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言:
伴隨著A股上市公司2007年的中報披露,上證指數也站上了5000點高點。上市公司凈利潤的高速增長夯實了牛市根基,為A股市場當前的高估值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大盤藍籌股突出的盈利能力成為穩定市場的中流砥柱。
□上證風云榜總策劃:
上海證券報 大連北部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執筆:
大連北部資產 王醒 葉曉彤 譚玉華 岳陽
編者按:
2007中國上市公司中期報告披露剛剛落下帷幕,本報和大連北部資產獨家合作推出的《2007中國上市公司中期財務分析報告》就和廣大讀者見面了。從2003年至今,《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報告》已連續刊出8期,我們一直采用專業的財務分析軟件,對上市公司年報和半年報中披露的財務數據進行深入系統的梳理、和分析,使廣大投資者能夠更加便捷地獲取更有價值的信息。
在本次推出的第9期上司公司財務分析報告中,我們依然采用“禾銀上市公司分析評價系統”和“BBA財務分析方法”,結合2007年上半年宏觀經濟發展和上市公司數據,對下半年中國上市公司和行業的投資價值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和評價,相信對投資者深入了解上市公司有積極的幫助。
A股上市公司中期總體財務分析評價
(一)整體財務狀況分析評價
1、全體A股上市公司
截至2007年8月31日,除*ST蘭寶(000631)未能如期披露中期報告外,共有1478家A股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2007年中期報告;其中,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1456家、符合BBA分析評價方法的可比性A股上市公司(2006年6月30日以來,禾銀上市公司評價系統可以獲取完備財務數據的上市公司)1359家。
2007年上半年,1478家A股上市公司資產總計高達299,451.7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71,731.29億元,同比增長134.46%;流動資金合計250,909.88億元,同比增長224.19%,其中貨幣資金39,185.16億元,同比增長264.75%,存貨合計12,144.34億元,同比增長53.52%;固定資產合計33,414.23億元,同比增長23.17%。
表1:全體A股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主要科目(單位:億元)
在2006年制度變革的基礎上,受益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大股東優質資產注入、并購重組等有利因素,2007上半年全體A股上市公司資產規模加速增長,資產質量進一步提高,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已經能夠較好地體現股市作為國民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可以看出,上半年除存貨與固定資產外,全體A股上市公司其他主要資產負債項目均高速增長。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交通銀行、中信銀行等為代表的大盤藍籌公司,尤其是金融類公司上市發展迅猛。由于這些公司資產規模龐大,對全體A股上市公司資產總額與負債總額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
2、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
2007年上半年,1456家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資產總計高達66,662.11億元,同比增長29.20%;流動資金合計28,149.17億元,同比增長31.54%,其中貨幣資金7,492.21億元,同比增長38.57%;存貨10,287.55億元,同比增長30.30%;固定資產合計30,990.64億元,同比增長21.19%。
可以看出,上半年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資產規模和質量也大幅度提高,除固定資產和流動負債外,其余項目均表現出明顯的加速增長趨勢。在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的背景下,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和質量的加速提高趨勢,也為我們長期看好中國股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可比A股上市公司
2007上半年,1359家可比 A股上市公司資產總計高達153,019.60億元,同比增長19.93%;流動資金合計112,331.69億元,同比增長45.28%,其中貨幣資金18,535.34億元,同比增長72.72%;存貨9,803.04億元,同比增長24.33%;固定資產合計29,387.93億元,同比增長8.51%。
2007年以來,新公司上市的速度、規模、質量都大大提高,我們在可比A股上市公司樣本選擇上,由于排除了今年新上市的公司,與前兩種樣本選擇方式相比,資產負債主要項目增長速度和幅度都要低一些,但這種樣本選擇方式,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出2007年以前上市的公司的資產規模與質量的提高與改善情況。
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9個百分點。上市公司固定資產增長速度略低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這表明國家穩中適度從緊的宏觀調控政策在調控上市公司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與增長速度方面,發揮了較為明顯的作用。
(二)整體經營成果分析評價
1、全體A股上市公司
2007上半年,1478家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003.89億元,同比增長34.07%;主營業務成本27,213.39億元,同比增長30.59%;主營業務利潤8,203.66億元,同比增長47.55%;投資收益1,148.90億元,同比增長341.14%;利潤總額4,772.52億元,同比增長80.66%;投資收益占利潤總額的比例為24.07%;凈利潤3,251.87億元,同比增長81.39%;每股收益0.194元,同比增長13.05%。
表2:全體A股上市公司利潤分配表主要科目(單位:億元)
2、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
2007上半年,1456家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423.66億元,同比增長27.73%;主營業務成本23,874.25億元,同比增長26.18%;主營業務利潤5,136.34億元,同比增長35.34%;投資收益294.92億元,同比增長184.19%;利潤總額2,788.09億元,同比增長68.21%;投資收益占利潤總額的比例為10.58%;凈利潤1,916.61億元,同比增長70.23%;每股收益0.21元,同比增長41.65%。
表3: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利潤分配表主要科目(單位:億元)
3、可比A股上市公司
1359家可比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962.70億元,同比增長27.07%;主營業務成本23,383.10億元,同比增長23.75%;主營業務利潤6,144.28億元,同比增長42.32%;投資收益328.22億元,同比增長164.66%;利潤總額3,377.75億元,同比增長80.79%;投資收益占利潤總額的比例為9.57%;凈利潤2,243.92億元,同比增長77.30%;每股收益0.20元,同比增長61.78%。
