融市場業務操作風險管理實踐

通過對金融市場業務流程關鍵風險點的識別和分析,商業銀行主要從業務流程及內控流程、人員管理、信息系統、外包風險等四個方面,開展操作風險管理。

(一)完善業務流程和內部控制流程。金融市場業務具有產品種類豐富、發行體和交易對手眾多、交易結構復雜、資金進出頻繁且金額巨大等特點,容易發生諸如故意隱瞞交易損失、未經授權交易、故意錯誤估值、超授權交易等風險事件。為此,商業銀行加強綜合交易員授權執行力度,完善交易對手評級、授信流程管理,實現對交易員授權和交易對手授信的實時監控。

銀行在實踐中發現,傳統的風險管理職能集中于風險管理部門的集中式控制模式存在缺陷。為此,交易風險控制的組織結構由集中式“防火墻”,轉變為前中后臺多層次、各有側重的管理體系。

(二)加強員工管理。近年來,金融市場交易品種越來越豐富,交易結構越來越復雜,前中后臺從業人員需要更高的專業素質和管理水平。商業銀行普遍聘用既有金融市場交易又有信息技術從業背景的復合型員工,負責對前臺金融市場業務、中臺風險控制和后臺會計處理的協調配合、業務和系統設計,避免交易產品帶病投入生產。

(三)完善信息管理系統。資金業務系統實現前中后臺全流程后,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操作風險也隨之大幅上升。交易業務發生錯誤交易或操作風險,將導致后臺結算和會計入賬等嚴重錯誤,糾錯程序復雜、成本高。為此,商業銀行普遍從系統參數管理、系統故障和缺陷等方面入手,完善信息科技系統。


上一頁1 2 下一頁 余下全文 共 2 頁


1、系統參數管理。資金交易系統的運行管理是由一系列參數管理實現的,系統靜態參數管理、維護工作的作用極其重要。商業銀行普遍成立專門的系統參數管理部門,統一負責參數維護,對參數錄入的交叉復核,避免系統參數管理分散、參數錄入錯誤等風險。

2、系統故障和缺陷。系統宕機問題。采取措施定期清理系統資源,避免非法錄入,對錯誤交易及時反應并重啟服務,及時解決問題,并持續監控。

系統接口問題。資金交易系統和周圍系統的接口眾多,邏輯關系復雜,需定期對接口進行評估和檢查,做到前臺對交易進入系統進行確認、后臺與交易對手的確認,確保系統接口正常運行。

系統改造問題。資金交易系統極其龐雜,所有問題不可能一次性解決。按照急緩及復雜程度,合理安排系統遺留問題改造工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重點檢查暫時需要手工干預的遺留問題,避免產生操作風險。

(四)防范外包風險

信息系統建設和運維通常由外部專業公司進行,商業銀行通過培訓和人員調度、外包服務考核等方式,加強外包團隊服務質量和水平,降低資金業務系統的外包風險。

四、金融市場業務操作風險管理的啟示

商業銀行應借鑒國內外先進銀行的實踐經驗,建立完整的金融市場業務操作風險管理機制,主要內容包括:

(一)構建關鍵風險點指標體系。從業務流程和內控機制、員工、信息科技系統、外包服務管理等方面,構建金融市場業務的關鍵風險點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二)操作風險管理的改進思路。商業銀行運用關鍵指標體系,定期識別和評估關鍵風險點,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行動方案。明確責任部門牽頭組織,重點針對新增的、風險程度升高的風險類型進行整改。

建立操作風險事前、事中、事后評估機制。以“新產品上線、流程變化、損失事件”為觸發條件,建立事前主動評估機制。以“關鍵指標”為工具,建立事中檢測報告機制。以“風險事件庫”為載體,開展事后收集和整改工作。

建立操作風險管理情況聯合檢查機制。進一步完善操作風險管理崗位建設,設置兼職操作風險崗位,形成適應于金融市場業務發展和風險特征的內嵌式操作風險管理崗位體系。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參考文獻:

[1] 袁吉偉.全球金融操作風險演變趨勢及管理研究[J].南方金融.2014(01)

[2] 工行實現對金融市場交易業務事前風險控制[J].時代金融.2014(16)

[3] 趙嵬.建行總行金融市場后臺操作風險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

[4] 薛冬輝,李莉,關宇航.商業銀行金融市場交易風險管理架構研究——以信用、市場、操作三大風險交互關系為視角[J].金融論壇.2013(11)

[5] 豐吉闖.商業銀行操作風險與系統性風險度量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2

[6] 胡光磊.國有銀行的操作風險研究[D].山東大學 2012

[7] 謝平.操作風險管理“中國化”探索[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06-25(015)

[8] 石朝格.銀行資金交易業務面臨三大風險[N].中國證券報.2007-03-23(A06)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