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高級經濟師論文 > 完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思考

完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思考

胡倫基

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已經實施了5個年頭。5年來,通過這一政策,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降低了農產品成本,提高了農民群眾生活水平,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是,從5年的實踐來看,這項政策也有不盡完美的地方,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完善。
一、尊重農民意愿,科學合理確定農民籌資籌勞的范圍、方式和標準
農民群眾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特別是路、水、電、氣)的愿望尤為強烈,在我地5年來實施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中,改造農村道路的項目個數占整個項目的73.2%,資金額占整個項目的88.7%;改造農村水利設施的項目個數占整個項目的26.8%,資金額占整個項目的11.3%。由于實施的項目各不相同,其項目投資總額相差巨大,有的水利項目投資總額只有8~9萬元,而有的公路硬化項目投資總額近100萬元。不同的項目其投資總額、受益人口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如果生搬硬套籌資籌勞的范圍、方式和標準,會造成一些重要的建設項目難以實施。比如,農村道路硬化項目,利民便民,但由于農村人口居住分散,投資大而受益人口少,按照現行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獎補標準和農民籌資籌勞的范圍、方式、標準的限制,大部分農村道路都不能夠實施硬化。2013年我地實施的一個公路硬化項目,公路長1000米,寬3.5米,總投資32萬元,受益人口213人,在實施前,筆者和當地村干部向村民宣傳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按照現行政策規定,平均每人只能籌資50元,籌勞10個工,其中7個工以資折勞280元,這個項目的籌資總額只有49416元,財政獎補49416元,相差資金缺口22萬多元,并且爭取財政獎補資金要3年才能實施完畢,中間增加的隱性成本可能又要好幾萬元;而如果不要財政獎補資金人均出資1500多元,籌資標準大幅超過省上確定的標準而不能獲得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為了盡快將路修好,最終村民決定不爭取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當筆者問到為什么項目區都是人平籌資1500多元,而不按是不是勞動力進行區分籌資標準時,村民答道:“18歲以下的人口不是勞動力人口,但是公路硬化后,至少要使用20年以上才有可能壞掉(因為村內公路車流量小、重車少,硬化的公路壽命長),我們這些50多歲的人還能在世的時間,大部分人都沒有這條路的使用壽命長,我們都要出資,而18歲以下的人口他們要享受這條路幾十年,不出資合理嗎?”
這個事例說明,現行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規定的籌資籌勞范圍、方式和標準確實有不合時宜的地方,有必要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因地制宜的基礎上合理確定。
一是調整籌資籌勞標準的最高限額。當前執行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規定,農民人均籌資標準不得超過50元、平均籌勞不超過10個工,其中以資折勞不超過7個工,以資折勞標準為40元/工,即以資折勞總和不超過280元。建議對于農民群眾急需且完全自愿提高籌資籌勞標準實施的一些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在報縣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辦公室批準后,可在現行的籌資籌勞標準的基礎上最高提高3倍,并根據提高標準情況,在項目實施后的1~4年內不再實施需要農民籌資籌勞的項目。
二是放寬籌勞范圍。建議在經過項目區受益群眾充分討論達成一致的基礎上,將現行的勞動力籌勞人口男18~60周歲,女18~55周歲,放寬到男女均為10~60周歲。
三是取消籌勞標準范圍內以資折勞個數的限制。現行政策規定平均籌勞不超過10個工,其中以資折勞不超過7個工,對于群眾愿意10個工都以資折勞的,應當滿足其意愿。因為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每日收入遠遠超過40元,此時要求其籌勞勢必損害其利益,因此在限額的籌勞標準內,應取消以資折勞個數的限制,改為由農民群眾自愿選擇以資折勞個數。
二、提高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標準
前已述及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的項目主要集中在村內道路建設特別是道路硬化上,道路硬化的投資是非常大的,一般4.5米寬的道路硬化1公里,需要投資50多萬元。筆者所在丘陵地區的人口又較為分散,往往硬化1公里道路的受益人口也就400來人,按現行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農民籌資和以資折勞的標準最多能籌集10萬元資金(現行標準為項目區全部農民人均籌資為50元,勞動力人口另外以資折勞7個工280元),按農民籌資籌勞資金的1倍進行財政獎補約10萬元,農民籌資和籌勞折資加上財政獎補資金總額約20萬元,與總投資50多萬元相比,還有資金缺口約30多萬元。因此應根據實際實施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項目情況,確定財政獎補資金的具體標準。比如一般的村內農田基本建設、一般的道路修建(道路硬化除外)以及其他投資不大的公益事業項目,可按現行的農民籌資和以資折勞標準的1倍進行財政獎補;對投資額較大的村內農田基本建設、道路硬化和其他投資額較大的村級公益事業項目,可按現行的農民籌資和以資折勞標準的2~3倍進行財政獎補,這樣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將發揮更大的作用,農民也能得到更多的實惠。