表4:可比A股上市公司利潤分配表主要科目(單位:億元)
4、業績及增長情況評述
2007上半年, A股上市公司利潤分配表主要項目增長幅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降低,原因在于2006年中期各項目增長率是在2005年中期的基數上計算的,由于2005年資本市場制度不健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普遍不佳,因而各項目基數相對較小,導致2006年中期各項目增幅非常大。所以表面上2007年中期增長幅度的降低,并不代表A股上市公司的業績增幅和增速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以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一直低于主營業務成本增長率,2007年中期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高于主營業務成本增長率,三項費用增長幅度和速度也相對降低。表明上市公司在科技創新、技術改造方面成果顯著,勞動生產率提高效果明顯、單位成本相對降低、產品附加值提高,從而有效控制了成本的增長幅度和速度,促進了業績水平的提高。在投資收益大幅度增長的有利配合下,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大幅度增長。通過表2與表3的對比可以看出,金融行業上市公司2007上半年共實現凈利潤1335.26億元,占全體A股凈利潤的41.06%。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增長情況、成本控制能力表現同樣比較出色,凈利潤同比增長達到了70.23%。但在金融行業上市公司貢獻的凈利潤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四成多的情況下,扣除金融行業上市公司來討論A股上市公司業績及增長情況,已經顯得過于片面,無法準確客觀地說明A股上市公司真實的業績及增長情況。所以我們認為部分研究機構用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業績及增長情況來判斷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高低,缺少科學依據,不能準確說明問題。
對于投資收益占利潤總額的24.07%的情況,我們分析認為:金融行業上市公司2007上半年共實現投資收益853.97億元,占全體A股上市公司投資收益總額的74.33%,其中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投資收益合計730.98億元。由于金融業上市公司業務經營的特點,決定了投資收益是其利潤來源構成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扣除金融投資收益后,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投資收益僅為294.92億元,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來源于股權投資、實業投資、證券投資等,只要294.92億元并非主要來源于二級市場短期股票買賣差價,那么對凈利潤的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既然金融類上市公司是A股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投資收益占利潤總額的24.07%的情況是完全正常的。
5、虧損以及扭虧情況點評
2007上半年,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73.41%的上市公司凈利潤實現增長,101家上市公司上半年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同時有76家上市公司又加入了虧損公司的隊伍。上半年共有204家上市公司虧損,去年同期相比,虧損公司減少25家,同比減少10.9%。
表5:虧損公司利潤分配表
(三)主要財務分析指標及評價
通過對A股上市公司各項主要財務分析指標的分析對比,我們認為A股上市公司的清償能力、經營效率、盈利能力、成長能力、投資報酬率、資產結構等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或改善。
表6:A股上市公司主要財務分析指標
1、清償能力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為84.93%,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6.21個百分點,速動比率提高0.1,達到了1.0。資產負債率的提高說明A股上市公司在宏觀經濟持續快速平穩增長的情況下,適當地提高負債比率,借助債務融資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高規模效益,利用財務杠桿作用提高盈利能力和業績。
2、盈利能力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為7.76%,同比提高了1.06個百分點;毛利率為24.42%,同比提高了2.02個百分點;營業利潤率為9.87%,同比提高了1.23個百分點;主營業務利潤率為22.79%,同比提高了2.09個百分點;凈利潤率為9.03%,同比提高了2.35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為14.88%,同比提高了3.95個百分點。2007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的總體盈利能力與成本控制能力進一步提高,在這兩大主要因素的帶動下,A股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大幅度提升。
3、投資報酬率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每股收益0.194元,同比提高0.024元;每股主營收入2.14元,同比降低0.42元。每股收益增幅較小,每股主營收入同比小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大盤藍籌公司的上市,由于其總股本規模龐大,稀釋了每股收益和每股主營收入。
4、成長能力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主營收入增長率34.67%,同比降低10.25個百分點,原因在于計算基數的差異;凈利潤增長率81.39%,同比降低了1.14個百分點,在2007上半年凈利潤增長率與2006上半年凈利潤增長率計算基數差異比較大的情況下,2007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長的趨勢,進一步支持了我們對于中國股市長期趨勢高度樂觀的看法。
A股上市公司綜合財務績效分析
1、BBA禾銀績效評價體系簡介
BBA禾銀績效評價體系———通過對企業各種財務指標進行系統的分類,對各財務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采用BBA定量指標評價標準,計算出單方面的績效分數和總績效分數的一種綜合評價體系。通過各項指標的數值及其變化全面考核企業的各項能力,從而反映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借助BBA禾銀績效評價體系,投資者可以比較直觀和客觀地判斷企業財務狀況的水平及經營者的業績(詳情請參見禾銀理財網www.bbachina.com)。
2、總體績效水平概述
我們將A股上市公司整體財務數據進行匯總,再運用績效評價體系進行評估,結果如下:
運用BBA禾銀績效評價體系和BBA分析方法對其進行綜合分析后,可以看出A股上市公司2007年中期總體績效水平比2006年中期有所提高,盈利能力與償債能力均有提高,而成長與發展能力提高的最為明顯。這與前面提到的收入與利潤大幅度提高是相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