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安市財政局
近年來,廣安市積極轉變財政投入和支持方式,促進政府職能加快轉變,通過在全國率先試點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開展“潔凈水”行動,加快PPP模式推廣運用,拓寬城鎮化建設融資渠道,破解政府公共領域建設資金瓶頸難題,實現政府、企業和社會多方共贏,推動經濟社會快節奏、高速度、超常規發展。
一、總體情況
2014年10月,廣安市響應財政部關于推進PPP試點精神,編制“潔凈水”行動綜合治理PPP試點方案上報財政部,率先在全省通過PPP模式對政府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有益探索,成為全省第一批納入財政部PPP模式推廣的備選項目,并成功入選財政部第二批全國PPP示范項目。2015年,廣安市加快推進PPP模式深度運用,建立全市統一的PPP項目儲備庫,截至2015年底,共篩選推出PPP項目56個,總投資達356億元,目前已有6個項目完成投資人招標,總投資81.1億元,涉及污水處理、流域治理、水利工程、市政基礎設施等領域,其中5個項目已開工建設,完成投資9.5億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匯聚工作合力。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PPP工作要求,廣安市財政局于2014年10月成立了由局主要領導任組長,黨組成員任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推進PPP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分管副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其中債務金融科負責政策文件制定、項目庫建立、協調指導,投資管理科負責項目審核、合同條款擬訂、項目實施管理,其他相關科室全力協助配合。同時,積極推進成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爭取編制7人,通過成立專門工作機構,解決隊伍和人才問題,確保有專門力量推進此項工作。
(二)做實基礎工作,嚴格項目篩選。一是明確范圍,嚴格篩選把關。嚴格按照中央和省上的政策要求,將PPP項目范圍確定為城市供水、供電、污水和垃圾處理、流域治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地下綜合管廊、節能減排、教育、醫療和養老服務等城市基礎設施及科技、文化等公共服務重點領域。由市財政局牽頭,發改委、投促委等部門全力配合,對照PPP模式適用范圍,對現有的政府投資公共領域項目、特許經營項目以及購買服務項目進行嚴格篩選,推出了一批有競爭力、社會資本合作意愿強的PPP項目。二是全面評估,做好前期論證。由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行業專項規劃,對潛在項目進行遴選,在對技術、經濟、財務等方面進行可行性論證后,向市縣財政部門推薦。市縣財政部門會同行業主管部門,按照“物有所值”評估方法,對潛在合作項目進行全面評估,同時開展財政承受能力論證。三是建庫儲備,實施動態管理。由市財政局牽頭建立全市統一的PPP項目備選庫,將通過審核論證的項目納入PPP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PPP項目庫中的備選項目按照物有所值、財政承受能力相適應等要求統一編號排序,分輕重緩急逐步實施。
(三)把握關鍵環節,強化要素管理。一是審慎選擇合作伙伴。為盡可能減少項目實施風險,選擇恰當投資人尤為關鍵。在編制招標文件時,我們認真分析潛在投資人的情況,既要防止標準過高導致投資人不足而無法開標,又要防止標準過低導致出現選擇的投資人能力不足的問題。二是合理確定投資回報。PPP項目在準備過程中,財政部門重點論證項目投資回報是否合理。投資回報率過低對社會資本缺乏吸引力,投資回報率過高又會對財政支付帶來較大壓力。廣安市潔凈水PPP項目的投資回報率采用動態調整辦法,將投資回報率與利率變動掛鉤,讓利率變化帶來的風險由雙方共擔。三是嚴格控制投資規模。廣安市“潔凈水”PPP項目通過采取項目公司自主設計,政府組織專家對設計方案進行論證的方式,確保了設計方案科學合理、工藝成熟,后期運營效果佳、成本低。項目設計方案確定后,按程序進行財政投資評審,確定項目投資預算控制價,最后公開招標確定施工隊伍。對于項目涉及的重要設備和大宗材料由雙方共同組織招標采購。同時,加強項目實施過程管理,因施工單位造成的損失和浪費不計入總投資。四是加強運營成本管理和項目監管。通過PPP模式建設的項目大多是公共項目,政府通過使用者付費和可行性缺口補助的方式購買服務,因此對建設質量和運營質量的監管極為重要。在廣安市“潔凈水”PPP項目中,通過設置約束條款,切實加強運營成本管理和項目監管。雙方約定:工程質量不合格不納入總投資計算投資回報;主要污染物削減量、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達不到要求的,降低相應服務費;違反規定擅自停運污水處理設施或監測評估明顯偏低的,降低相應服務費。
(四)強化服務保障,完善配套制度。在“潔凈水”PPP項目中,廣安市通過完善配套服務措施,為社會資本創造了良好投資環境。一是做好行政服務保障。成立全市“潔凈水”行動推進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具體問題。各區市縣及相關職能部門,通過開辟綠色通道、簡化辦理流程等方式,支持項目前期手續審批,提高了項目審批效率。二是做好配套服務保障。各子項目涉及到的土地征地拆遷、水電氣配套、施工紅線外的配套工作由政府統籌實施,資金由當地政府統籌安排保障。三是落實財政支持保障。雙方合同約定將財政可行性缺口補助納入財政預算,建立按月計量、按季撥款、年底清算的付費機制,保障了社會資本的投資回報。四是建立價格調整機制。明確按《四川省污水處理成本監審辦法》確定污水處理成本,建立兩年一次的價格定期調整機制和可變成本綜合變動超過4%的臨時價格調整機制,消除因市場價格變動帶來的影響,保障社會資本的合法利益。
(五)引入中介服務,強化技術支撐。在PPP項目實施中,廣安市通過引進中介服務專業機構參與項目方案編制,確保了物有所值論證、風險分配、交易結構設計、運作方式選擇等關鍵環節更加科學合理。其中,“潔凈水”PPP項目聘請了商務咨詢公司進行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海綿城市”PPP項目引進了專業咨詢機構進行項目方案編制,環城高速PPP項目引進了專業律師團隊進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