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4月6日,中注協印發《會計師事務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為會計師事務所服務財政改革工作提供專項技術支持。
規范和加強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是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中,財政部門積極探索引入第三方評價,越來越多的會計師事務所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到這一業務領域,為財政改革工作提供專業服務。
為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業務的技術指導,滿足會員執業需求,更好地服務財政改革工作,中注協于2013年10月啟動了《指引》的制定工作。制定工作履行了調研、起草、專家論證、公開及定向征求意見等工作程序。
《指引》以預算法和財政部關于財政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的系列規定為依據,結合注冊會計師服務的專業優勢和專業要求,突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業務特性,對會計師事務所績效評價業務的承接、計劃評價工作和編制評價工作方案、績效評價的具體實施、形成評價結論和撰寫評價報告等評價工作環節進行指導和規范,特別是在方案的編寫、資料收集方法、資料的類型特征等方面,為注冊會計師開展這一工作提供詳細指導。
中注協就事務所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業務發布技術指引
2016年4月6日,中注協印發《會計師事務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為會計師事務所服務財政改革工作提供專項技術支持。
規范和加強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是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中,財政部門積極探索引入第三方評價,越來越多的會計師事務所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到這一業務領域,為財政改革工作提供專業服務。
為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業務的技術指導,滿足會員執業需求,更好地服務財政改革工作,中注協于2013年10月啟動了《指引》的制定工作。制定工作履行了調研、起草、專家論證、公開及定向征求意見等工作程序。
《指引》以預算法和財政部關于財政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的系列規定為依據,結合注冊會計師服務的專業優勢和專業要求,突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業務特性,對會計師事務所績效評價業務的承接、計劃評價工作和編制評價工作方案、績效評價的具體實施、形成評價結論和撰寫評價報告等評價工作環節進行指導和規范,特別是在方案的編寫、資料收集方法、資料的類型特征等方面,為注冊會計師開展這一工作提供詳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