三、將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列入民生工程進行考核
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直接涉及廣大農村和農民群眾,因此基層地方政府和村民委員會的重視程度如何,直接關系到這項政策能否在農村得到較好的推行,直接關系到這項政策能否發揮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下,要使基層地方政府和村民委員會對這項工作更加重視,就必須將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開展情況列入民生工程進行考核,提高基層地方政府和村民委員會搞好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積極性,考核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考核其是否將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基層地方政府和村民委員會是否召開專門會議對這項工作進行研究部署,是否成立領導組,是否落實人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
二是考核其對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宣傳情況。基層地方政府和村民委員會是否按規定和要求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是否對這項工作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同時在宣傳過程中是否充分征求了農民群眾的具體意見和建議。
三是考核其對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是否按程序和要求實施。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財政獎補項目是否在實施前按規定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征求村民或村民代表的意見和建議,是否有全過程的會議記錄,到會的村民或村民代表是否進行表決,如進行表決,村民或村民代表本人簽字確認沒有,對村民或村民代表表決沒有過半的項目是否按規定不得實施。
四是考核其對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是否按要求進行公示。基層地方政府和村民委員會是否按規定和要求進行全過程的公示,包括項目名稱的公示,項目實施地點的公示,項目所需投資總額的公示,籌資籌勞人口及減免人口的公示,籌資籌勞標準的公示,籌資及以資折勞資金的公示,財政獎補資金的公示,工程項目質量要求的公示,工程項目開工及竣工時間的公示,工程項目驗收及資金決算情況的公示等。
五是對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考核。包括是否在村兩委的統一領導下,分項目組織實施,各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是否有村民代表對整個項目進行監督管理,包括資金的管理、項目發包價的議定和承包人確定、質量的管理和監督、工程竣工驗收、項目建成后的管護制度、項目檔案資料的管理等。
六是考核其對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的資金管理情況。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在資金管理和核算上是否嚴格執行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制度,是否由各村分項目進行會計核算和帳務處理,整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是否堅持民主理財,所有財務是否按要求全部公開,所有項目資金是否實行專款專用,所有項目通過檢查驗收后,是否按進度撥付財政獎補資金,有沒有截留挪用財政獎補資金的情況等。
四、農民群眾是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和財政獎補資金使用及項目實施情況的監管主體
要使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得到農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就要充分發揮農民群眾在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籌集籌勞和財政獎補資金使用及項目實施情況中的監管主體責任。
農民群眾是項目監管的主體。由于建設的項目與農民群眾利益直接相關,項目的實施地點也在籌資籌勞的農民所在地,因此,農民群眾對項目進行監管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農民群眾是資金監管的主體。努力創造條件讓農民群眾參與資金管理,一方面使他們清楚資金的籌集情況:項目范圍內籌資籌勞資金的標準是多少,金額和數量是多少,實際到位多少,上級財政補助的標準是多少,補助的金額是多少;另一方面要讓他們清楚資金的使用情況:投勞的農民所投勞力用在了什么地方,農民所投勞力是否從項目工程造價中單列出來;項目工程總投資是多少,農民籌資和財政補助是否有差額,工程款是否撥付給施工單位等。
農民群眾是工程質量和進度的監督主體。工程質量事關工程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壽命,尤需重視。項目區的農民是項目的投資和受益主體,他們對工程質量和進度具有較高要求,為確保工程質量,農民群眾要同有關專業人員一道對工程質量和進度進行管理和監督。
農民群眾是項目工程建成后的監管主體。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對當地農民群眾來說是較大的投資,實施這樣的項目對他們來說很不容易,要使這些項目長期發揮作用,建成后的監管就顯得十分重要。這些項目涉及項目區群眾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要明確他們是項目建成后進行監管的主體,項目所在鎮村就要結合項目實際和當地情況,分別制定工程項目建成后的管理辦法,明確建成項目區群眾的監管權利和工作職責,使這些項目能夠長期、持續發揮效益。
(作者單位:瀘縣天興鎮政府)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